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富硒茶的诗句(恩施富硒茶文化的内涵有)

硒宝 01-23 18:07 71次浏览

樟树

宜红茶,是我国主要功夫红茶品种之一。宜红茶产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的湖北、湖南三市州(宜昌、恩施、常德)二十余县,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茶区。鹤峰县位于恩施州东南、武陵山东北部,比邻宜昌市五峰县、常德市石门县,县境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多山间小盆地。平均海拔1147米,属高山县。地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雨热同季,时空分布不均匀。雾多,蒸发小,湿度大,适合茶树生长。是宜红茶的源产地和主要产区。鹤峰在改土归流前属容美土司管辖,容美土司时期茶叶是唯一外销产品。鹤峰宜红茶始于十九世纪中叶,清末民初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快速发展。

一、容美土司时期茶叶发展为宜红茶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容美田氏土司自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至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归流,统治容美司930年。容美土司时期,鹤峰作为我国的传统老茶区历经千年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商贸经济主要围绕茶叶开展,茶叶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茶园面积达到万余亩,产量数十万斤。容美土司茶叶产业发展为宜红茶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容美土司是我国茶叶发源地之一,而且茶叶品质上乘。陆羽著《茶经》,在介绍茶的起源时说:“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在介绍茶叶品质时说:“山南,以峡州上。”峡州指宜昌、巴东、长阳、容美土司一带。茶叶是容美土司朝贡的主要贡品。《明史·食货·茶法》记载:明初,太祖令茶芽以进。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四川容美洞宣抚使田光宝子答谷什用等,赴朝贡方物(即地方土产),峒茶乃主要贡品。《鹤峰州志续修卷十三之容阳杂咏》诗句云:“土输茶作贡,农挽草分庄”。容美土司时期创制的绿茶就被列为宫廷上乘贡品,称为“容美贡茗”,是早期土司向皇帝进贡的珍品。据《鹤峰州志》记载:“容美贡茗,遍地生植,惟州后数株所产最佳。署前有七井,相去半里许,汲一井而诸井皆动,其水清冽甘美异常。离城五十里,土司分守,留驾神仙、陶溪茶园二处所产者,味极清腴,取泉水烹服,驱火除瘴,清心散气,去胀止烦,并解一切杂症”。朝贡的容美峒茶选材精良,制作精细,为绿茶上品,称为容美贡茗、容美茶。在清明时节前后,精心选用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的优质鲜叶作原料,经过摊青、杀青、揉捻、炒二青、理条整形、烘焙等工艺制作容美贡茗。日本全国茶叶理事会理事长松下智先生的《中国名茶之旅》中也有一段关于容美茶的记载。书中对鹤峰容美茶的地理环境,土壤气候,居住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茶叶的生产历史、茶叶的品质、制作工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肯定“容美茶”之所以有着独特品位,是因为当地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一种固有的制作方法。人们一直用“白鹤井的水,容美司的茶”这个传说来形容容美土司的茶好水好,茶水相融。

容美土司时期,茶叶在司内广为种植,产品除朝贡外以对外销售为主。据《长乐县志》:“邑属水浕、石梁、白溢等处,俱产茶。每於三月,有茶之家妇女大小俱出采茶。清明节采者,为雨前细茶,谷雨节采者,为谷雨细茶,並有白毛尖,萌勾亦曰茸勾等名,其余为粗茶。李焕春竹枝词:深山春暖吐萌牙,姊妹雨前试采茶,细叶莫争多与少,筐携落日共还家”。顾彩《容美纪游》中描写容美土司茶叶:“诸山产茶,利最溥,统名峒茶。上品者,每斤钱一贯,中品者楚省之所通用,亦曰湘潭茶。故茶客来往无虚日。茶客至,官给衣食,以客礼待,去则给引。”“客司中者,江、浙、秦、鲁人俱有,或以贸易至,或以技艺来,皆仰膳官厨。有岁久不愿去者,即分田授室愿为之臣,不敢复居客位”。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容美土司王鼓励外来客商到司内经销茶叶,免费提供路费和食宿,吸引了湖南、湖北、江苏、浙江、陕西、山东等多地的客商进入司内收茶,将食盐、棉布等物品运进司内销售,呈现出以茶叶贸易为主的商业繁荣景象。

二、鹤峰宜红茶的起源与发展

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后,容美土司被分为鹤峰州和五峰县。茶叶仍然是鹤峰的主要特产。容美茶、红罗茶、覃家台贡茶素负盛名,广为流传,吸引很多外地客商前来鹤峰经销茶叶。十八世纪中叶,鹤峰开始绿茶转红茶,红茶逐步得到发展壮大。

据《鹤峰州志》记载:“邑自丙子年(1876年)广商林子(紫)宸来州,采办红茶。泰和合谦慎安两号,设庄本城、五里坪,办运红茶,先后在鹤峰进行绿改红,载至汉口兑易,洋人称为高品”。清光绪二年(1876年),广商林紫宸来鹤峰生产加工红茶。建“英商泰和合”茶号,在主要茶区设分庄,收购毛红茶。在湖南省石门县泥市建精制厂,年产红茶万担,红茶包装上印制“宜红”商标。其主管卢次伦(广东香山县人)主要负责泥市泰和合茶号的生产经营。所制红茶,运汉口销售,外商视为高品,竞相购进。主要出口俄罗斯、英国、东欧、美国。清光绪年间,美国茶师到鹤峰考察,称“鹤峰红茶为上品,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浸汁程度较优”。被茶商多取为样品。英国人称鹤峰产红茶为“皇后茶”。自此,鹤峰茶叶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鹤峰宜红茶从加工技术上来看,来源于祁红。鹤峰自容美土司时期生产的茶叶主要是容美峒茶和容美贡茗,都属于绿茶,没有生产红茶的技术。广商林紫宸来鹤峰采办红茶,首先是转变茶农的生产观念,传授红茶的生产加工技术,花重金从安徽祁门请来茶师传授红茶初加工技术。祁门茶师来鹤峰后,林紫宸先让他们培训本地年轻人,然后择优留用大量人员为泰和合员工,负责到各茶区给茶农传授茶园管理、红茶初加工技术,让茶农在收益上得到实惠,从思想观念上接受红茶生产代替绿茶生产。在石门泥市建红茶精制厂也是从安徽祁门请来的技术人员长期驻厂指导把关,并负责培训本地技术人员。从工厂建设、机械选择、加工工艺、产品拼配、质量检测等环节均由高薪聘请的祁门技师带领的技术团队把关。由此可以看出,鹤峰宜红茶的加工技术、工艺流程与祁红是一脉相承,茶叶品质的差异仅仅因为原材料的产地不同而已。

民国三年(1914年),英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茶号生意大受影响。民国初年,各地帮会势力被各地拥兵自据者利用,很多成为无恶不作的土匪集团。四川的哥老会,借着革命的势力延伸到湘鄂边。桑植县哥老会头目田金彪多次率数百土匪抢掠“泰和合”茶号,广商林紫宸、卢次伦等人不堪其扰,1916年垄断鹤峰红茶42年的“泰和合”茶号关闭停业,广商们也撤回广东老家。鹤峰容美镇人张佐臣属于“泰和合”茶号主管之一,一直深受广商卢次伦信任和赏识,乘机低价盘得“泰和合”在鹤峰的全部设施,成立“圣记张永顺茶号”,年购销红茶15万斤左右。沿用“宜红”商标,将宜红茶销给俄罗斯、英国等外商。其间,五峰茶商“宫富泰”“泰和祥”“源泰”“易成生”“张同生”“忠信昌”等茶号在鹤峰主要产茶地设庄经营,到民国10年(1921),全县茶号、茶庄达到48家。

张佐臣凭借在“泰和合”掌握的茶叶经营之道,把茶号管理得井井有条。他聘请原“泰和合”管理人员郁天徐为账房总管、吴子聪为内务总管、洪哲人为销售经纪人,组建技术队伍指导茶农管理茶园和红茶初加工。为控制主要产茶区,在留驾司、北佳坪、茶园坡、五里坪、百顺桥、南渡江等地设立分庄,严格规定分庄收茶要依质论价,不准收茶人以停收、压价转手牟利。在茶农生产生活遇到困难,急需资金时,允许分庄根据情况给茶农预付定金,收茶时抵扣。为方便茶农,还开设小店,低价供应食盐等日常用品,免费提供茶水。用重金从安徽、江西请来制茶师傅,在鹤峰县城设宜红茶初制厂,初制后分转石门县的泥市和五峰县的渔洋关精制,然后自备船只运到汉口,直接销售给俄罗斯、英国等外国商人。张佐臣以其信息来源和销售渠道广,善于经营的优势,仅四、五年间就垄断了鹤峰茶叶市场,形成一家独大的格局。

恩施富硒茶的诗句(恩施富硒茶文化的内涵有)-硒宝网

1928-1933年,土地革命时期,张佐臣逃到外地。他在逃亡期间,仍然牵挂着宜红茶的发展。先后在石门、五峰等地继续生产加工宜红茶。民国17年(1928),张佐臣到湖南石门与卢次伦宜市“泰合和”留守人员吴锡斋、熊纯臣、刘嘉乃等人聚在一起,准备再次东山再起,继续宜红茶的生产。他们研究国际国内形势,北伐完成,全国南北统一,红茶市场看好,再次生产宜红茶时机成熟。经过协商,以张佐臣出资为主几个泰合和留守人员合作在石门县所市成立“鹤顺昌红茶号”,生产精制优质宜红茶五千多箱运汉口出口俄罗斯,获利颇丰。可惜后来石门所市制茶工厂遭受回禄之灾,制茶设备尽付之一炬。石门创业失败后,1932年,张佐臣到五峰县渔洋关与吴寿昌(吴林记)合作开办“同顺昌”茶庄,聘请江西技师樊高升为技术负责人,年产宜红茶800箱左右。1934年,国民政府恢复对鹤峰统治时,张佐臣又返回鹤峰,继续经营宜红茶。1938年,张佐臣赴武汉,欲与俄罗斯等外商挂钩,恢复宜红茶出口,后因日军进逼,终无所成。是年病逝于汉口,享年76岁。

鹤峰宜红茶通过宜红古茶道运出外销。《鹤峰县志》记载:“为方便集并调运,‘泰和合’在县城和五里坪设转运站,并出巨资维修,扩建太平镇至湖南石门县境长达300多公里的骡马大道,促进了湘鄂边境商品流通。土洋布匹,京广百货,源源输入,百工技艺,逐渐活跃。直至‘泰和合’倒闭。”广商撤走后,张佐臣的“圣记张永顺茶号”仍然通过宜红古茶道运出宜红茶,运进其他物资。每年出资维修容美镇经石龙洞、燕子坪、清湖、厢子溪、六耳庄至五峰湾潭接前往渔洋关的驮道和容美镇经朝上坡、张家坪、三里荒、东乡坪、茶店子、九拐溜、五里庙、南渡江、张家垭、大木坪、五里坪、青山坪、三路口、白果坪至南北镇接石门县的驮道,保障了进出鹤峰的物资运输通道畅通。出资修缮县内通往主要茶区的道路,确保生产资料和茶叶进出畅通。抗日战争时期沙市宜昌沦陷后,鹤峰宜红古茶道成为川东、湘西北商务交通要道。县境所属集镇因宜红古茶道商务兴盛一时,尤其以白果坪为甚,成为食盐、棉花、布匹的重要集散地,商户由原来的10户左右激增到300多户,以盐行、棉花行、布行、山货行、杂货铺、栈房、餐馆为主,市场活跃,人称“小汉口”。

在“泰和合”倒闭后,张佐臣继续将鹤峰宜红茶发扬光大,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张佐臣病逝汉口后,鹤峰茶叶产业进入低迷期。1941年,国民政府中国茶叶公司在五峰渔洋关和鹤峰留驾司设立五鹤茶厂,但因战乱生产量一直不大。据史料记载“本县茶叶为地方唯一外销货品,其产量在清末民初已达百万余斤。民国7年(公元1918年)以后,地方不靖,人民流离颠沛,不遑此种天产因乏人力之培养而一落千丈”。民国22年(公元1939年)降至5970担,民国38年(公元1949年)降至3047担。

三、宜红茶的发展带动鹤峰茶文化的繁荣

鹤峰茶叶从野生到人工栽培,从容美峒茶到宜红茶,茶叶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茶文化的发展。鹤峰现在很多地名都与茶有关,1982年《鹤峰土家族自治县地名志》中与茶有关的地名达到31个,如茶园乡、茶园村、茶园坡、茶子坡、茶庄坡、茶叶湾、茶店子村、野茶坪、杨家茶园、神仙茶园等等。地名是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约定俗成的文化产物,大量的以茶命名的地名存在,从一个侧面反映茶叶是当地的主要物产,同时也表明此地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因子。茶叶的生产和饮用,激发出很多文人的创作欲望,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茶文化佳作。容美土司田氏诗人开山鼻祖田九龄多次以茶为诗,如《新构茶墅》“自构白云居,玄津潄有余。幽人同月道,樵叟共烟墟。桑落秋宜酒,潮平夜可渔。紫书行处读,顿觉世情疏。”《寄茶墅作》“世路风波恶,沧浪水自清,白云供手钓,长岁乐躬耕。鸟听花间弄,人疑画里行。不知霞外客,若个得荣名。”《茶墅》:“年时落拓苦飘零,瀹茗闲翻陆羽经。霞外独尝忘世味,丛中深构避喧亭。旗枪布处枝枝翠,雀舌含时叶叶青。万事逡巡谁得料,但逢侑酒莫言醒”。顾彩在游历容美司时创作了《采茶歌》:“采茶去,去入云山最深处。年年常作采茶人,飞蓬双宾衣褴褛。采茶归去不自尝,妇姑烘焙终朝忙。须臾盛得青满筐,谁其贩者湖南商。好茶得入朱门里,瀹以清泉味香美。此时谁念采茶人,曾向深山憔悴死。采茶复采茶,不如去采花。采花虽得青钱少,插向鬓边使人好”。《容阳杂吟十四首》之七:“妇女携筐采峒茶,洞泉轻沸响缫车。湔裙湿透凌波袜,鬓畔还簪栀子花”。改土归流以后的文人墨客亦有诗文咏茶,如洪先绪《容阳竹枝词》“春山桃李烂如霞,女伴相招笑语哗。今日晴和天气好,阳坡去摘雨前茶。”部生耘《辛未岁刘邑侯编审户口作长句上之》中有“赤肩负茶复荷盐,辛苦佣保濡余沥”句。还有本地广为流传的劳动民歌《春茶花儿开》:“春茶花儿满山开,采茶的歌儿唱起来。你来唱来我来接,嫩芽发起大家采,采茶的好歌唱起来”。

容美土司在长期的待客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茶礼仪,后人把数百年前容美土司时期开始形成的土家独特的茶文化习俗加以整理,集合在一起展示,形成了“土家四道茶”的礼仪,分别是白鹤茶、泡米茶、油茶汤和鸡蛋茶。“土家四道茶”的礼仪成为款待远方贵宾的最高礼节。这种礼仪是用古色古香陶瓷茶具、红漆雕花茶盘向客人敬茶,每次敬茶的内容不同,共敬四次,称为“四道茶”。敬茶者为未婚少女或者少妇,她们在客人中间穿梭献茶,且歌且舞,客人坐着边品茶,边听歌看舞。第一道茶叫“白鹤茶”。相传用白鹤井的水冲泡容美司的茶,茶水汤色嫩绿明亮,茶叶成垛,上下沉浮,似白鹤展翅飞翔,滋味醇厚鲜爽,栗香持久,回味甘甜。佳客临门,敬上这杯“白鹤茶”以洗尘解渴。这是土家族招待贵客必备礼节,土家姑娘敬茶前还要唱茶歌向客人问候:“红漆椅子拖两把,叫声哥哥你坐下,我到灶屋去烧茶,灶前灶后打一转,红漆茶盘放花碗,奴家亲手端上前……”第二道茶叫“泡儿茶”。先盛一碗糯米做的炒米花,再加红糖,冲开水,让客人吃了这碗茶稍稍压饥。第三道茶叫“油茶汤”。用花生米、核桃仁、芝麻、板栗、嫩苞米等,在香油中炸脆,同茶叶一起放入碗中,加开水冲泡。碗面绿叶漂浮,碗底卧香藏鲜。让客人享用后感受到自己的尊贵。第四道茶叫“鸡蛋茶”,也称为“拜茶”,一般是土家婚礼中孝敬至亲长辈的一道茶,是最高级别的待客礼俗。“拜茶”的习俗是:婚庆之夜,由婚庆执事请新郎家长辈到堂屋按辈分高低就座,再由新郎向新娘一一介绍,然后新娘把“鸡蛋茶”亲手献给各位长辈,长辈吃完后要在碗中放“茶钱”,以表示关怀和祝贺。

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广商林紫宸、卢次伦来到鹤峰发展红茶,也带动了鹤峰经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他们在生产经营宜红茶赚钱后,除出巨资维修通往五峰渔洋关和湖南石门的驮道外,出钱办教育和文艺团体,使鹤峰与山外的经贸交流、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民众整体素质有很大提升。“泰和合”倒闭后,本县茶商张佐臣在继续做好宜红茶产业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教育,经常出资兴办教育,鼓励茶农后代多学文化。对成绩优异的青年给予特别资助,如他发现五里三路口的青年人龚明珠聪慧、成绩好,出资让其到英国留学,学成后帮其在武汉经营管理宜红茶业务。他出资支持柳子戏、满堂音等地方戏种发展,用茶农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传播忠孝礼义仁智信,繁荣了地方文化。

四、新中国成立后鹤峰以宜红茶为主的茶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1949年11月鹤峰全境解放,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建设,茶叶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1950年2月,中国茶叶公司中南分公司派人来鹤峰经营“宜红茶”,发放茶叶无息实物贷款包谷30万斤。茶区农民重垦荒芜的茶园,茶叶生产开始复苏,茶园面积由1949年的1.48万亩增加到1953年1.82万亩,宜红茶产量由1949年的30.74万斤增加到1952年的89.65万斤。1965年茶园面积达到3.6万亩,宜红茶产量95.48万斤。1966年,鹤峰被定为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1985年茶园面积6.3万亩,宜红茶产量258万斤。1992年,鹤峰县人平茶叶面积、茶叶总产量、产值等六项指标跃居全省首位,被评为“湖北茶叶第一县”。1994年被农业部、财政部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天然富硒茶基地地区。1995年全县茶叶面积过10万亩,产值达3000万元,已成为当时农民增收的第一支柱产业。

新中国成立后,鹤峰“宜红茶”功夫红茶出口量一直居全省首位。主要出口到前苏联、英国、美国及东欧地区。1960年出口16.8万斤,1980年达到217.5万斤。后来随着市场放开,绿茶生产量逐渐加大,宜红茶出口量有所下降,1985年出口量118.5万斤。后来出口茶不仅是宜红茶了,种类扩展到绿茶、珠茶、黑茶等,出口量逐年增加,出口地区扩展到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

1952年以前,鹤峰茶园完全是丛植,栽培方式无一定规格,多与粮食间作。1953年开始在国营走马茶场试验营造等高条植茶园,平均单产比丛植茶园提高一倍,后来逐步向全县推广。1975年起,鹤峰就开始学习贵州湄潭县,积极发展密植速成茶园。密植速成茶园具有“头年种,二年管,三年过百斤,四年创高产”的经济效益。1979年,全县四级干部大会号召大力推广应用密植速成茶园栽培技术,从此密植速成茶园建设在全县迅速推广,成为本县提高茶叶生产水平的一项重大措施,到1985年全县全面普及密植速成茶园。

鹤峰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大力推广茶树良种,实行绿色生态栽培技术,改进加工工艺,打造茶叶品牌,建成了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和全国茶叶出口创汇示范基地,正在创建全国首个全域有机茶叶基地县。2016年建成茶园35万亩,生产绿茶、红茶、黑茶等多类茶产品,年产量2.65万吨,产值25亿元,外贸出口9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