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兰考富硒地瓜(兰考富硒红薯)

硒宝 02-01 18:13 141次浏览

“现在我家一年收入大概能有25万元左右,不仅买了车,也盖了楼。”河南省兰考县小宋镇东邵岗村村民任杰说。

任杰一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来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在兰考县“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科技服务团的大力帮扶支持下,任杰一家建了4座蔬菜温室大棚,现如今全家7口人的人均纯年收入近3.5万元。

60年前,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治理了被称为“兰考三害”的风沙、内涝、盐碱,让这里旧貌换新颜。

今天,这个以“泥腿子”专家团队为代表的“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走到农民身边,开展调查研究式的科技志愿服务,与兰考人民一起打造出了科技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兰考模式”。

把专家变为“泥腿子”

近日,一场以“科技志愿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经验交流活动在河南省兰考县举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兰考,与任杰有着同样经历的人家还有很多。走在兰考的田间地头,随处可以听到“一懂两爱”这个名字。

兰考模式究竟是一种什么模式?

“首先要把专家变成农民。”兰考县“一懂两爱”科技志愿服务团团长、兰考县科协原主席陈国平说。如果不是陈国平身上那件红色的“一懂两爱”志愿服务马甲,很多人可能以为这位皮肤黝黑的中年人是农民。

据了解,兰考县科协与全国大多数基层科协一样,人员少,工作力量薄弱,物质资源贫乏。“我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主动作为,大力发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针对本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科技致富需求,团结带领本县农技专家和乡土人才开展科技服务。”陈国平说。

这支由科协主席任团长、农技专家和乡土人才组成科技志愿服务团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了现在的306人,分为蜜瓜、红薯、电商等7个科技服务组。

在兰考县惠安街道何寨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见到了党支部书记汴启龙。

汴启龙介绍,何寨村有种植梨树的传统,这里属温带季风气候,特有的沙质土壤,加上优质黄河水浇灌,非常适应优质梨的生长。但是到了2018年前后,他们遇到了难题:由于多年的连续生产导致部分土壤肥力减退,加上有的梨树品种老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受到限制,市场竞争力下降,影响了梨的产量、品质和果农种植积极性。

于是,汴启龙求助了“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

“陈国平主席接到信息以后,当天就组织科技服务团果树组专家到我们村。”汴启龙说。专家们马上召集种植户一起到梨园多点查看具体情况,对提取的土壤与问题苗木标本进行检测分析。待检测结果出来后,相关专家再次来到村里,并提出了具体解决的方法,在村里推广高品质富硒梨种植技术。

现在,何寨村梨树种植面积近万亩,号称“万亩梨园”。由于病虫害显著减少,产量显著提高,梨的品质大幅提升,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果农的收入。“科技志愿服务团的正确指导,激发了村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目前我们村人均收入28600元,村集体收入53.1万元。”汴启龙说。

“科技服务团的每个科技服务示范基地,都有固定的技术专家负责。”陈国平说,专家们除了每周要固定进行一两次技术指导外,平时还要开展“田间课堂”,进行技术培训。

“我们几乎天天在田间地头转,这样可以及时解答群众的问题,而且有时候群众不一定能发现作物上的问题,常转转就能早发现、早解决问题。”“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副团长吴先江说。

现在,“零时差、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的“四零”原则已经成为科技服务团的服务标准。

把“泥腿子”变为专家

陈国平介绍,到目前为止,兰考“一懂两爱”科技志愿服务团已经为群众解决技术难题1.6万多个。

解决这么多难题,仅靠专家是不够的。“还要把农民变成专家。”陈国平说。

三义寨乡南马庄村的范振宇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不过,个头不高的“泥腿子”范振宇却非常爱动脑子。

“我碰到问题就找专家问。”范振宇说,起初他在村里种棉花,因为不断改良技术,他种的棉花产量远高出别的村民。后来,范振宇又学习种植无公害大米,这几年又种起了富硒大米。

爱问问题的范振宇慢慢成了村里人眼中的专家,“在田间地头走路,七八百米的路我能走上3个小时,总是遇到问问题的村民”。

现在,范振宇已经成了“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的水稻专家,并且在村里搞起了“兰考富硒大米示范基地”,示范推广零农残富硒大米种植技术。去年基地示范种植面积为120亩,通过示范推广富硒技术种植后,病虫害少了,水稻产量提高了20%。

在兰考,像范振宇这样的“土生”专家越来越多。

已经实现脱贫的任杰如今也成了大忙人。他大棚种植的手艺得到了周围群众的认可,他除了经营自家的大棚外,还要给邻村甚至邻县的种植户当指导。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富”

一边是成了“泥腿子”的专家,一边是成为专家的“泥腿子”,两股力量最终汇集为一股更大的力量。

据了解,根据本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兰考县科协先后发起成立了“兰考县红薯协会”“兰考县花生协会”“兰考县小米协会”等12个协会,入会会员达2100多人,组织动员科技志愿者3000多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到达兰考小宋镇新庄村时,一名村民正在直播卖红薯。

“红薯协会采取‘协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红薯组专家组成员张世坡说,兰考县红薯协会办公地点就在小宋镇新庄村,协会通过科技志愿服务向农户推广普及红薯新品种和专业种植技术,在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富”。

据了解,红薯协会帮助农户科学生产,打造兰考红薯品牌,通过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注册了“豫兰红”商标,开发了网络销售渠道后,已经帮助农户销售红薯30多万单,总金额达到了1200多万元。

如今,科技志愿服务的“兰考模式”已经在全国铺开。在安徽省,通过注册的科技志愿者达到了50万人,登记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有2.6万个;在湖南省,注册科技志愿者达24万人,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有3735个,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054次;在陕西省富平县,各级科协、科普基地、专家工作站、农技协等组建了54支“科技之光”志愿服务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同时,第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启动、有序开展。

“我们开展科技志愿服务要把握中央主题教育要求,以破解工作难题、服务乡村振兴、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说,要充分借鉴兰考经验,精心开展惠民兴县科技志愿服务行动,策划组织系列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服务项目,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