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上堡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基地)

硒宝 01-29 18:12 135次浏览

“每年的国庆节到春节期间,我们这里的老表们男女老幼齐上阵,都去捡南酸枣,很多人微信朋友圈晒的都是捡了多少南酸枣。”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扬眉镇扶贫专员杜书渊高兴地说。

一斤南酸枣的收购价是1.5元左右,一个60多岁的老人,一天大约能赚100多元。收购后的南酸枣被崇义县龙头企业江西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加工成南酸枣糕,成为受市场欢迎的绿色食品。同时,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南酸枣生产车间、葫芦洞南酸枣科普基地又成为崇义旅游观光景点。南酸枣树成了当地的“摇钱树”,为生态产业找到了“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销售和旅游观光”的融合发展路径,这也是崇义正在大力实践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生态经济的缩影。

近年来,崇义县抓住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生态环境部对口支援等历史机遇,着力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绿色文章,围绕生态促融合的一、二、三产发展思路,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2019年被评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崇义,“美丽风景”正在变身“美丽经济”,“绿水青山”正在变为“金山银山”。

崇义上堡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基地)-硒宝网

“生态资源”成为“乡村富矿”

“在开展扬眉江流域综合整治的时候,我们沿河边走边查看,根据水流的清浊溯源找到了那些无手续的小型矿产品尾矿加工点,依法关停彻底清除了污染源。以前被两岸老百姓称为‘牛奶河’的扬眉江,没有鱼虾,水草不生,现在不但水清了,还发现了对水质要求高的鱼种。”扬眉寺村党支部书记钟兆利说。

近年来,崇义全县持续开展境内流域综合整治,依法取缔、关停矿产品加工小作坊73家,全面整治农村小水电站。2016年至今,建成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33座,实现了全县圩镇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和部分人口集中村覆盖。投入4000余万元完成阳明湖水面整治,境内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Ⅲ类以上,阳明湖水源被授予“中国好水”水源地。

水绿得益于山青。崇义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8.3%,位居全国县级第一。为保护森林资源,崇义将全县127家木竹加工企业分成五大类进行整治,对未办理任何手续、占用基本农田或生态红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42家无法就地完成整治的企业予以关停取缔;对手续不齐、环保设施建设不到位等85家企业已完成整改并通过验收。

此外,还开展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和矿山综合治理,恢复治理矿山100公顷,建成3处国家级绿色矿山,另有3个矿山正在申请国家级绿色矿山验收,逐步解决历史遗留污染土地问题。

位于绿水青山中的崇义县,最高空气负离子浓度值达19万个/cm3,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同时大气环境保护成效明显,2019年,县城区优良天数达354天,优良率97%,同比上升5.67%;PM2.5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微克/立方米。

崇义上堡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基地)-硒宝网

“生态产业”成为“富县产业”

“我在河岸种的4棵刺葡萄树,行情好的时候一年收入有近万元。”已经73岁的两杰村村民许方仁说。

崇义县具有十分丰富的绿色食品资源,刺葡萄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它是生长在我国南部山区的独特野生葡萄品种,其中在崇义山区分布尤为广泛。自2015年起,崇义县开始大规模推广示范种植刺葡萄,截至目前,全县共种植刺葡萄1.06万亩。

江西君子谷野生水果世界是刺葡萄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为刺葡萄选种、培育、推广以及深加工做出了不懈努力,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帮扶、示范带动16个乡镇7000多户(其中贫困户3947户)农户种植刺葡萄8000多亩,户均增收4000多元,促进了农民就业和贫困户增收。

与刺葡萄相似的绿色食品资源是野生南酸枣,在崇义县内群山峻岭散生分布面积达30余万亩。自1990年开始,崇义利用广泛天然分布的南酸枣,研发了南酸枣糕,长期以来无人问津的野生南酸枣成了农民手中的宝贝。一棵南酸枣树每年可以为当地农民带来几百元的收入,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门路。江西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每年要从农民手中收购南酸枣近万吨,直接为农民带来纯收入达3000万元。全县16个乡镇及周边县市已建立了野生优选南酸枣驯化果园基地2000余个,南酸枣果园3.2万余亩,免费发放酸枣苗近6万株,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除了丰富的绿色食品资源,崇义还有良好的高山梯田农旅资源。位于崇义县东北部上堡乡的上堡梯田,是全国最大的客家梯田和客家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传承地,获得世界粮农组织授予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称号,是中国梯田界的“国际网红”,当地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上堡乡构建惠民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每年每亩可获得300元租金收入;返聘农户(尤其是贫困户)进行耕种务工,人均年增收6000余元;在此基础上,县乡提供技术指导自主耕种的贫困户,统一收购符合标准的高山大米。通过壮大生态产业,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产业收入增加了,也由“传统农民”变成了“职业农民”。

崇义大力创建绿色生态有机品牌,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开发高山有机富硒大米、有机富硒茶、茶油、毛竹林,带动农户科学、合理种植农作物,培育有机食品基地,创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试点)。

崇义上堡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基地)-硒宝网

“生态经济”成为“绿色银行”

“崇义县作为国家‘两山’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部对口支援的契机,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方面大胆试、出经验、作示范。”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徐延彬今年4月在崇义调研时要求。

近年来,崇义县委县政府自觉把“生态+”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入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促进发展方式从高耗能的资源型发展向高质量绿色发展转变,加速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崇义选择刺葡萄、南酸枣、竹木、茶叶、生态鱼、崇义水饺六大特色产业,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产业,每一项产业都形成“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的模式:一产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二产实现技术创新、品牌创优,三产实现景区提升,业态提档。

崇义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任组长的4个专项小组,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出台《崇义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和六大特色产业专项扶持政策。财政出资5000万元设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基金;设立“产业融合发展信贷通”,由县财政和龙头企业缴纳一定数额的资金,按1∶8的比例撬动银行信贷资金。近年来,崇义县新增设施蔬菜基地22个3565亩,建成脐橙标准化生态果园6个,建设100亩以上油茶林低改示范基地7个、200亩以上的南酸枣种植示范基地3个。

崇义县还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创建绿色生态板块。携手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在江西率先设立“崇义绿色生态板块”股权服务平台,已推动5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在标准层挂牌企业4家、展示层企业23家。创新林权抵质押贷款及林权担保融资方式,设立林权抵押评估机构,累计林权抵押贷款面积达76万亩,贷款金额12.5亿元。

2019年,崇义县作为一个仅有22万人口的小县城,接待游客数量高达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65亿元。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产业对崇义县经济的贡献超过了50%。全县三产融合受惠农民达6万余人,约占全县农村人口36%,人均年增收近2000元。

绿水青山中的崇义,正在努力走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绿色崛起之路,通过生态产业奔向幸福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