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白毫茶富硒吗(凌云白毫茶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广西种茶历史悠久,分布较广,茶产业是广西九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产业发展优势明显。把广西茶区按地理分布分为桂西、桂南、桂中、桂东、桂北五个产茶区,对各茶区的地理环境优势,产业发展现状、特点、存在不足、优势进行分析,并针对广西茶产业现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茶产业;分区;现状 ;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S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3-0070-04
1广西茶产业区域分布状况
据有史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广西就有茶树栽培,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从陆羽《茶经》中记载,茶树岭南生福州、建州、韵州、象州……据考证“象州”指的就是广西象州茶区包括象州、武宣、金秀等县一带[1]。解放后,政府比较重视茶叶发展,成立了相应的茶叶科研机构,进行科研、推广、指导生产。广西茶产业经过发展,到2011年茶树种植区已扩大到60多个县市,种植面积已达66667hm2,形成了区域性发展,特色农业优势凸显。
1.1桂西茶区
桂西茶区从地理位置看,包括百色和河池两市茶产区。
1.1.1百色茶区地处属桂西,接壤云南省,植被丰富,土层深厚有机质高,年平均气温19―21℃,年均降雨量115 m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环境气候条件比较适合茶树生长。百色茶产区种茶历史悠久,以凌云、西林、乐业三县为主产茶县,品种有凌云白毫、福鼎大毫、福云6号等。庞月兰、林朝赐等报道,2010年百色茶区茶叶生产面积21980hm2,投产面积15393hm2,干毛茶产量8460t,产值2.09亿元,有机茶园面积680hm2,绿色茶园面积60hm2。有名的凌云白毫茶就盛产于百色凌云,该地区茶产品多次获得名优茶奖,茶叶品质好,茶产业发展水平较高。
1.1.2河池茶区处于广西西北,云贵高原南麓,早有茶史,地形地貌复杂,光、热、水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韦静峰、文兆明等调查报道,河池地区茶叶生产主要集中在罗城和南丹两县,茶园面积267hm2,干茶总产量135t,总产值500万元,主要品种有福鼎大白茶、福云6号等,茶叶品种少,茶叶发展空间大。
1.2桂中茶区
桂中茶区包括来宾、贵港、玉林、柳州市茶产区。该茶区地理跨度大,茶叶种植分布广,产量位居广西前列,主要以金秀为种茶中心,桂平、贵港、兴业、鹿寨、柳州市有一部分。
1.2.1来宾茶区主要以金秀县为主产茶县,象州、武宣有少量种植。主要栽培品种有福云六号、福鼎大毫、福鼎大白等。该茶区地处广西大瑶山区,海拔800―1200m之间,有着生产优质茶的自然环境。2011年金秀县茶叶种植面积1773hm2,覆盖9个乡镇45个行政村,茶青产量1957.5t,产值2349万元,干茶产量435t,产值3266万元。[2]该茶区为广西优势茶区。
1.2.2贵港、玉林茶区位于广西的中部,茶产区以桂平、贵港、玉林兴业为主,桂平西山茶、覃塘毛尖是中国名茶,兴业县富硒茶发展势头较强,前景看好。谭少波、杨春等调查报道,2010年贵港市茶园面积3075hm2,第3期诸葛天秋等:广西茶产业分布状况及发展建议总产量3006t,总产值2.9亿元,品种以福云六号、福鼎大毫、福鼎大白、福鼎种、福云595、云南大叶种等;玉林全市`有茶园面积1610hm2,茶叶总产量3245.2t,产值5.005亿元,种植品种有云南大叶种、鸠坑种、福云六号、福鼎大毫、福鼎大白等,主要生产名优绿茶为主。
1.2.3柳州茶区跨桂中和桂西北,桂中茶区以柳城、鹿寨县为主产区,茶产业发展较快。
1.3桂南茶区
桂南茶区从地理位置分布划分为南宁茶区、钦州和北海茶区。
1.3.1南宁茶区包括南宁市各区、县及崇左市。该茶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充足,具有发展亚热带特色农业的良好条件,茶树种植比较分散,且有全国花茶之都――横县。品种以本地南山白毛茶、福鼎种、福云6号等为代表,适合制作各茶类。苏孔武、卿燕等调查报道,2010年广西南山白毛茶茶业有限公司销售量89t,产值1208万元;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名优茶厂销售量60t,产值150万元;广西鹭垦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量96t,产值1026万元,其管理的基地产值4000万元。该茶区生产茉莉花茶占全国花茶产量70%以上,是全国茉莉花茶主产区。
1.3.2钦州和北海茶区属于广西沿海发展区,茶产业在其经济比重中较小,茶叶主要以灵山县为主。廖勤明、白先丽等调查报告该茶区共有茶园4818hm2,总产量6262t,产值1.7801亿元,主要品种为福云6号、灵山中小叶和云大种等,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是广西早春绿茶主产区。
1.4桂东茶区
桂东茶区包括梧州、贺州两个茶产区,位于广西东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为广西茶叶主产区。
1.4.1梧州茶区是泛珠三角与泛北部湾经济圈交汇点,丘陵广布,河谷纵横,高温多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复长冬短,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21.1℃,年均降雨量1503.6mm,无霜期350d。梧州以黑茶六堡称著,培育有中茶牌、茂圣牌,品种有六堡茶原生种,具有明显的茶产业竞争优势。
1.4.2贺州茶区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结合的南岭山系,五岭山脉的萌诸岭、都庞岭在贺州市境东北边缘,地貌以低、中丘陵山地为主,中亚热带,属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49h,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雨量1558mm,无霜期达320 d。贺州以绿茶为主,将军峰等品牌,昭平县2010年获得“中国名茶之乡” 。覃秀菊、邓慧群等调查报道,至2010年两市茶园面积12927hm2,茶叶产量12342t,总产值9.07亿。云南大叶种、福鼎大毫等,品种较多,茶叶品牌价值高,茶叶产值及效益较高,早春名优绿茶及大宗红茶,茶产业发展水平较高。
1.5桂北茶区
1.5.1桂林茶区地处广西北部,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 150 m,典型岩溶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9.3℃。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是广西茶叶种植最适宜地区之一。广西唯一的茶叶科研机构――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地处桂林市,对桂林市发展茶叶具有人才及科研优势,品种有福鼎大毫、福云6号等。何建栋、苏敏等调查报道,桂林茶区2010年茶叶种植面积1500hm2,产量1800t,产值8040万元,桂林市茶叶发展空间较大。
1.5.2柳州西北茶区柳州西北按地理列入桂北茶区,主要以三江县和融水县为主产茶区,这两个县地处桂西北高寒山区,平均海拔500―1600m,境内雨量充沛、寒暑分明,是生产高品质绿茶的极佳地区,品种有福云六号、福鼎大毫等品种。陈佳、赵莹婕等调查报道,柳州2010年茶园面积10133hm2,干茶产量6962t,产值4亿元,其中5 193.3hm2无公害茶园,333.3hm2有机茶园及正处于有机茶转换期, 该地区茶产业发展前景较好。2广西茶产业发展优势
2.1自然环境气候优势
好山好水产好茶,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广西成为全国知名的茶叶主产区。广西处于被称为中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云贵高原的边缘,跨北热带、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低纬度,境内河流纵横,地理环境比较复杂。雨量充沛,热量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多样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夏长冬短,属于亚热带气候,年均温在16―23℃之间。雨、热资源丰富,年降雨量在1,000―2,800mm之间,日均温点10℃,积温在5000―8300℃之间,雨热同季,较有利于茶树生长。
2.2产业发展优势
广西茶产业发展得到加强,形成了特色区域发展带。广西茶产业分布状况比较广泛,各个区都有,但以桂东、桂中、桂西北为主,桂东以昭平、苍梧为产业集中点,桂中以金秀、桂平、贵港为主,桂西以凌云为集中点,桂北以三江为集中点,形成了五个茶产业发展区域:桂东、桂南、桂西、桂中、桂北,各发展点逐步渐成以点带面,桂东以苍梧、昭平为发展点,主打产品以六堡茶、名优绿茶为主,六堡茶为地方特色强势发展。桂南以龙州、扶绥、灵山、横县为发展点,主要以早春绿茶、茉莉花茶为发展,茉莉花茶具有地方特色。桂中以金秀、桂平、贵港为发展点,主要优势是绿茶,该点有中国名茶西山茶、覃塘毛尖茶。桂西以凌云白毫茶为本茶区的发展强势产品。桂北以三江、桂林地区为发展点,该区以三江绿茶、桂林毛尖、漓江春等为强势产品。五个茶产区自成特色,互相促进,带动广西茶产业发展。
2.3品牌意识加强
由于环境气候都比较优越,茶叶品质较好,采摘时间比浙江、福建早半个月至1个月,适合发展早春茶,20世纪80年代至,是江浙一带茶商热捧的地方,广西成了他们的原料基地,广西茶叶售价低,茶农收益低,茶园标准化程度低,生产积极性不高。进入21世纪后,浙江、福建等东部茶区发展空间饱和,茶产业发展局势形成了东茶西移的局势,广西茶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逐渐培育一批优良地方品牌,以各优势茶区为中心,桂西有凌云浪伏,桂北有双桂牌,柳州有侗仙、盘王、布央、多耶楼等;桂东有中茶牌、茂圣牌六堡茶,昭平绿茶“将军峰”等;金秀也有多个品牌,这为广西茶产业走向部级品牌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广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3.1高技能人才少,研发能力不强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现有茶叶从业人员110万人,现以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为例,该所为省级茶叶科研机构,据该所2012年统计,高级职称13人(推广研究员2人),研究生6人,茶学专业研究生1人。院校茶叶专业人才培养上,只有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茶叶专业大专班,人才培养落后于浙江、福建、广东、云南等省份。可见,广西茶叶高技能人才较少,研发平台建设不足,产业发展较慢,研发能力跟不上沿海先进省份。
3.2知名品牌及名优产品少,品牌效益不高
广西由于其地理、气候等优势比较适宜茶叶生长。茶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以各优势茶区为中心,培育了一些品牌,但广西茶叶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还不够大。广西出产的名茶和优质茶,唐代就有吕仙茶、象州茶、容州竹茶。至20世纪90年代,全区传统名茶和新创名优茶已达30余种,有红茶、绿茶、黑茶、花茶等多种茶类,有红碎茶、六堡茶、西山茶、覃塘毛尖等等,名优茶虽多,但在市场上竞争力不高,无法和西湖龙井、大红袍、太平猴魁等名优茶相比,经济效益较低。
3.3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完善
广西茶叶茶类多,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对广西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很不利。这两年我国在食品上发生了很多不安全的事例,现今对食品安全已列入农业发展规划。由于一些茶叶生产企业和茶农只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正确使用农药和无机肥料,使茶叶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消费者的信心,而茶叶质量安全体系起步晚,有待尽快完善。
4广西茶产业发展建议
4.1政府重视加大投资力度,营造区域茶产业带
茶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茶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增加投入是我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政府要高度重视茶叶发展,应把茶叶纳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就业的整体战略进行规划部署。在投入方面,一是各级政府要扶持一批科研项目、重点基地和重点龙头企业;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吸引民间资金投入;三是要争取金融支持,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四是要鼓励、引导茶叶加工、经营企业和茶农努力增加投入。
根据我区茶叶区域布局状况,引导广西茶产业从优发展,使优势茶区脱颖而出,如桂东六堡茶区;桂北名优绿茶、桂花茶区;桂中红茶绿茶区;桂西名优绿茶区;桂南特种(茉莉花茶)茶区。积极发展地方特色茶,拓宽深加工路子,充分利用我区茶产业资源优势。
4.2强化科技支撑,提高产业竞争力
加大我区茶业科技创新投入,增强科技对产业的支撑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区茶产业发展的必要措施。加大茶树种质资源利用、重金属含量控制、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绿茶清洁连续化加工、茶叶现代化生产管理模式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力度;加快新品种选育,增强科技支撑后劲,提高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实施茶农培训工程,提高茶农科技素质和先进实用技术。以科技为动力,全面提高我区茶叶生产、加工等综合开发竞争力。
4.3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广西茶产业面积广,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茶企还极少,加大茶叶龙头企业培育已成为推动广西茶叶产业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任务,纵观五个茶叶发展区,形成了初步规模的有桂西茶区有浪伏有机茶业、顾式有机茶;桂南茶区的广西鹭垦茶叶公司、广西南山白毛茶公司;桂中茶区的柳州伏虎茶厂、金秀早春茶公司;桂东的梧州茶厂、昭平将军峰茶叶公司;桂北茶区的三江天池茶叶公司、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桂林漓江茶厂,这些茶企引领地方茶叶发展,只有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优胜劣汰,重组优化,培育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大品牌、建立大市场。
4.4合理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茶产品质量安全
广西虽然早有种植饮用茶树,但属于后起茶叶发展省份,是东茶西移的良好选地,广西茶产业在机遇和发展面前,依托地方生态优势,合理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名优茶生产,构建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等多茶类生产格局,增强广西茶产业竞争力。食品质量安全历来是广大消费者普遍重视的热点问题之一,茶叶是全球性的常规饮品,更应注重饮用安全,最好的方法是以标准化生产无公害茶和有机茶,通过政府对市场准入规定的硬性政策(QS认证市场准入),提高茶产品质量安全。
4.5弘扬茶文化,营造产业发展氛围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的故乡,多民族国家,民间留下不少珍贵茶文物。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多民族的茶事活动极丰富,形成了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近年来,随着旅游观光、休闲业发展,一批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旅游、观光茶园和休闲茶园以及各种档次茶楼茶馆应运而生。充分开发、利用茶文化资源,开展富有特色的茶文化活动,促进茶消费,促进茶业经济发展。一是要研究、挖掘、弘扬我区茶历史、茶文化。二是要突出特色,提高质量,讲求实效,推动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三是要充分运用载体,办好各类茶事活动。四是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茶文化、茶消费活动。
参考文献:
[1] 张明沛.广西名优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24.
[2] 樊荣华.广西金秀县做大茶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N].来宾日报,2012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