含有硒的产品有哪(含有硒食品)
大家好,我们今天接着讲分享矿物质方面的知识,今天还是接着讲我们体内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碘与硒。
微量元素——碘
我们人体内碘的含量约为20~50mg,体内70%~80%的碘存在于甲状腺组织中,其余分布在骨骼肌,肺,卵巢,肾脏,淋巴结,肝脏,睾丸和脑组织中。碘在人体内含量虽然少,确是我们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元养素之一。
碘的生理功能
①参与能量代谢:在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中,碘促进生物氧化,参与磷酸化过程;促进分解代谢,能量转换,增加氧耗量,加强产热作用,这些均在心,肝,肾及骨骼肌中进行,而对脑的作用不明显;碘参与维持与调节体温,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
②促进代谢和体格生长发育:所有哺乳类动物都必须要甲状腺素,即需要碘维持其细胞的分化与生长。儿童发育期的身高,体重,肌肉,骨骼的增长和性发育都必须有甲状腺激素的参与,此时期碘缺乏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受阻,侏儒症的最主要病因之一是缺碘。已有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促进DNA及蛋白质合成,并有活化许多重要酶的作用,包括细胞色素酶系,琥珀酸氧化酶等100多种,对生物氧化和代谢都有促进作用。
③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在脑发育阶段,神经元的迁移及分化,神经突起的分化和发育,尤其是树突,树突棘,触突,神经微管以及神经元联系的建立,髓鞘的形成和发育都需要甲状腺激素参与。
④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包括促进烟酸的吸收利用及β-胡萝卜素想维生素A的转化。
碘的缺乏与过量
碘缺乏:
自然地理因素
第四纪冰川期溶解的冰层将地球表层的碘冲刷到海洋,这可能是大部分地甲病流行区缺碘的原因。此外,土壤中碘含量和当地岩石与土壤的性质有关。地甲病区常见于以石灰石、白垩土、砂土、灰化土及泥炭土为土壤主要成分的地带(因含碘少,空隙大,碘易随水流失),在岩浆地带或以黑土、红色土及含大量胶体颗粒和有机物的粟色土壤为主要成分的地带少见,泥炭土中含碘虽多,但碘和土壤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植物不能吸收,因而这些地带也流行地甲病。
膳食因素
①人体碘的供给有近60%来自植物性食品,如土壤中缺碘可影响植物性食品的含碘量;
②低蛋白、低热量可使血清中T3、T4、血浆PBI降低,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升高,促使酷氨酸分泌减少,降低碘的有机化;
③低蛋白、高碳水化物可影响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和利用;
④食物中的硫氰酸盐(如木薯、玉米、高粱、小米、黄豆、花生、豌豆、生姜、杏仁都含有硫氰酸盐),在胃肠道可逆转化成SCN-,可竞争性地抑制碘离子向甲状腺的输送,使碘排出增多。
⑤蔬菜如甘蓝、卷心菜、芜青、大头菜、芸苔、芥菜等含硫葡萄糖苷的水解产物,可抑制碘的有机化过程。
什么是碘缺乏症?
碘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有智力元素之称,缺乏时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障碍, 统称为碘缺乏病。机体缺碘的时期、程度不同,表现的障碍与程度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亚临床型克汀病、流产、早产、死胎等。
碘缺乏症有哪些危害?
①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这是碘缺乏最大的危害。
②缺碘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
③严重碘缺乏会引发地方性克汀病,表现为聋、哑、呆、傻。
④孕妇缺碘可导致早产、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儿、先天聋哑儿等。
⑤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碘过量:摄入过量的碘会引起中毒和发育不良,对婴儿影响较为明显。临床资料显示: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引发急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肿,严重可引发甲状腺癌。长期的高碘饮食有可能引发高碘甲状腺肿。
碘的食物来源于参考摄入量
碘的食物来源:人体所需碘一般从食物,饮水和食盐中获得。含碘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海洋生物,如海带,紫菜,海鲜鱼,干贝,淡菜,海蜇,龙虾等,内陆山区或不宜被海风吹到的地区,土壤和空气中含碘量较少,这些地区的食物含碘量不高。陆地食品以动物性食品含碘量高于植物性食品,蛋,奶含碘量相对稍高,其次为肉类,淡水鱼的含碘量低于肉类。植物含碘量是最低的,特别是水果和蔬菜。
碘的参考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2013)提出,成人碘推荐摄入量(RNI)为每日120微克,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每日600微克。
微量元素——硒
硒是我们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以前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毒的物质,知道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才被肯定。人体内硒的总量为14~20mg,遍布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约1/3的硒存在于肌肉(心肌中含量最高)。人体主要通过小肠吸收硒,代谢后大部分经肾脏由尿排出。硒进入人体后,大多数与蛋白质结合,构成含硒蛋白质。
硒的生理功能:
①硒有抗癌作用。人体缺硒易患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宫颈癌、白血病等。
②硒有抗氧化作用。硒是最好的抗衰老物质,如果人体缺少了硒就会“不再年轻”, 会导致未老先衰;
③硒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缺硒使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
④硒有拮抗有害重金属的作用。缺硒易引发铅、砷、镉等重金属中毒症状。
⑤硒能够调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与利用。缺硒能引发近视、白内障、视网膜病、眼底疾病、老年黄斑变性等疾病。
⑥硒有调节蛋白质的合成的功能。缺硒能引发蛋白质能量缺乏性营养不良,染色体损害等。
⑦硒能够增强生殖功能。缺硒能引发射精受阻,精子活力低下、发生畸形,受胎率降低,子宫炎发病率升高等等症状。硒元素是精浆中过氧化物酶的必需组成成份,当精液中硒含量减低时,这个酶的活性降低,不能抑制精子细胞膜质过氧化反应,造成精子损伤,死精增多,活力下降。
⑧硒是肌肉的功能的重要成分,缺硒会使骨骼肌萎缩和呈灰白色条纹,发生心肌受损,心肌细胞致密性变化,脂质增多,钙质沉积,导致疾病发生。
所以,男性更需要补硒,因为供给体内的硒大部分集中在生殖器官中,并可与精液一起排出体外。特别是生活在高污染地区的居民,生活在贫硒地区的居民,更需要补充硒。由于人体内硒不存在长期贮藏硒的器官,机体所需的硒应该不断从饮食中得到足够量的硒,硒浓度的平衡对许多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和促进作用。
当硒缺乏的时候,就很容易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四十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如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白内障、胰脏疾病、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症状。
硒的缺乏与过量
缺硒缺乏原因:
①环境缺硒,粮食、果蔬含硒量少,因摄入不足而引发缺硒。
②环境污染,大量的二氧化硫会与硒发生化合反应,不利于植物吸收硒。
③饮食结构不合理,如偏食、挑食等,影响人体对硒的吸收。
④长期大量饮酒、盲目减肥、上网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人体缺硒。
⑤中老年人对硒的吸收能力差、消耗多。
在我国因硒缺少引起的地方病波及东北到西南的十多个省和自治区。已发现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与缺少硒有密切关系。克山病多发生在生长发育的儿童期,以2—6岁为多见,同时也见于育龄期妇女。主要侵犯心脏,出现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过缓及心脏扩大,最后导致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大骨节病主要病变是骨端的软骨细胞变性坏死,肌肉萎缩,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发病也以青少年为多。在土壤中低硒的地区,还发现一种医学上称为“肌肉综合症”的病人,表现为肌肉疼痛,行走乏力。此外,常见的还有癌症、心血管疾病、肝病、白内障、生育能力下降、前列腺癌等17种疾病和缺硒有关。
硒过量:过量的摄入硒可导致中毒,出现脱发、脱甲等。临床所见的硒过量而致的硒中毒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慢性硒中毒的主要特征是脱发及指甲形状的改变、畸形和肝硬化,有些病例还可见到皮肤病灶及神经系统异常。而急性硒中毒主要表现为运动异常和姿势病态、呼吸困难、胃胀气、高热、脉快、虚脱。
硒的食物来源和参考摄入量
硒的食物来源:不同食物硒含量差别较大,主要与所在区域内水质和土壤中硒的含量有关。海产品和动物内脏是硒的良好来源,如贝类,鱼类,谷类和禽畜肉含硒量也较丰富。
①动物性食物:含硒最丰富的要属肾脏,比如猪腰子,每100克猪腰子含硒111毫克,中国食物成分表中来自青海的猪腰子含硒高达157毫克,而100克牛肾70毫克,100克羊腰子约60毫克。猪肉平均含硒12毫克,牛肉平均6左右。
②海产品:鱼虾蟹海产品普遍含硒较高,常见的带鱼每100克含硒36毫克,每100克鲅鱼含硒52毫克,每100克小黄花鱼含硒55毫克。每100克海蟹含硒83毫克,每100克梭子蟹含硒91毫克,每100克蛏子含硒55毫克,每100克牡蛎86毫克。
③蛋类:蛋类较丰富,每100克鸡蛋平均含硒14毫克,主要在蛋黄中,鸭蛋与鸡蛋差不多,鹅蛋较高,100克鹅蛋含27毫克。
④大豆和坚果:黄黑青大豆在豆类中较高,每100克含硒6克左右,坚果中大杏仁、腰果、南瓜子仁含硒较高,分别为每100克含硒27毫克、34毫克、27毫克。 每100克小麦粉(标准粉)含硒5毫克,每100克稻米平均含硒2毫克。
⑤蔬菜水果:每100克蔬菜、水果含硒大多小于1毫克。
硒的参考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2013)提出,成人硒推荐摄入量(RNI)为每日60微克,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每日400微克。
关于大家经常讨论的补硒,我就说两句话吧:①如果缺硒,确实要补,但切忌盲目补硒 !!
②正常人群从饮食中已经能够摄取充足的硒,而人体对硒的需求量距离硒中毒的量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那么今天关于微量元素碘和硒的知识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大家!
(新手分享,经验不足;如有不当,还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