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罗山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基地)

硒宝 01-29 10:04 136次浏览

(中国减贫故事)多彩宁夏绘就绚烂“小康梦”

中新网银川7月28日电 题:多彩宁夏绘就绚烂“小康梦”

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

宁夏地处中国西北内陆,曾是贫困的代名词,也是风沙弥漫、土地贫瘠的“土黄色”象征。而今,红色的枸杞、白色的滩羊、紫色的酿酒葡萄、黄色的黄花菜、绿色的中草药……这些大自然的馈赠,不仅从田间进入舌尖,还踏出国门,绘就出宁夏多彩绚烂的“小康梦”。

沙石地里的“红色玛瑙”

枸杞是宁夏的地域符号、特色产业、文化品牌,也是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红色名片”。每年六至七月,走进“枸杞之乡”中宁的种植基地,一望无际的红色滚滚而来,挂满枝头的头茬枸杞,晶莹剔透犹如玛瑙。这些生长在砂质土壤中的红色小果实,也是农民心里的“金豆豆”。

“枸杞树株距要求1米,行间距2.2米,灌溉水源是发源于罗山保护区的天然碱性水源,高质量的枸杞助力高质量扶贫。”位于中宁红柳湾的玺赞生态枸杞庄园总经理高贵武近日告诉记者,夏、秋两季采摘高峰季,庄园需要2000工人,他们均来自于附近的移民区,每个人的收入都超过了2万元(人民币,下同)。

广西罗山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基地)-硒宝网

在今年的头茬枸杞采摘季,宁夏组成“枸杞天团”走进直播间,通过创新“直播带货+特色农产品”新模式,探寻农特产品产业兴旺的新路子。仅中宁一县,累计销售16698单,销售额超108万元。

截至2019年底,宁夏枸杞年产值超过130亿元,种植面积100万亩,占全国枸杞总面积的33%,枸杞产品也由单一的干果,逐渐衍生出锁鲜枸杞、枸杞面膜、枸杞原浆等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出口量的40%。

“硒望”田野上的“黄色花海”

广西罗山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基地)-硒宝网

1999年,23万移民群众从宁夏南部贫困山区搬迁到红寺堡区,这里建成全国最大的异地单体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探索出以“小黄花”成就“大产业”的发展之路。

观可为花、食可为菜、用可为药的黄花菜是药食同源的绿色食品。红寺堡区探明富硒土地面积13.68万亩,地层厚度达200厘米以上,是种植黄花菜的绝佳地区,目前已累计发展富硒黄花菜8.02万亩。

“种了十二年黄花,家里盖了新房,买了轿车,这是以前种麦子和玉米从没想过的事。”红寺堡区太阳山镇兴民村村民李海梅告诉记者,黄花菜造就了她的小康梦,也成为了村里的“摇钱草”。

丰收季,红寺堡的黄花菜产量超过1.4万吨,综合产值达到4.2亿元,占当地全年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

今年3月,红寺堡区成功摘掉国家贫困县区的帽子。红寺堡区委副书记、政府区长谭兴玲告诉记者,他们将加大新品种推广和科研攻关,让黄花菜产业成为中国西部区域农业产业的领军品牌。

六盘山中的“天然药库”

广西罗山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基地)-硒宝网

“我们的黄芪、党参等产品主要销往广东、福建、香港等地,当地人煲汤少不了高质量的中药材。”位于固原市隆德县联材镇的宁夏国隆药业负责人黄玲介绍,该企业2019年销往珠三角地区的中药材达800多吨,市场主要在东南沿海及港澳台地区。

宁夏境内的六盘山气候多样、生态适宜,广泛分布着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三个区系药用植物90科、618种,拥有黄芪、秦艽、柴胡、黄芩、板蓝根等道地中药材。同时,六盘山下的西海固地区是中国扶贫历史的起点。目前,这里崛起的中药材产业变身成为农民致富增收支柱。

这里还吸引了许多外地人的投资。安徽阜阳人姜文德是明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从2002年从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来到固原买地建厂。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明德公司成为宁夏首个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年销售额多年保持在亿元以上,实现利润2000多万元,帮助当地许多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多年的发展,让黄芪、秦艽等道地药材获得了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定,宁夏初步形成了“农户+合作社+企业+基地”的发展格局。宁夏中药材产业协会、固原市中药材产业协会秘书长王玉富表示,他们正在编制《六盘山中药材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筹划建立六盘山中药材产品交易市场。

从田间地头,到超市餐桌,多彩的宁夏农特产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成员。目前,宁夏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近90%,贫困县(区)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完)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