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富硒茶黔由由(富硒茶与蒲公英茶)
人民网开阳4月3日电(孙远桃) 清明节前,南风送暖,茶枝吐绿。走进开阳县南龙乡田坎村的蓝芝有机生态茶园,整齐的茶树行行而立,鲜茶的清香扑鼻而来,茶农双手如金剪,细心地采摘着那些刚刚长出来的嫩绿精灵,从周边纷至沓来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则赶忙用镜头,记录下这里所有的风景。
生态茶园多“卖点” 一草一木皆故事
南龙乡位于贵阳市开阳县城东南面,距县城中心18.5公里,由于该地位于极佳富硒地带,因此也有着“富硒农产品之乡”的美誉。
“南方茶叶甲天下,此茶又甲南方茶。”这是乾隆皇帝对在喝了开阳的富硒春茶,对其的赞誉。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开阳县(时称开州)当地武生梅仕奇受封扬威将军后,曾将家乡土茶进献给乾隆品尝,随后获得大加赞赏。这也让开阳茶叶在当时名噪一时,并成为皇家贡品,史称“南贡茶”。
“这里不仅有茶香,连空气都是甜的。”趁着周末,从贵阳赶到茶园体验采摘新茶的胡先生告诉记者,作为好茶之人,能够在这里饮上一杯自己亲手采摘的明前茶,听听关于贡茶之乡的故事,心里别提有多惬意。
“自今年春茶开采以来,每天都会有各地的旅游团或个人过来,目前我们已经接待了近万人。”开阳蓝芝茶叶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春告诉记者。10年的努力,这片占地超过5000亩的生态茶园,从无到有几乎由他全程推进,现在,他又将重心移到了茶园“净化”和“文化”打造上,最终实现由“卖产品”到“卖品牌”和“卖风景”的转变。
做优“长板” 把“土”发挥到极致
“做茶旅,‘土’很重要,这个土不仅是土地,还包含了本土的文化。”张春说,进入南龙,游客不仅能呼吸到最清新的空气,品到上好的佳茗,还能感受到浓郁的茶文化和历史故事,所以一定会收获满满。
这样的底气并非无中生有。张春告诉记者,南龙乡境内的生态茶园,是贵州喀斯特地貌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山水、云雾、溶洞、温泉与茶园融为一体,茶园森林覆盖率达66%空气的负氧离子达到35%,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很少见。
“在建茶园之前,这里全都是荒山和灌木丛,没有种植过农作物,所以保证了这片土地的绝对‘干净’。”张春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茶叶基地所种植的茶苗,全部都是在南贡母树上进行扦插的茶苗,这不仅有效保证了南贡茶的品质,更使茶苗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使基地实现了3年即能开采。
让自然风景成为一道人文景观,张春在实现了茶园的“绿化”之后,开始在“美化”上下功夫。对茶园的道理提档升级,在茶园里的树种进行合理规划,再其间点缀以百合等鲜花,花、树、茶的有机融合,让游客在走入茶园的瞬间,能瞬间感受到一种视觉的畅快。
此外,着手本土文化的提炼。在南龙,有着丰富的贡茶文化、水东文化和阳明文化,打好文化牌,讲好文化故事,让游客在体验采摘富硒春茶、制做富硒春茶的过程中,不仅能了解富硒春茶的制作工艺,更能听到美丽动人的故事。
连“珠”成串 以旅兴茶
“我们希望把茶园做成乡村乡村景观的‘奢侈品’,让更多人到这里来养身、养心。”开阳县副县长张勇表示,丰富的硒资源,成就了开阳富硒茶的独特品质,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和传统工艺,赋予了“开阳富硒茶”浓郁的韵味。张勇希望,未来通过“农旅一体”的推动,吸引更多人走进开阳,爱上开阳。
据介绍,开阳县现已建成茶叶基地19万亩,投产茶园13.5万亩,有机认证和无公害认证达10万亩。如何进一步增加这些茶园的“附加值”,让茶园变成花园,开阳县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划。
张勇告诉记者,用全域旅游的理念,对开阳县境内所有茶园按照“旅游+”的形式来统一打造连“珠”成串,对茶园整体配置进行提档升级,这是开阳“茶旅一体”的第一步。同时,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理空间和生态优势,将露营基地、康养基地、养老基地等概念与茶园融合,让茶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茶园才能焕发出更大的生命力和商业效益。
经过近年的努力,开阳县“茶旅一体”初见成效。目前,已完成云山茶海、蓝芝茶庄、圣灵峰等茶旅一体化示范点建设3个,南贡河富硒茶叶园区、黔茗湖农业旅游观光综合体等茶旅一体化建设正在全力推进。
茶园美了,乡村也就美了。随着游客纷纷而至,当地农户的致富路子也多了起来,除了土地流转的分红和采茶、制茶的收入,农家乐、农家客栈和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逐渐成了他们收入来源的主要构成,“茶旅一体”发展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开阳县县长李仕勇表示,下一步,开阳县将继续全力推进茶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力争2019年实现综合产值在5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