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富硒大米产地(富硒大米的产地)

硒宝 01-27 18:05 113次浏览

海西富硒大米产地(富硒大米的产地)-硒宝网

工作人员展示有机牦牛肉产品。

海西富硒大米产地(富硒大米的产地)-硒宝网

牦牛种畜基地。

海西富硒大米产地(富硒大米的产地)-硒宝网

青山脚下,牧民正在放牧。

本版图片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供

生态青海,绿色农牧。这片以绿色为底色的土地,被公认为全球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由于地位特殊、生态重要,海拔3000米以上的牧区占青海省总面积的96%,天然草地面积0.36亿公顷,为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作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青海拥有大自然特殊的恩赐——牦牛。牦牛既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也是推动牧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牧业稳定增收的主要来源。因此,牦牛产业被称为青海省农牧业发展的“第一产业”和“第一品牌”。

稳居“第一”的位置,一方面,源于青海是世界牦牛主产区,截至2020年底,全省存栏牦牛608万头、占全国总量的38%,位居全国首位;年出栏量近170万头,肉产量近17万吨,占全国总量的半壁江山,素有“世界牦牛之都”的美称。另一方面,青海省紧扣乡村产业振兴目标,从调结构、创品牌、接产业、连环节、强开发、促脱贫入手,加快推进牦牛产业振兴,使牦牛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产业带动能力明显加强。

牦牛产业作为全省农牧业特色产业,青海省委、省政府立足全局、统筹谋划,突出有机、绿色、无污染优势,建基地、强龙头、树品牌、拓市场,围绕加快构建现代牦牛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加大牦牛产业投入力度,持续推进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提供支撑。

品种:育好牦牛的关键

走进位于西宁市大坂山南麓宝库峡的青海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和野血牦牛正在各自的圈舍里悠闲地吃着草。这里是全国第一批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主要负责牦牛种牛登记、性能测定以及种牛选育等工作,为促进青海省肉牛遗传改良和现代牛业种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众所周知,种子是农牧业的“芯片”,当今世界,谁掌握了种源,谁就拥有了对产业的话语权。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多年来,青海农牧业战线一代又一代牦牛育种科研工作者孜孜不倦,在牦牛遗传育种、营养与饲草料研发和疾病控制方面,取得了众多领先世界的突破性成果,建立起了良种、良法、良医的有机体系,从科研源头持续推动牦牛全产业链发展。

早在200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就和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共同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培育的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以我国独特遗传资源为基础,依靠独创技术培育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牦牛新品种,填补了世界牦牛育种史上的空白。2019年4月28日,“阿什旦牦牛”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这个经过20年的艰辛培育出的牦牛新品种,最大的特征就是不长牛角,性格温顺,且综合品质优秀。也正是这一牦牛新品种的诞生,给正在崛起的青海牦牛产业注入了“强心针”。

两大人工育种当家品种,最终的目的就是解决青海牦牛种群退化的问题。多年来,青海牦牛一直延续着种群内自然交配的传统繁育方式,种群日渐退化,个头变小,体质下降。成年出栏牦牛中,有的体重甚至不到300公斤。为了加速改变这种局面,自2004年开始,青海省全面实施牦牛提纯复壮工程,对牦牛主产区进行统一规划,加大牦牛的品种选育力度。同时,在主产区建立纯种繁育基地和种牦牛站,在大通种牛场建立了牦牛冷冻精液库。

几年来,大通种牛场从繁育到推广能力不断提升,目前,每年向省内外提供大通牦牛种公牛2000多头、细管冻精5万余支。据不完全统计,在青海牧区,已经有近3万头大通牦牛走进牧民家庭,开始繁殖后代。不仅如此,青海省已初步建立起牦牛种牛繁育推广体系,如今,全省17个牦牛种牛场年产种公牛1.2万头,供种能力不断提高。优良的品种在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也为“青海牦牛”品牌打造立起了标杆。多年来,除了本省,大通牦牛种公牛已经辐射新疆、西藏、四川、甘肃等牦牛产区。2020年7月,为复壮、改良当地牦牛品种,推进牦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从大通种牛场购买了580头优质母牦牛。

随着牦牛育种工作的推进,牦牛遗传资源调查、分类、保护和品种申报工作取得新进展,如今,雪多、环湖、玉树牦牛成功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大通牦牛新品种填补了世界牦牛育种史上的空白,新培育的阿什旦无角牦牛育种走在世界前列。

品质:产业发展的核心

夏日的青海草原,绿意浓浓。这几年,海北州祁连县野牛沟乡大浪村全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打造生态牧场,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天然、广阔的牧草高原,洁净的生态环境,逐水草而居的半野生放牧方式、原始自然的生长过程,造就了高品质的青海牦牛。品质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青海牦牛”品牌要走出青海,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品质是重中之重。

基于青海牦牛及其产品的卓越品质。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牦牛产业作为第一大产业统筹推进、第一大品牌竭力培育;农业农村部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工作推进等方面鼎力支持;青海省成立牦牛产业联盟和研究院,建立牦牛智库……坚强的组织领导、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扎实的工作实践,使青海成为全国牦牛特色产业优势区和重要牦牛肉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全国乃至全世界牦牛产业中心地位日益凸显。

高位推进,在顶层设计上强措施。为推进全省牦牛产业发展,建设具有高原特色的青海现代牦牛产业体系。2018年,青海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同时制定《牦牛和青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牦牛产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规划和设计,明确了资金扶持重点和关键措施,确定了8项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使牦牛产业发展方向、措施和路径更加明晰,全面加快青海牦牛产业振兴发展的脚步。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及时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发展工作分工方案》,明确了任务表和线路图。

突出重点,在优化布局上想办法。根据实际对青南牧区、环湖地区和东部农区3个典型区域分区施策。青南牧区是全省牦牛核心养殖区、牦牛肉主产区,打造成绿色有机等高端牦牛肉生产基地,按照以草定畜制度,推广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实行放牧为主、适度补饲的养殖方式。环湖农牧交错区是全省牦牛的重要产区,打造成牦牛产品初加工基地、牦牛高效养殖基地,推行“暖季放牧+冷季补饲+高效养殖”的半舍饲养殖方式,实现养殖增效。东部农区是全省牦牛的转移承接区,打造成牦牛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畜产品物流中心,推行牦牛舍饲养殖方式,实现加工增值。

多措并举,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建设青海可可西里、西北弘、果洛金草原、夏华、五三六九“五大牦牛产业示范园”,加强牦牛饲草料基地、标准化养殖基地、仓储加工基地“三大基地建设”,健全牦牛良种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品牌及营销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完成青海省牦牛良种扩繁基地、青藏高原牦牛博物馆、牦牛文化主题公园、牦牛牧游基地等重点工程,扶持建立牦牛产业联盟龙头企业20家,大力构建“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公用品牌,制订发布牦牛生产与加工标准10项,创新提出牦牛“三增三适”综合配套新技术,牦牛全产业链发展初具规模。

品牌:走向全国的“金字招牌”

拿什么去支撑“青海牦牛”品牌建设?靠什么让“青海牦牛”品牌叫响全国?毋庸置疑,“品牌是信誉的凝结”,农产品一定要创出优质品牌、培育高端品牌,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价格溢价、效益创收目的。2019年12月7日,“青海牦牛”公用品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青海向全国宣传推介青海牦牛品牌。

“野生野长、营养美味,青海牦牛——天地精华、高原野味。”这是央视播放的“青海牦牛”品牌形象广告中的一句广告词,配上唯美的画面,鲜美的牦牛肉让人垂涎。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膳食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人们对有机绿色健康食品需求越来越大。通过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生产更多的特色优质农畜产品,必将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近年来,青海加快推进牦牛标准体系的制定步伐,让“绿色、质量、安全、现代”成为标准的“芯”。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培育有力,追溯体系建设扩面,42415个养殖户、合作社和牧场的300余万头(只)牦牛藏羊实现可追溯。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开具合格证74万余张,带证上市农产品32.6万吨。立项行业标准5项,制定地方标准55项、复审地方标准630项。有机监测认证草场7300余万亩、牛羊445万头只,有机肉品7.5万吨,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目前,黄南州已实现全域草原有机认证。

牦牛品牌建设离不了产品质量监管,为保证牦牛肉的安全生产和品质保障,青海正在加快建立牦牛产品追溯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按照统一追溯模式、统一追溯标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信息采集的要求,通过原产地的全程质量控制和便捷的信息采集,实现产销可对接、信息可查询、源头可追溯、生产消费互信互认。2020年,牦牛产品可追溯系统将扩大到青海6州牧区20个县、380个合作社(规模养殖场)和20个加工企业,实现全省牧区县域全覆盖。今后,青海将牦牛藏羊追溯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扩大到8个市州39个县(市、区)的乡镇农牧业技术服务部门、牛羊养殖合作社(规模养殖场)、牛羊屠宰加工企业实施,实现青海省县域内牛羊养殖环节的全覆盖。

此外,青海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持续实施品牌提升行动,继续扶持壮大龙头企业,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制定绿色有机牦牛产业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繁殖育种、饲养管理、产品加工及商品流动标准化管理,因地制宜建立适合不同区域、养殖模式的标准化示范区。全面推行产品达标合格认证制度,实行“青字号”品牌准入退出机制。开展牦牛品牌高端策划,鼓励地区、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在国内大中城市建设青海牦牛产品体验店,擦亮青海牦牛“金字”招牌。积极培育牦牛文化,提高牦牛产品的文化内涵。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