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连城富硒大米(富硒优质大米)

硒宝 01-27 10:09 138次浏览

提示:点击上方”连城人大”↑关注我们

福建连城富硒大米(富硒优质大米)-硒宝网

县人民政府:

2022年8月22日,连城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罗丽琴所作的《连城县富硒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我县富硒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会议同意这两个报告。

会议认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富硒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发展富硒农业产业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载体,充分挖掘连城富硒资源优势,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产业链条,着力生产“安全、天然、富硒”农产品,全力打造“中国客家硒都”地域品牌和“莲乡西遇”区域公用品牌,在基地建设、资源调查、试验示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针对我县在富硒特色产业发展工作中存在的全社会发展富硒产业的氛围不浓、硒产品认定监管工作难、地域品牌的市场认可度不高、硒产品的层级偏低等问题,会议提出如下建议:

一、锚定发展目标,打造特色品牌

要大力整合资源,推进《“中国客家硒都”富硒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8年)》和《连城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实施,促进品牌建设与特色资源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中国客家硒都”地域品牌和“莲乡西遇”区域公用品牌。

二、加强标准建设,提升产品质量

要持续加强与省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厦门理工学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全面推广富硒农产品种养技术规程,强化富硒农产品认证管理和标准化建设。制定富硒技术标准和标签使用规范,建立起可追溯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安全稳定。

三、突出资源特色,做优做强产业

积极向上争取中央、省、市扶持政策,统筹政府及社会资源,培育一批规模优势突出、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资源型产业。

以上审议意见连同调研报告,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及省实施办法的规定研究处理,并自收到审议意见之日起九十日内,将研究处理情况送交县人大常委会农经委征求意见后,向常委会提出报告。

附件:关于我县富硒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连城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2年8月30日

附件

关于我县富硒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富硒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助推我县富硒特色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根据2022年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以吴蓉副主任为组长的调研组,于7月下旬对我县富硒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到农创园管委会召开座谈会,听取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莲乡西遇展示厅、九益堂药业有限公司、冠豸山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揭乐乡吕屋富硒村、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白鹜鸭开发有限公司、连通饲料、鑫程食品、富远食品、花丁酒业、兔公兔婆餐饮等十一个富硒产业相关项目点,与乡(镇)领导、企业经营者座谈,了解我县富硒产业发展瓶颈和做优做强富硒特色产业的建议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富硒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福建连城富硒大米(富硒优质大米)-硒宝网

硒是人体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被誉为“生命的火种”、“抗癌之王”、“心脏的守护神”。富硒农产品是人体补硒的重要途径,富硒产业集绿色农业、功能农业、健康产业于一体,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对于农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供给侧改革,对于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和全民健康都有重要作用。我县是世界上少有的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的结合部,为全省仅有的几个富硒带之一,2016年被列入我省第一批10个富硒农业产业开发重点县。县委、县府高度重视我县富硒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发展富硒农业产业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载体,充分挖掘连城富硒资源优势,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产业链条,着力生产“安全、天然、富硒”农产品,全力打造“中国客家硒都”地域品牌和“莲乡西遇”区域公用品牌,在基地建设、资源调查、试验示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着力主体培育,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县政府每年安排富硒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制定《连城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奖励补助办法》,在政府的有效政策引导下,初步建成富硒地瓜、富硒赤稻米、富硒大米、富硒铁皮石斛、富硒金线莲、富硒蔬菜、富硒红衣花生、富硒葛产品、富硒连城白鸭及蛋品等44个富硒农产品种养殖示范基地。

(二)着力产品研发,富硒产品日益丰富。相继开发了连城白鸭及蛋品、河源鸡及蛋品、福建黄兔、蜂蜜、地瓜、赤稻米、蔬菜、大米、红衣花生、雪薯、铁皮石斛、金钱莲、山苦瓜、葛、百香果、姜糖、酒等硒产品45种,与省农科院、福州大学、省立医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成功开发了富硒连城白鸭汤、富硒葛饼、富硒姜糖、富硒铁皮石斛膜片、富硒铁皮石斛面霜等富硒功能食品、保健品、化妆品。

(三)着力品牌打造,品牌影响力逐渐凸显。2017年2月,我县获授“中国客家硒都”荣誉称号,2019年5月,成功注册“莲乡西遇”公共商标,在第三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中,“天水间”连城白鸭蛋被评为“中国名优硒产品”,在第四届中国富硒农业发展大会举办的2019年富硒农产品评选活动中,我县的“鑫姑田”大米、“花丁”大米、“葛老头”葛根、“坤鑫”地瓜、“成功茶业”分别获得“中国富硒好米”、“中国富硒好杂粮”、“中国富硒好茶”荣誉称号。由中国国际富硒功能农业大会组委会主办的2019“硒有米”全国斗米大赛中,我县的“鑫姑田”大米取取得银质奖的佳绩。

(四)着力市场开发,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成立福建省莲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现有资源,搭建电子商务、检验检测、质量追溯、展示展销等公共服务平台,按照“五个一”标准,全力拓展富硒产品营销市场。在福州、厦门、泉州、龙岩等城市设立10家线下展示展销体验店,完成15家富硒农产品网店上架工作,成功推出姜糖、药膳鸭翅等网红食品,组织富硒产业协会、富硒经营主体参加国内各类交易会和博览会,多方位推动我县富硒产品销售市场的开发。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福建连城富硒大米(富硒优质大米)-硒宝网

(一)全社会发展富硒产业的氛围不浓。近几年来,虽然有关部门在推进富硒产业发展方面作了很多基础性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因富硒农业产业起步晚,富硒知识、富硒资源的开发价值未能得到全面普及,富硒产业发展的理念、文化和氛围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富硒意识不强,表现在各部门各乡镇在发展富硒农业产业工作中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全社会的资本和人力投资富硒产业的热情还没有被充分激活。

(二)硒产品认定监管工作存隐忧。自从我县被列入第一批10个富硒农业产业开发重点县以来,一些基地、农户、开发商认为种的、养的都是富硒产品,甚至认为只要土壤是富硒的,种的产品就一定是富硒的,不经检测一窝蜂地在农产品贴上富硒标签,吸引消费者眼球。“莲乡西遇”区域公用品牌尚未建立市场公信力,品牌附加值的展现亟需运营,由于缺乏一套检测标准和权威的检测机构,“富硒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想贴就贴”成为富硒产业长期发展的隐忧。

(三)地域品牌的市场认可度不高。我县虽获授“中国客家硒都”荣誉称号,但与国内其它硒市场相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如:湖北恩施拥有“中国第一高硒区”、“中国硒都”之美誉,于1987年正式开发,形成了富硒茶等十大产业,富硒产业年产值20多亿元;拥有“中国生态硒谷”之美誉的江西丰城已经发展为富硒发展快、产业化程度高的地区。面对其他地区较为成熟的发展思路、富硒产业和产品,我县富硒发现较晚,因而产业开发时间上迟了一步,反映为地域性知名度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够、企业规模不大、产品知名度不高,在全国性市场缺乏明显的辨识标志和一定的市场认可度。

(四)硒产品的层级偏低。从现有产品体系看,富硒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为种养类产品,如水稻、地瓜、红衣花生、葛根、雪薯、蔬菜、水果、山苦瓜、铁皮石斛、金线莲、连城白鸭和河源鸡及蛋产品、福建黄兔等,大量地以原产品方式外销,缺乏深加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利润也比较低。当前,全县从事富硒加工产品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整体实力不强,缺乏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和一些在市场上叫得响的本地特色品牌,在带动基地建设、农户参与方面显得力量不够。

几点建议

福建连城富硒大米(富硒优质大米)-硒宝网

(一)明确发展目标,长抓不懈。富硒农业是功能农业的重要载体,是新常态下农业提质增效的战略产业,也是实现我县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县政府要认真组织实施已制定的《“中国客家硒都”富硒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8年)》和《连城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着力打造“中国客家硒都”地域品牌和“莲乡西遇”区域公用品牌。建议整合农业农村局、科技、国土、水利、一事一议等涉农资金重点向富硒产业基地倾斜,形成富硒产业发展合力,农业、畜牧、林业、水利等部门负责技术指导种养基地建设,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质量监管等,使扶持富硒产业成为各部门的共识,从而在全县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展富硒农业产业的局面。

(二)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市场。要持续加强与省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厦门理工学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全面推广富硒农产品种养技术规程,强化富硒农产品认证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把质量标准渗透到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着重突破农产品硒含量和稳定控制技术及重金属含量的有效控制技术,确保富硒农产品质量稳定。要制定富硒技术标准和标签使用规范,建立起可追溯的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安全、环保。此外,要坚决制止影响富硒发展战略的行为,对纪录不良企业或开发商,坚决限制资格,促进长远开发。

(三)突出地方特色,培植产业。聚集各种力量和资源培植主导产业,依托基地做产业、扶持发展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增强整体实力。要抓大放小、扶强做优,解决当前一哄而上的局面,建议优先发展基础条件好、生产优势明显、提升空间较大的水稻、地瓜、连城白鸭及蛋品、铁皮石斛等特色产业,利用中央、省、市、县富硒产业扶持政策,依托富硒产业协会,积极培育一批富硒产品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深度开发产品,引导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做优。

(四)壮大加工企业,打造品牌。要把加工业的发展作为富硒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积极培育一批富硒产品开发企业、龙头企业,形成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激发产业开发的带动力。一是对本地现有基础良好、有发展后劲的优势企业,在资金、项目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扶上马、送一程”,支持其在产品上深度开发和开拓市场,帮助发展壮大形成规模。二是大力招商选资,精心包装优势项目,引进科研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资金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办大企业、好企业,为富硒产业找对“婆家”,获得富硒产业做大做强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三是开发新产品,产品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由单一品种向多产品转型、原材料经销向深加工产品延伸,形成高附加值、高识别度的系列深加工产品,以产品为拳头打造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