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兰考富硒地瓜(兰考红薯好吃吗)
兰考的蜜瓜成熟了,河南省兰考县杜寨村的蜜瓜园区内的瓜农和工人们正从棚内往外搬运成熟的蜜瓜,挑瓜、分类、装箱……一阵忙碌后,这些蜜瓜第二天一早就准时出现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蜜瓜成为人们认识兰考的一张名片,而在兰考,这样的特色产品还不只是蜜瓜。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脱贫摘帽后,如何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一道必答题。曾经的兰考“三害”——风沙、盐碱、内涝困扰这里的百姓多年。如今的兰考有“新三宝”——蜜瓜、花生、红薯,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
从1000亩到3万亩——
蜜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生产销售无缝衔接
走进兰考县葡萄架乡杜寨村的兰考蜜瓜标准化示范园,一座透明的日光温室出现在眼前,一排排绿色秧苗上挂着蜜瓜已经“出纹”。
说到兰考蜜瓜,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商户、“蜜瓜大王”张宗志,他也是该示范园的负责人。
张宗志第一次来到兰考,是在2017年10月的一个阴雨天,彼时兰考全县蜜瓜只有1000多亩。最初的任务仅是帮助当地农民卖掉滞销的蜜瓜。但张宗志发现兰考独特的碱性土壤非常适宜种植蜜瓜,便放出“豪言”:“你们给我整一块地,我给你们建设一个示范园。”
没想到,第二天已经回到北京的张宗志就接到了兰考县农业农村局的电话:“地给整好了,你来吧。”这一来就是7年。
既然来了就要干,并且要干好。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2017年底,张宗志的蜜瓜育苗厂就建起来了。当时的兰考县还有很多贫困户,张宗志免费给贫困户提供了26万元的蜜瓜苗,带着农民一起种植蜜瓜。现如今,这些贫困户早已全部脱贫。
“市场抓两端,农民干中间。现在我们推行的模式是公司给农民建大棚,提供技术、农资、种苗等服务,瓜熟后,我们再负责蜜瓜销售。农民只出土地和日常管理费就可以。我们与村集体合作社签合同,所得利润我们占51%,村里合作社占49%。”张宗志说。
杜寨村的兰考蜜瓜标准化示范园是兰考蜜瓜的发源地,也是兰考甜心兰种植专业合作社所在地。合作社发起人李永建与蜜瓜有着深厚情缘。
李永建早在2016年就开始试种蜜瓜产业,当时他和驻村干部以及驻村工作队自掏腰包建设第一个实验大棚,村里贫困户通过到户赠送资金又建了一个棚,就这样,两个棚在2016年6月试种成功。
“在盐碱地里面能种出这么优质的蜜瓜,我们非常高兴。”李永建说,因为蜜瓜非常甜,所以合作社就取名“甜心兰”。
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的兰考蜜瓜标准化示范园有会员500多人,发展全县15个乡镇61个村种植,种植面积达到3万多亩。亩均一年纯利润一万多元,有一万多名农民从事蜜瓜种植。
兰考县蜜瓜协会会长张树锋介绍,兰考蜜瓜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示范带动300余人创业就业,目前兰考蜜瓜每亩地一茬能产5000斤-8000斤。“按照今年的行情就是能卖一万多元钱,我们的蜜瓜口感和品质好,价格卖得就比较好。”张树锋说。
从亩产400斤到600斤以上——
花生单产实现提升产业链条持续延长
走进位于兰考县考城镇的花生种植示范区,田间一片片绿色的花生叶随风摆动,长势喜人。眼下正是当地花生的结荚期,再过一个月即将迎来大面积的收获。
兰考地处黄河故道,土壤砂性较多,比较适宜花生种植,农民早有常年种植花生的习惯。但是花生的单产却没有实现质的提升,亩产常年维持在400斤左右。
“近两年我们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花生种植。”考城镇镇长李良介绍,考城镇的花生面积约为7万亩左右,约占全县花生面积的三分之一,已经成为“花生小镇”。
如今,考城镇花生种植示范区内的亩产能达到600斤-700斤左右。短短几年,花生单产为何有如此大的提升?原来是有高人指点。
2022年开始,兰考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李培武院士团队合作,在该团队的指导之下,推广“良种+良法”的种植模式,试用ARC固氮菌剂和高油酸花生试验田种植。经过试验对比,结果显示亩产可提升8.3%。
产量的提升也离不开良好的水肥条件。“这几年灌溉条件越来越好,以前的灌溉水没那么大,现在不一样了,水源跟得上,肥效也高。”李良告诉记者,产量的提升是多方面原因促成,花生实现机械化、标准化的种植也会有助于产量提升。
产量提升还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病虫害是造成花生产量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兰考县实施花生病虫害防控统防统治,并在关键农时组织无人机免费飞防,政府来“买单”,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
产量上去了,如何“消化”这些花生?
“我们依托‘花生小镇’的优势,为兰考花生招商,现在有花生油、花生奶、花生酱等多个兰考知名的产品。”考城镇党委书记孔令成介绍,现在兰考花生不只是一产发展,还进行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
兰考大丰植物油有限公司就是当地招商而来的公司之一。自2018年至今,该公司联结合作社发展花生生产,种植区域辐射当地50多个村镇,目前花生最大年消化量8万吨,产业化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从“有口饭”到年收入过万元——
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甜
作为“新三宝”的红薯产业同样也是兰考县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典型产业。兰考县红薯协会会长、小宋镇红薯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张世坡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园区务工的农户每小时有8元收入,一天就可以赚七八十元。“这样算下来,每年纯收入过万是没问题。”张世坡说。
张世坡还介绍,红薯协会共统筹带动全县13个乡镇1000余个农户种植红薯2万亩,并签订最低保护价回收协议,年组织生产销售红薯约4万吨,使农户每亩纯收益增收2000元以上。
“其实以前的产业是我们的短板,在产业发展方面怎么做我们想过很多办法。”兰考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胡永博说,最初的产业发展方向有很多设想,有了蜜瓜的亮点后,其他产业都按照这个战略推进,后来其他产业也随之发展壮大。
“我们每个产业都成立了协会,并且政府会给予协会2万元补贴。”胡永博说,成立协会也是兰考产业发展的经验,政府在工作上发挥引导功能,市场方面由协会来运作,保障每个产业种、管、收、销各个环节都有人负责。
兰考除了“新三宝”外,菌业发展同样有着不输“三宝”的亮眼表现。在兰考县张庄村奥吉特菌业产业园的生产车间内,记者看见几位农妇正娴熟地采收褐蘑菇。家住东坝头村的张青就是其中一位。
张青今年55岁,几年前家里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候家里哪有什么收入呀?只有二亩地,也就是能有口饭吃。”张青一边摘蘑菇一边跟记者聊。她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几口人都靠传统务农为生,几乎没有额外收入。在政府的推荐下,她5年前来到了奥吉特菌业产业园工作,生活从此改变。
“现在可不一样喽!我来到这工作,多的时候一个月收入五六千元钱,少的时候也有四五千元。走出家一里地就能上班,关键是有钱补贴家用。”张青告诉记者,原来几乎毫无收入的她,现在每年收入也有五六万元了。“来到这个地方可好嘞,钱也赚了,日子也好了,人也开心了。”
奥吉特菌业产业园负责人常利霞介绍,现在园区内的采收工人年收入都在5万元左右,160多名工人中有80%是张青这样的留守妇女,园区产业发展帮助她们成功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
“产业发展是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兰考县副县长刘九玲告诉记者,兰考非常重视产业发展,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一定规模以上的设施农业政府给予50%的补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也设立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受惠,日子越过越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