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丰年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和稻花香大米哪个好)
临沂河东:时代风吹稻花香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9月5日,车辆行驶在河东区太平街道,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我的祖国》不禁响彻耳畔。
秋风拂过,稻菽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沂河东岸一片金黄,太平街道2.9万亩水稻即将再获丰收,见证着河东人民战天斗地的伟大实践,也弘扬着一种精神:干群同心、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
稻改:涝洼地变米粮川
河东稻改,每一次都站在时代的风口上。
1964年3月4日《大众日报》报道,“临沂县太平公社东张屯大队,发扬了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坚定、顽强、勇敢、多谋,学习先进经验,彻底治理涝洼地,生产一年翻身。”
如今,这种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踏上东张屯村的田坎,太平街道生态农业联合社理事长徐云龙就迫不及待地分享丰收的喜悦:“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季,虽然天气多变,但各项措施得力,水稻可以稳产!”
现在的太平水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万亩左右。绿色、优质的大米,离不开优渥的自然环境。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是水稻生长的天然乐土;域内葛沟灌区总干渠纯净无污染的水源为太平大米上乘的品质提供了保障;土壤中富含磷、钾、硅、钙等十余种微量元素……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太平大米散发出独特的香味。
(资料图)
太平稻米产量高,平均亩产稻谷600公斤,年产稻谷近2万吨。五谷丰登,并非仅仅来自风调雨顺的自然馈赠,60年前,这里吃粮还要靠上级救济。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沂河东岸地势低洼,常常出现内涝,百姓少吃缺穿。为战胜灾害,摆脱饥饿,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基层救助灾民,发展生产。1963年,临沂地委结合实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行稻改。
在当时临沂县农业局技术员郑斯仁指导下,东张屯大队水稻试种连创高产,从最初的亩产200公斤到亩产400公斤只用了2年时间,最高亩产量达到450公斤。东张屯从吃救济粮到连续18年向国家贡献爱国粮50万公斤以上,最高年份达96万公斤,总数达1500万公斤以上。
“当时,东张屯成为闻名全国的稻改典型,全国先后有20多个省市的人员来这里参观学习,有‘江北稻改第一村’之称。”东张屯稻改的亲历者、94岁的村民李献庭老人表示,稻改是当地的一项重要政策。
上世纪八十年代,饮誉全国的太平稻米生产开始大搞农业科技创新,通过选育培植优良品种,实现了稻米稳产高产,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丰产增收的难题,完成了“第二次稻改”。
科技:点米成金写神话
科技创新,本身就是对现状的革命,河东稻改,创新的步子从未停歇。
历经多年发展,太平稻米产业变化翻天覆地。从集体生产到分产到户,从农户“单打独斗”到合作社统一种植;从产量不足500公斤到亩产超750公斤;太平水稻的每一次提档升级,都离不开科技的力量。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太平街道水稻种植规模已达四五万亩,水稻种植已不单纯是解决吃饭问题,而是发展成为富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1984年,临沂地区农业局将水稻试验点安排在王太平村,当时还是农民技术员的王永平,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水稻科研中,进行良种培育,探索良种良法配套,一心想着帮大家伙解决产量低,解决品种混杂问题,让乡亲们都能丰产增收。
1998年,王永平注册了“临沂市永平水稻研究所”,成为全市唯一一家民营水稻科研机构。此后20多年间,他先后选育出20多个水稻改良新品种。由河东区农业局承担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项目,王永平实施的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经山东省农业厅和水稻专家组联合实际收获、测量,水稻亩产量达721.69公斤,比预定目标超出21.69公斤,获得2012年山东省水稻高产第一名。王永平也有了“水稻大王”的美誉。
太平大米产业羽翼逐渐丰满,水稻标准化、科技化种植规模连年扩大。
(资料图)
2020年以来,太平街道提出了以品种、品质、品牌为核心的“三品”提升工程: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优化;他们成立专业化合作社,从机械管理、配方施肥、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高效生态绿色循环技术上着手,主打绿色大米,让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位于太平街道的河东区丰田水稻种植专业联合社,涉稻业务从覆盖黄淮海粳稻区,到辐射全国各地。理事长孙运建说:“联合社与山东省水稻研究所、袁隆平专家团队以及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研究开发的‘盐碱地覆膜节水’技术目前已经输出到广西、海南、江西以及沿黄盐碱滩地。”
科技助推太平稻米丰产又增收。不仅如此,太平街道的稻米加工业逐渐发达,建有各类稻米加工生产线六条,年稻谷加工产能达20万吨。产品品类从有机米、富硒米到糯香米达十余种;产品包装从普通包装到精细包装、创意包装,“太平大米”品牌创意不断翻新,越来越契合市场,消费者满意度持续走高。
绿色、生态的“太平大米”,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醇香,很适合蒸米饭、熬米粥、做香粽,销售渠道从常规集市、超市、农贸市场,拓展到电商销售、订单销售,进一步拓宽了大米产品销售渠道和方式,逐步走向全国、走进千家万户。
服务:稻改谱写为民曲
稻改的每一步,都闪烁着党群同心的光芒。
“今后,我们将围绕太平大米生产链条,从稻米观光、托管、收储多个环节,以‘米’为中心,为之服务。”太平街道党委书记管德福介绍,稻改精神激励着街道所有党员干部一定要深扎泥土,在新时代为乡村振兴助力,有新作为。
(资料图)
在太平街道稻田画生态观光园,这里有“以地为纸,以稻为笔”的稻田画,从空中望去,“乡村振兴”“稻改记忆”等多幅稻田画呈现眼前,已成为河东生态旅游的亮丽名片。稻田画的作者孙运建说,河东稻田画最多用到紫、黄等5种颜色的稻米,画面精良,立体感强,更具观赏价值。每年8到10月最佳观赏期,都会吸引周边县区众多群众前来参观,不仅带动着乡村近郊旅游的繁荣与发展,更是对太平大米的生动宣传。
以前,家住太平街道东张屯村的王中财一到割稻收稻的季节就犯愁,现在他却笑得合不拢嘴,因为有河东区供销农场帮他家干农活。“每亩地800元,从种到收,一点也不用操心,真是方便。”王中财开心地说。
这正是得益于河东区大力推广农业托管服务,从育秧、插秧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服务,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还真正解决了“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托管服务,提高了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实现了农业产业提质和农民致富提效。目前,河东区已有丰田、供销、农发、奥正等10多家合作社、公司参与托管服务,托管土地达10万亩。
稻米种容易、收容易,可常常在收储上犯难。往年农民群众自收自储,晾晒无场所、储粮条件差、运输不方便、虫咬损耗大。河东区为解决这一问题,专门组建了国有粮食收储公司,配套稻米烘干、收储服务,对稻米进行统一化、集约化管理使用,很快形成了仓储集中优势。
创新:稻改精神再出发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古人、古诗中描绘出的稻蛙共生共存的和谐场景,如今在河东区太平街道郭寨子村重现。
郭寨子村东的15亩稻田被尼龙网围住,清脆的蛙叫声此起彼伏,稍微走近,青蛙都往田里跳。这块稻田是村农业合作社的稻蛙共养试验田。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这是我理解的稻改精神。”郭寨子村党支部书记郭波说。
2021年初,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郭波得知外地有稻田养殖先例,主动前往考察学习。“这里头门道多,用化肥还是有机肥,如何科学配比?株距怎么控制,密度如何排布?稻鱼共养,还是稻蛙共养?……”站在田埂上,郭波介绍,经过前期的实验,稻蛙共养很生态,稻田是青蛙的天然居所,害虫则是最佳食料,蛙的排泄物又能肥田,尽管有一定技术要求,但只要用心学,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
“稻子收割是第一收,青蛙出田是第二收,第三收在秸秆上,可提供给养殖场做饲料。”
“乡村要振兴,都知道产业是关键。关键是,发展啥产业。咱们这个‘稻蛙共养’模式就不错,一地三收,‘米袋子’保住了,‘钱袋子’也稳住了,我觉得靠谱!”郭波表示,这个项目今年已为村集体带来7万多元的稳定收益,一年下来预计可实现收入38万元。
(资料图)
在河东区金桔缘家庭农场,农场经理张元东与家人正忙着采摘备货。张元东说:“稻香、米香吸引八方游客,拓展一分地稻田,能吸引游客来研学实践,自己种、自己收、自己吃,游客喜欢。”
以太平街道创新实践为代表的临沂稻改,是人民群众从吃地瓜干、吃穇子到吃上大米饭的一场种植业革命,是从创造群众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的现实要求出发,在变革旧的生产方式和耕作制度上作出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突破,是沂蒙精神在河东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临报融媒记者 孙成思 李宝荣 李璐 通讯员 郭广阔 殷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