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西张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原产地在哪里)
太原北部现代农业产业园水稻新品种示范种植区采用机械化作业收割水稻。本报记者王媛摄
在太原,提到晋祠大米,可谓家喻户晓,但是说起府西大米,可能很多人都会一脸迷茫。
11月20日,太原北部现代农业产业园水稻新品种示范种植区内机器轰鸣,秸秆还田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为来年的播种做着准备。
在这片土地上种植的水稻,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颇负盛名的府西大米。府西大米是指产自太原府以西、太原盆地北端的大米,曾与吉林延边大米、黑龙江响水大米、天津小站大米、北京京西大米共享“北方优质大米”的美名。随着城镇化加快、水资源减少以及经济作物的引进,府西大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了老一辈太原人的美好记忆。
时隔20多年,太原人对府西大米的喜爱依然未减。2019年,太原北部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始试验恢复种植水稻,府西大米再次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太原北部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尖草坪区东滞洪区,是兰村泉域一级保护区,属于水源保护地。这里土壤肥沃无污染,昼夜温差大,光照条件好,种植水稻使用的是汾河干渠水和地下井水,水源干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府西大米有着韧性强、有粘性、外观品质好、清香、干物质含量高、口感佳等特点。
除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府西大米的回归还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加持。今年,该产业园种植的水稻品种为山西农业大学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晋稻17”。该品种既可抗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又具有耐旱、耐寒、抗倒伏的优点。今年种植的180余亩水稻已于10月中下旬收获,亩产约600公斤,经过水稻脱壳等工序处理后,每亩大约可产出400公斤府西大米,先进的种植技术让产量和质量更有保障。
据了解,太原北部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太原市尖草坪区农业农村局全资下属企业。该产业园流转了向阳镇向阳村2745亩土地,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施规模化经营。同时,雇佣附近村庄的村民,让他们在园区内实现就业,多方面为其拓宽就业增收渠道。
该产业园经理李建斌说:“过去这里的村民种植农作物的收成并不理想,大多数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村子里的老人种地时往往力不从心,很多土地都被荒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我们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带领周边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
规模化经营的太原北部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拔草、水位看管等环节使用人工,水稻插秧、收割则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不仅减轻了工人的负担,还降低了种植成本。
该产业园还注册了“向阳滩”商标,其出产的府西大米每公斤最高能卖到20元,每亩水稻的净利润可达2000多元。
在该产业园的示范带领下,周边的中下温村、宇文村、土堂村等村庄也开始种植水稻。据李建斌介绍,周边散户共种植水稻200余亩,集中种植产生的规模效应,吸引了粮商前来收购,为村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外,府西大米的重新面世,还引起了古交相关部门的关注。在尖草坪区农管干部的指导下,古交市今年也顺利种植了10多亩水稻,填补了该市从来没有种植过水稻的历史空白。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2018年太原北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园以来,不断完善园区内观光栈道、绿化、亮化、灌溉等设施,修缮了周边2公里的道路,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太原市民近郊游玩提供了一个新场所。该产业园每年还利用园区内的机械设备,免费帮助周边村庄内4000余亩土地进行现代化耕作。
“府西大米又香又糯还有嚼劲,还是记忆中的那个味道。”说到今年的新米,向阳村村民王泽宇赞不绝口。
随着产量不断提高、品质不断提升,府西大米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走上更多人的餐桌。
本报记者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