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种富硒大米视频(富硒米种植)

硒宝 01-27 10:08 136次浏览

试种富硒大米视频(富硒米种植)-硒宝网

枣阳丰收。

试种富硒大米视频(富硒米种植)-硒宝网

云梦稻谷丰收。

试种富硒大米视频(富硒米种植)-硒宝网

“荆楚粮油”优质大米产品。

稻菽千重浪,粒粒稻米香。田间地头、村里村外,一派丰收的忙碌景象。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湖北坚决扛起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政治责任,全面提升全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为“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作出湖北贡献。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粮食局采取双牵头方式推进优质稻米产业链建设,形成一个机制、两套专班、资源共享、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制定出台《全省优质稻米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省粮食行业协会及稻米生产加工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围绕湖北省优质稻米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大力推进“荆楚粮油+”公用品牌共建共享,越来越多的“荆楚粮油”系列优质稻米入市,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营养健康选择。

2021年,湖北省新增“中国好粮油”产品21个,总数达到38个,位居全国第三;湖北粮油集团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入选2021年度全国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100强。

做大一产 订单“种”出好稻米

眼下,湖北省秋收开镰。稻谷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一片繁忙有序的秋收“丰”景。

湖北是水稻大省,常年种植面积约3500万亩,产量约1900万吨,分别占全国水稻面积、产量的7.6%和8.8%。从单产水平和优质品种种植率来看,湖北省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抓种子培育,为优质水稻产业链强核——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乎口粮安全,湖北已连续九年粮食产量超500亿斤,种子给力,功不可没。

农业科技部门全力攻关。截至目前,湖北省农科院先后培育出鄂中5号、鄂中6号、广两优272、巨2优60、虾稻1号等16个优质水稻新品种,累计推广5000多万亩,增产粮食超过30亿斤,为湖北水稻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也为“中国碗”装“中国粮”增添了底气。2021年,湖北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签署共建洪山实验室战略合作协议,布局“五横五纵”研究体系,聚焦生物育种开展集团化攻关,推动省部共建洪山实验室,致力打造生物育种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取得突破性进展。部省投入8400余万元共建湖北洪山实验室,支持良种繁育基地提档升级。武汉农创中心围绕生物种业、动物生物制品、生物饲料添加剂等3大主导产业,布局“一核两翼一芯两园”6大园区,汇英才、集科技、聚企业,努力实现“从1到N”的裂变。武汉农创中心初步形成了3条百亿产业链,其中,2021年全市种业链产值达到540亿元,是全国种业规模与聚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适应市场变化,湖北水稻育种由原来的攻单产转向量质并重,更加注重优质、高档、专用型、功能性。“看禾选种”登陆荆楚大地,优质水稻品种现场摆擂。在当阳市河溶镇举办的宜昌市2022年“看禾选种”优质水稻品种田间鉴评活动中,86个水稻新品种集中亮相、同台竞技。在全省各地,通过“看禾选种”现场观摩,帮助种粮大户筛选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种植习惯、市场需求的水稻品种,促进增产增收。

抓技术示范,打造标准化基地——

以“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为核心,集成示范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持续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配套”,全省建设500万亩绿色标准化优质稻核心示范基地,确保优质原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抓订单种植,种粮大户吃上“定心丸”——

荆州市江陵县大力实施优质稻米富民工程,通过坚持优质水稻“统一供应,遴选品种;统一技术,推广良法;统一收购,链接主体;统一储存,完善设施;统一营销,做强品牌;统一标准,精选工艺”的全程“六统一”,实现了粮农增收,粮企增效,产业增值。全县优质稻订单种植面积达24万亩。

湖北省水稻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之一的来凤县,基地规模达2900亩,今年平均亩产528斤,单产创历史新高,居全国前列。荆门市引导稻米加工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万亩优质桥米示范片7个,辐射面积达到36万亩。随州市举办“随州香稻”千亩种植基地75个,辐射面积达到50万亩。黄冈市建成优质稻标准化万亩示范片13个,辐射面积达到100万亩。大力推广随州香稻“双订单”和国宝桥米“两次结算”等订单模式,全省水稻种植意向订单面积稳定在720万亩以上。稻渔共生、稻粮统筹、稻经轮作、稻禽协同等模式大力推广,开辟农业生产新天地。

做强二产 产销形成“长链子”

丰收粮能不能卖上好价钱?这是种粮农民最关心的事。

面对产业链短板,湖北省加大延链补链强链力度。一粒稻米,正在政府、市场共同挥舞的“魔法棒”下实现“七十二变”。

丰富稻米制品特色品类——

省粮油集团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创新迭代米制产品,积极推进稻谷加工副产品深加工。以湖北省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及其制药公司为抓手,建成5万吨稻米油精炼生产线和脂肪酸分提生产线,通过自研技术从米糠中提取谷维素、阿魏酸,用于原料药生产以及制成制剂,推进一颗谷、一粒米、一滴油、一片药全产业链开发利用。

湖北洪森实业有限公司利用副产品生产米糠多糖、米糠膳食纤维、谷纤肽等生物保健品的项目正在审批,车间已落成。

湖北省慧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深加工变废为宝,将碎米处理后浓缩成糖浆,剩下的米渣则被制成蛋白粉,产品畅销河南、湖南、江西等省份。

米汁、米线、方便米饭、米饭伴侣……在国宝桥米新产业园展示区,大米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根据国宝桥米的百亿产业战略规划,未来将投入3000万元用于桥米食品深加工开发。

湖北中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网络大数据分析,捕捉到“懒人经济”和健康生活对食品行业的重塑,对成品米进行二次精加工,推出糯米甜点、彩色糯米饭、即食膳食米饭等,以实现从农产品贸易加工企业向现代食品科技公司的转型。

打通粮食收储“最后一公里”——

谷粒结满穗,新粮喜入仓。9月12日清晨6时,在荆门直属库两个库区,50余辆送粮车辆井然有序,秋粮收购全面开启高峰模式,全体人员投身秋粮收购攻坚战。“仓廪实,天下安”,有效缓解农民卖粮难问题,坚决守住农民粮食卖得出的底线。

强化龙头带动——

分梯次打造综合产值超过10亿元、20亿元、30亿元的粮油企业。推动稻米精深加工,推进一产“接二连三”,促进融合发展。当前,32家优质稻米企业组建的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正在抱团发力,着眼于科技强稻、生态育稻、品牌名稻、文化兴稻,奋力实现优质稻米产业链从卖原料到卖产品、从卖资源到卖品牌的转变。

今年上半年,10家成长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40.7%;利润2854.6万元,同比增长44.9%。省粮油集团入选2021年度全国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100强,旗下湖北省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头部企业10强。

提升稻米精深加工产能——

粮食龙头企业将宝贵的粮食资源综合利用,加工增值,带动传统农业和农产品,由粗放种植向精准生产转变,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

全省1138家入统企业稻米精深加工产品加工量达3.7万吨,同比增加154.7%。虾乡稻公司升级改造日处理1000吨稻谷全自动生产线一条,拟新建4万吨稻米油及膨化生产线;心辉粮油拟新建年产5万吨功能保健大米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做优三产 好米力争变名米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自古就是天下粮仓,其中,水稻产量居全国第五位。然而,因大龙头缺少、大品牌缺乏、产业链不完整,大量农产品作为原材料运往外地,附加值外流。做大企业,做大产业,做强品牌,延链补链强链,是实现稻米产量大省向稻米产业强省转变的必由之路。

加强政策支持,政企强力推动——

潜江市作为全省“优质粮食工程”首批确定的十个示范县(市)之一,省粮食局、省财政厅已经连续三年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2021年,荆州利用部级绿色高质高效、商品粮大省奖励用于粮食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等创建水稻高产高效示范面积达30多万亩。

加强资金支持,注入金融活水——

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授信600亿元,支持湖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发展。省邮储银行根据产业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推出“桥米贷”“虾稻贷”。荆州市每年整合统筹资金3亿元,以投资入股方式支持粮食等产业化发展。京山市争取2022年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7000万元,全域推进优质稻米产业链建设;襄阳市每年安排粮食产业链资金1000万元支持优质稻米产业链建设;孝感市每年拿出400万元以奖代补支持“一袋米”产业链发展;仙桃市、潜江市对新评定的市级、省级、国家级稻米加工龙头企业给予5万元至30万元的奖励。

坚持市场导向,把品牌做强——

加强品牌运营与管理,赋予品牌文化内涵,擦亮“荆楚粮油”省级粮油公用品牌和“京山桥米”“潜江虾稻”“孝感香米”等地方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富硒大米”“再生稻米”“鸭蛙稻米”“黑米”等特色品牌,打造群星闪耀的品牌矩阵。荆州市农业农村局、中国一县一特云平台、首融控股集团、湖北长江绿地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四方协议,投资建设打造荆州大米全产业链产业园,共同推动荆州粮食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全省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湖北优质稻米品牌推介暨院士专家“515”科技服务产业链推进活动,集中推介“荆楚粮油”等13个区域公用品牌;6月18日“荆楚粮油中国行”系列活动首站走进福州,湖北省60家粮油企业、400多个粮油精品亮相,采购签约金额合计3.66亿元;“京山桥米 香飘万里”品牌广告入选央视“品牌强国工程”。

强化科技赋能,把支撑做实——

充分发挥由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优势,扎实开展品种选育、高效种植、精深加工等问题科技攻关,加快推进优质稻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实落地。实施乡村振兴产业人才培育“头雁”项目,大力培育创新型、经营型人才。

做好“接二连三”,推进农旅深度融合——

潜江市连续十多年举办龙虾节和虾-稻产业博览会,搭建的展示平台将作为地标性文化旅游景点,打造精品主题旅游线路。恩施州利川南坪、建始三里坝、咸丰马倌屯等地建成彩色水稻观光试点,成为乡村旅游打卡网红基地;举办水稻插秧节,开展文艺表演、插秧比赛、浑水摸鱼等活动,村民游客共享土家农耕文化。

结合桥米的饮食文化,衔接京山的绿林文化和屈家岭农耕文化,以桥米历史为主题,建设一个集有机生态种植、特种养殖、观光旅游、民俗文化展示、博物馆展示、农事体验、住宿餐饮会议、休闲垂钓、采摘果蔬花卉等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湖北大米 香飘全国

“一粒米”,正带出一条大产业!

截至目前,湖北省共有38个粮油品牌获评“中国好粮油”,总数居全国第三。从育种、生产、加工、品牌及市场营销等,全方位持续发力,力争“吃干榨尽”一粒谷,“接二连三”增效益。

新理念,新品种,新种法,新模式。田里做文章,地里种好粮,做优一粒米。近年来,湖北打出优质稻米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组合拳,在“一颗谷”实现了跨越升级,“一粒米”在全产业链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21年,全省水稻总产量376.7亿斤;全省1138家大米加工企业加工产值574.24亿元、销售收入568.01亿元,实现利润42.39亿元,同比增长136.8%;纳入清单管理的10家重点龙头企业和10家成长型企业年加工总产值147.4亿元,同比增长23.3%。

“荆楚粮油”省级粮油公用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湖北生态美、荆楚粮油香”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吃湖北粮、品荆楚味”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