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富硒茶供应商(江津富硒茶叶)

硒宝 01-25 10:05 153次浏览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要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2018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明确要求,“大力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加快“一长两短”产业进村入户,建立完善产销对接机制,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全利益链联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遵义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年—2019年)》也做了具体部署,“要围绕茶叶、蔬菜、辣椒、食用菌、中药材、生态畜牧、特色食粮、农旅一体等特色优势产业,结合 “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建立一批具有特色优势产业的示范村镇,为助推脱贫攻坚奠定坚实的经营主体基础”。

一、国内外 “一村一品”发展的一些典型做法

“一村一品”是一个品牌概念,首先由日本提出并得以推广,它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村民的聪明才智和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一)国外

日本的“一村一品”发展。1979年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倡导提出“一村一品”发展思想。它引导农村居民从重新“认识自我”开始,到发掘自我、发掘本地的闪光点,主张充分发掘利用当地资源,开发生产具有“本地特色、令人感到自豪”的拳头产品,打造特色和精品,打入国内外市场, “一村一品”运动使日本造村效果凸显。其主要做法有:重新认识当地优势资源,升级打造传统特色产品。开发地方特产是最重要的一环,目的在于通过对地方农林牧渔产品、传统工艺品、加工品等特色产品进行重新认识,开发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日本大分县盛产美味甘甜的温室橘子和品质优良的香菇、柚子、麦烧酒,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高质量,增强产品的美化与包装,使香菇、柚子、烧麦酒闻名全国,走向世界。而布院町利用自身独有的温泉优势资源、气候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政府引导,树立典型。日本地方政府不断提供具体性的引导和服务,如大分县政府对“一村一品”的发展提供了产业选择、技术开发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此外,还建立了“一村一品”的奖励制度,每年表彰8个优秀单位。农协体系是“一村一品”的重要组织保障。

日本农协管理组织体系比较健全,由基层农协(单位农协)、县级农协(县联)、全国农协三级网络构成,农协在公司化、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为会员提供产品供需信息、市场销售、信用贷款、农业保险、生产资料、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相关服务,是农民参与市场的重要平台。目前,日本成立的基层农协约有4000余个, 99%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从而克服了家庭经营的局限,提高了农业经营的规模效益,促进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

泰国的“一村一品”发展。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泰国大力提倡开展“一村一品”计划项目,从鼓励本国传统乡村手工艺的发展入手,重点开发特色农产品、工艺品、手工艺品、食品等产品,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起了关键作用。其主要做法有:政府扶持,统筹规划。从政策、资金、服务等多方面给予优惠,并将其写进国家规划,吸引国内外投资。各级政府从上到下设立了“一村一品”委员会,下面又设立不同的小组:分管管理、营销、生产推广、产品标准和质量等,分工明确,共同负责各个环节。评优扶强,制定星级制度。政府实行质量认证制度,通过星级认定来评价产品质量的优劣,见表1。

星级认证评价表

重庆富硒茶供应商(江津富硒茶叶)-硒宝网

该项制度明显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扩大了出口,也增加了外汇收入。同时,示范村的评选等活动不断开展,以选出最优产品作为标识产品,享受政府在业务咨询、产品包装、营销渠道、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此外,在旅游景点和机场等地设立一村一品的产品展销中心,设立电子商务网,进行网上宣传、销售和展销,促使产品加快进入国际市场。

菲律宾的“一村一品”发展。菲律宾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6个示范产品开展促销、宣传、培训和贸易活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其较有特色的做法有:确定主导产品。经过各省推荐,在全国确定16种商品作为推进“一村一品”计划的先锋,通过示范作用,实现以点带面的发展目的。

(二)国内

甘肃省让苹果变成“摇钱树”、洋芋成了“金蛋蛋”、中药材变成“钱串串”。为了让“一村一品”的发展充满活力,甘肃省坚持创新经营机制,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了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模式。各地依托产业基地,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村企对接、村企共建活动。全省84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镇中,409个与龙头企业建立了有效对接,263个建有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633个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体系。

重庆市以不断做大规模化农业为突破助力乡村振兴。重庆市利用土地向大户流转、产业向园区集中、业主向社会招标的方式,因村施策,大力发展规模农业。云阳县云安镇土地流转规模已达到12800亩,全镇土地流转率达60%以上。目前,云安镇已新建成黄桃1690亩、晚熟青脆李900亩、红心蜜柚1000亩、优质纽荷尔2500亩、沃柑1000亩、软籽石榴300亩,蔬菜1100亩、晚熟血橙2500亩。其中毛坝村的沃柑,铜鼓村的黄桃,这些独具特色的农业品牌,已成为云安镇“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同时,为助镇内各类农产品打开销路,云安镇还结合黄桃、梨、李子观光性较强的特点,打造了铜鼓-毛坝-白水-古镇云安“十里精品水果乡村旅游带”,着力发展城郊体验观光乡村旅游,通过每年梨花节、年猪节活动,依托“天生云阳”品牌打造和电商平台发展为镇内各类农产品打开销路,以此助推农旅融合,既美了农家又富了村民。

江苏省“一村一品一店”推动小农经济大变局。江苏省的宿迁市,依托各级、各类电商平台,打造出五大特色农村电商形式,即淘宝村特色网店、特色基地加网店、农业龙头企业加网店、专业电商加农产品营销、全民创业网店五种形式。近年来这些网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激发了农民创业激情。目前,宿迁市114个乡镇建成乡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一条街);1405个行政村实现村级网店建设全覆盖;有4个乡镇获评“中国淘宝镇”、26个村居获评“中国淘宝村”,分别居全省第一和第二位。仅去年,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35亿元。在“一村一品一店”发展过程中,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互动被充分激活。运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分析,宿迁市不少电商主体还将市场信息传回生产一线、田间地头,掀起了“鼠标”指挥“锄头”的变革。

二、我市“一村一品”发展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我市2018年村级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汇总和“一村一品”专项调查,筛选出了我市具有“一村一品”的村,筛选的标准是看该村是否具有主导产业(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而且该主导产业年收入已达100万以上,并且占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30%以上,同时从事该主导产业生产经营的农户数已占全村农户总数的30%以上。经过以上条件筛选发现,我市符合以上“一村一品”标准的村(以下简称为“一村一品”村)共有523个,占我市全部村(居)的28.7%。具体情况如下。

(一)种植业

整体来看,2018年我市“一村一品”村中从事种植业的村有484个,其中种植粮食的村有175个,种植茶叶的村有105个,种植辣椒的村有58个,种植烟叶的村有51个,种植竹材竹笋的村有34个,种植水果的村有30个,种植中药材的村有17个,种植其它农产品的村有14个,具体占比情况如下图:

重庆富硒茶供应商(江津富硒茶叶)-硒宝网

从主导产品已注册商标的情况来看,除烟叶、辣椒和竹笋竹材这些传统农产品没有注册商标以外,主导产品为中药材和水稻的“一村一品”村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村已注册商标,而种植其它农产品的“一村一品”村中已注册商标的村的占比均低于30%,这说明我市农产品的生产、存储、运输、加工和销售整合程度不高,主要表现为由企业或农业专业合作社来组织的完整的产销体系规模和数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所以我市的农产品由于注册商标的比例不高,直接影响到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下图为我市“一村一品”村主导产品已注册商标的村的比例情况。

重庆富硒茶供应商(江津富硒茶叶)-硒宝网

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具有农产品地理标志”即“三品一标”认证的情况来看,主导产品为粮食、中药材和茶叶的“一村一品”村中有超过50%的村已获得认证,说明这些农产品标准化种植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较高,而种植其它农产品的“一村一品”村中获得认证的村的占比还相对较低,具体比例情况如下图:

重庆富硒茶供应商(江津富硒茶叶)-硒宝网

从成立专业合作社的情况来看,主导产品为辣椒和茶叶的 “一村一品”的村中已成立合作社的村占比较低,主要原因是辣椒和茶叶的种植范围较广,发展时间较长,农民对其种植技术的掌握普遍程度较高,所以相应的成立合作社迫切性不是太强。相比之下,竹材、水果和中药材由于品种多,种植技术的要求不同,所以必须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推广。具体占比情况如下图。

重庆富硒茶供应商(江津富硒茶叶)-硒宝网

从与龙头企业对接情况来看,我市“一村一品”村的主导产品中高粱、竹材和中药材与龙头企业对接程度较高,生产这些农产品的“一村一品”村有半数以上拥有龙头企业的订单,而其它农产品则在推进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来吸引更多的龙头企业向这些优势农业产区不断积聚。

下图为我市“一村一品”村主导产品已与龙头企业对接的村的比例情况,该比例越高,说明相关农产品的购销关系越稳定,生产风险也就越低。

重庆富硒茶供应商(江津富硒茶叶)-硒宝网

从与专业批发、零售市场对接情况来看,我市“一村一品”的主导产品进入专业批发、零售市场的情况良好。水果、茶叶和竹材竹笋在专业批发市场或零售市场上的销售比例较高,说明这类农产品由于品类多样,品质等级较多更适合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对于高粱,由于大部分种植源于订单生产,所以进入专业批发、零售市场的销售的比例就很低了。从下图可以看到,由于我市地理、气候条件多样性,无论是发展品种单一的订单农业还是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农业都是有较大潜力可挖的。

重庆富硒茶供应商(江津富硒茶叶)-硒宝网

(二)养殖业

2018年,我市属于“一村一品”的村中从事养殖业的村有39个,其中养殖生猪的村有20个,养殖家禽的村有6个,养殖肉牛的村有4个,开展其它养殖的村有9个,具体占比情况如下图:

重庆富硒茶供应商(江津富硒茶叶)-硒宝网

从各县(市、区)从事养殖的“一村一品”村的数量来看,务川县、赤水市和播州区的数量较多,其总量占到了全市一半以上。也具体情况如下图:

重庆富硒茶供应商(江津富硒茶叶)-硒宝网

但从以上情况来看,从事养殖业的“一村一品”村的数量与从事种植业的“一村一品”村的数量之比为1 :13,从事养殖业的“一村一品”村数量少的主要原因是猪、牛、羊、禽的养殖随着物联网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节能化、标准化、自动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等种种新元素不断注入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养殖主要畜禽的散户在逐年减少,从未来养殖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只有依靠“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和特色养殖户(如养殖稻+鱼、蟹、鸭,蜜蜂、乌骨鸡等),才能促进我市从事养殖业的“一村一品”村的数量和效益的双提升。

三、我市“一村一品”村的主导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促农增收效果不显著。截止到2018年底, “一村一品”村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村只有14个,其比例还不到3%,说明我市的“一村一品”村的主导产品生产成本仍然较高且价格缺乏竞争优势,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

(二)区域品牌优势不突出。我市“一村一品”村的主导农产品已获得“三品一标”认证或有注册商标的品种比例较低,这说明我市大部分农产品存在品质不高、规模不大、驰名品牌不多、地域特色不鲜明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快速提升,从而降低了市场认可度低和市场竞争力。

(三)粗精加工能力不充足。我市“一村一品”村中开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村有153个,其占比为31%,从企业加工的农产品来看,主要集中在对茶叶、高粱、辣椒和水稻的加工,而以畜禽为主导产品并有加工企业的村,更是屈指可数。另外,与龙头企业对接的“一村一品”村的比例较低,这说明我市农产品加工转换率仍然不高,这主要体现在蔬菜、水果和肉类加工转换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四)推销渠道利用不丰富。我市“一村一品”村中主导产业已开展网上销售的村有146个,其占比为29%,并且线上销售量的比例不高,说明互联网运用效率低、网络销售意识和能力比较弱,当前全市的农产品主要销售渠道仍然以传统的专业批发、零售市场为主。

四、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

对具备地方特色突出、经济带动能力强、促进贫困户增收作用显著的产业项目,如符合“一村一品”标准的特色种植产业项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现代农业标准园区建设项目、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和畜禽养殖产业等项目,设立相关的项目审批入库管理办法,并加强对已入库的项目的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以随时掌握我市“一村一品”村主导产业发展状况,为各级政府就农业生产、市场运行、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环境等方面制定近期和长期农业相关政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以确保这些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商标注册。

在当前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已成为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的有效途径。但是,“三品一标”中绿色和有机无公害认证解决的是安全问题,地理标志解决的是属地信任的问题,而这些只是形成农产品品牌的基础要素,在利用和发挥好这个基础要素作用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商标注册率,才能不断增强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商标注册率的提高,主要还是借力区域品牌的优势 ,比如我市的茶叶种植主要分布在湄潭县、凤冈县和正安县,这三县因茶叶品质优良而作为向全国供应原料茶的知名产地,虽然拥有遵义红、湄潭翠芽、凤冈富锌富硒有机茶和正安白茶等全国驰名商标,但这三县已注册的商标总数量却远远低于其茶叶生产企业、合作社、加工大户总数,平均来看两家茶叶加工生产主体才注册了一个商标。所以,从我市茶产业注册商标的数量来看,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只有商标的注册率越高,产生知名品牌的可能性才会越大,从而整体上才能促进我市茶叶生产者和经营者主动去解决提高农产品和服务质量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总之,我市的农产品商标注册率越高,进入大型电商平台和超市的机会才越多,由商标带来的产品附加值才会越高。当然,在注重提高商标注册率的同时,要引导经营主体在注册商标的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商标名称或图标形象,更要挖掘自己农产品在其品类细分资源中的优势和亮点,即在独特、创新、健康、质优和诚信这几方面多下功夫。

(三)促进农产品粗精加工企业的发展。

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对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农业现代不现代的关键标志之一。从我市“一村一品”村的加工企业的情况来看,主要还是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和加工产值少的问题,通过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建议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规划,打造加工基地。我市“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分布较广,对形成加工集群有一定影响。以现有的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作为支撑点,谋求做大加工集群,引导企业合理分工,即小企业搞粗加工,大中型企业搞精加工。同时,要引导企业要根据“一村一品”村主导农产品集中分布情况、周边市场分布情况和交通网络情况,合理布局,杜绝出现盲目发展、遍地开花、重复建设的现象。比如赤水市的石斛,小企业由于技术、设备、人员和资金的限制,可以按照大企业对初级原材料的产品标准进行初级加工,然后再由大企业收购进行精细加工和销售,这样形成一个生产、加工、销售有机产业链条,即更大程度促进农民收入,又保障了赤水石斛相关产品品质标准。二是扶持引进,打造本地产业龙头。要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和争取更多的大企业在我市投资兴办加工项目。建议出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政府意见,着力扶持一批本地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重点新项目。比如围绕遵义辣椒,除了扶持传统的加工油辣椒、泡椒、豆瓣酱、剁椒、辣椒酱、糊辣椒、干辣椒的本地优秀加工企业,县级政府更要把村镇作为对象引导创办以当地其它特色农产品搭配遵义辣椒开发生产新产品的加工企业,例如开发以桐梓方竹笋搭配虾子辣椒的油辣笋丝、笋条或是泡椒竹笋等遵义加工企业涉足不多的产品。当然这个思路也可以用于其它农产品,再比如围绕石斛,看能不能用石斛搭配红、绿茶或本地的某些中药材等,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突出“特+特”的叠加效应,促进企业转型以培育更多的根植于遵义的独有的能够抢占市场先机的“一村一品”产业。

(四)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丰富农产品销售渠道。

为拓宽“一村一品”村农产品销售渠道,必须在之前建立的农村电子商务网络的基础上继续寻求突破。突破的重点首先是积极培育专业性较强扎根农村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通过这些企业来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咨询、人员培训、技术支持、网店建设、品牌培育、品质控制、营销推广、物流规划和代理运营等专业化服务。其次是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进行网上分销,构建与实体市场互为支撑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社会大众参与交易,发挥好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对农产品线上交易高效衔接的作用,建议针对“一村一品”村的农产品开辟专门的网络销售空间和手机APP,并将我市的“一村一品”农产品的基本信息描述分品类地进行标注,如具体到村的生产者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外观图片、商标、品牌、单价、检验报告、认证证书、营养成分表、质量等级、产品批号、食用方法、适宜人群、致敏物质、食品安全指标及所在村的风土人情等内容(越详细越好),并且定期对所销售的同品类“一村一品”农产品的如销售量、营业成分、口感、品质和消费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排名,这有助于购买者更多地了解我市“一村一品”村的农产品,也有助于我市“一村一品”村在打造自己优势产业时,通过市场的反馈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不断促进我市“一村一品”产业的发展。最后是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加强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农业、供销、邮政各部门和单位及电商、快递企业等相关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的共享衔接,进一步发挥好邮政点多面广和普遍服务的优势,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基础设施网络,鼓励多站合一、资源共享,共同推动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同时建立完善农村公共仓储配送体系,重点支持老少边穷地区“一村一品”村的物流设施建设。

(五)以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载体提升“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速度。我市有500亩以上大坝252个,其中500—5000亩的大坝有222个,5000—1万亩的大坝有15个,1万亩以上的大坝有15个,这些大坝覆盖全市128个乡(镇)、557个村。按照省委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战略要求,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关于“五步工作法”和“八要素”要求,依托我市500亩以上大坝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纵深推进,结合我市“一村一品”村的特色、优势产业,借力我市500亩以上大坝相关政府补贴、金融扶持和产业发展基金、土地流转等惠农、扶贫政策和乡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努力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一村一品”村,促进我市有更多的“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

结束语

我市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海拔1000~1500米,位于全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全市平坝及河谷盆地面积占6.6%,丘陵占28.4%,山地占65.1%。山地和丘陵占地全市面积的93.5%。由于山地面积比重较大,土地零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市农业生产投入,限制了农业发展速度的快速提升。但是,“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气候使其具有发展特色优质、绿水安全农业的明显优势。所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遵义要立足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围绕建设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总体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市场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培育出更多根植于我市的享誉国内外的农产品,为我市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