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黄山富硒茶基地(黄山富硒村旅游攻略)
金秋长安,在无边落木的萧萧声中,一片来自秦岭南麓的茶叶,舒展了她春天的初鸣!
静美丹江,在长虹卧波的殷殷情里,一个生于汉水怀抱的品牌,展开了她该有的光荣!
10月31日,古都西安。
在西安茶业博览会上, 一个仙鹿衔来的茶树种子,在秦岭南麓地灵人杰千年的孕育后,在汉水丹江物华天宝的滋养下,在国盛茶兴的灵魂呼唤下,化作一个灵动的名字——“商南鹿茗”,破茧而生!
和君蒋同在发布会上做主题演讲。
“商南鹿茗”是“秦岭之珍”!
大秦岭作为中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既是一条自然分野之线,又是一处物华天宝的凝聚之地。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秦岭南麓,从西到东的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贡献了“汉中仙毫”、“紫阳富硒茶”多个知名品牌。只有商洛尚逊一筹!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整个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和泾阳四个产茶区域,“汉中仙毫”、“紫阳富硒茶”、“泾阳茯茶”三个公用品牌早已名扬天下。只有商洛正在追赶!
如今,随着“商南鹿茗”共用品牌的发布——
商洛之商南县的“商南鹿茗”,将书写陕西茶产业的品牌新格局!
商南之“商南鹿茗”,将刷新人们对“秦岭之珍”的认识新高度!
大秦岭作为横亘在中国地理核心、疆域腹地的自然物种宝库,孕育了珍稀的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国宝。同样,观之汤如露、闻之香如兰、品之味如醴的“商南鹿茗”也是大秦岭的宁馨儿!大秦岭茶中的贵族!
虽然在产业发展历史中,商南茶缺乏先声夺人的知名度,但在商南县委、县政府凝心聚气发展茶产业,上下同心拓展茶事业的今天,“商南鹿茗”所固有的“秦岭之珍”本色,必将发扬广大,遐迩闻名!
“商南鹿茗”“秦岭之珍”的本色体现在“三高”与“三贵”——
高纬度——北纬33度,气温低,虫害少。高海拔——秦岭,生长周期长,营养积累实。高矿物质——片麻岩,利于矿物质吸收。
“三贵”是由“三高”衍生出来的商南茶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
身份高贵——产自中华龙脉大秦岭,大秦岭是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珍稀国宝的家园。血统高贵——始于仙鹿衔茶,兴于易学宗师邵雍青山书院讲学,发展于当代茶学大家张淑珍。气质高贵——观之汤如露、闻之香如兰、品之味如醴。
业界有言:“三高”得一可出上等茶,如:十大名茶中黄山毛峰属于海拔高,西湖龙井茶土壤多石英砂属于高矿物质,闻名北方的崂山绿茶属于高纬度茶。
商南兼具“三高”,是商南茶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由此可知“商南鹿茗”家底很厚、资源独有!
“商南鹿茗”是“汉水之心”!
汉水很低调
与大秦岭作伴的还有一条被我们远远低估的大河——汉水!
文化学者余秋雨曾经写过《抱憾山西》,表达了他个人对山西文化和历史的敬意!
其实,我们需要写一篇《抱憾汉水》——先有汉水,后有汉朝,接着才有“汉民族”“汉文化”……诸多命名。汉水给我们民族提供了今天通行于世界的名字和文化底色,我们有《话说长江》《话说黄河》《话说运河》,但独独没有《话说汉水》!
汉水入长江,造就了武汉。
今天,这个文化上的认识缺憾可以得到一些弥补了!
“商南鹿茗”是汉水最大的支流丹江孕育的茶中之珍,她能够完美地演绎“汉水之心”!
“汉水之心”是什么?
是悠久而博大的沉静之心——商南县别称“鹿城”,商南茶始于仙鹿衔茶、在商南落地生根、分枝散叶、日渐繁茂,但她不急不躁,也不孤芳自赏,而是与天地共息、与时代俱进!
“汉水之心”是什么?
是蓬勃而勇猛的奉献之心——从商圣范蠡运筹于商造福于民、汉朝商山四皓功成有我而不必在我,到宋代邵雍青山书院授徒传学,再到商洛红色文化哺育后人精神家园、丹江水“南水北调”服务华北数亿人民,丹江和汉水蕴含的“奉献精神”,也一定赋予了“商南鹿茗”别样的情怀!
丹江水库
“商南鹿茗”是“国茶之新”!
秦岭为卧,丹江为池,商南鹿茗,“国茶之新”!
商南茶产业历史悠久、资源禀赋优异,但真正得到产业化发展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60年代。
在那个“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年代,伟人发出的“南茶北引”号召,拓展了茶的疆域。除了“南茶北引”最著名的落户地山东半岛胶州湾,还有一处“南茶北引”的奇迹之地——商南;
还有一个创造“南茶北引”非凡成绩的非凡之人——张淑珍!
1937年,张淑珍出生于河南太康。经历过日寇侵略、一岁丧父、举家讨饭的张淑珍,对新中国充满热爱之情、建设激情!
1961年,从西北农业学院林学系毕业的张淑珍分配到陕西,她解决留在省城,要求到艰苦的商南县林业站,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她和自己的恋人选中了“南茶北引”这根硬骨头!
经过多年刻苦攻关,1967年,张淑珍终于在商南获得苗圃作南茶北引成功。把中国茶的北疆从教科书上的北纬33度上限,又向北推进了300多公里。
1970年,商南县茶园发展到2.7万亩。1975年,张淑珍领导的茶场首次向国家缴售商品茶250公斤,接续着“仙鹿衔茶”的美丽传说,创造了新中国商南产茶的历史开篇。
在张淑珍的带领下,商南茶产业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茶园由一季采变为春、夏、秋三季采;引进龙井、铁观音、安吉白等名贵茶苗,为今后的商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商南茶已形成炒青、泉茗、仙茗、乌龙等四大类30个系列。卷曲形绿茶的工艺在全国领先。“商南茶”先后获的陕西省优质产品奖、“中国西部名茶”《陆羽杯》奖。“商南富硒茶”和“商南珍眉茶”,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经历过中年丧夫、晚年患癌的张淑珍,硬是把一切艰难苦厄都踩在了脚下,成为商南茶产业一面呼啦啦飘扬的旗帜!
这次在西安茶博会亮相登场的“商南鹿茗”,就是在以张淑珍为代表的商南县建国以来数代茶人奋斗成果的基础上,一次新时代的再出发!
“商南鹿茗”继承了新中国商南茶产业发展的历史积淀和光荣传统!是在新中国商南茶50多年新发展、新成就基础上的新起点!
“商南鹿茗”能否成为“明日之星”?
“商南鹿茗”继承“国茶之新”,要做“明日之星”!
党的十八大以来,商南县委、县政府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商南“一心三带五协同”规划布局,为茶产业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树立“优质、绿色、环保、健康”的商南茶形象,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科学化布局、园区化建设、清洁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转型升级示范,扩大基地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打造知名品牌,壮大龙头企业,发挥文化优势,扶持重点环节和重大项目,强化政策支持,不断提升茶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奋力实现商南茶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悉,近年来,商南县采取四大举措,使商南茶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为实现后来居上积蓄了巨大的能量!
加快标准化茶叶基地建设,做好茶叶生产技术服务,促农增收助脱贫。2019年商南县新建茶园10000亩,改造低产茶园10000亩,培育丰产茶园10000亩。截止目前,全县共建茶园25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茶”,年产茶叶5800吨,产值达9.2亿元,带动8900贫困户24000人稳定增收,茶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实现脱贫摘帽的重要保障。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扩大扩大商南茶影响。针对商南茶叶中小型企业多,茶叶品种多、品牌多,但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少、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研究制定了“竞争战略产业整合品牌营销 ”战略,力争把“商南茶”打造成与“洛川苹果”“富平羊乳”“关中猕猴桃”“西凤酒”相媲美的陕西名片。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商南茶叶知名度。按照“出陕西,走丝路”的营销定位,大力拓展市场,扩大商南茶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区城公用品牌、企业知名品牌影响力,积极开发红茶、青茶、黑茶、老白茶等产品,让夏、秋季茶叶也变成大宗优质商品,促使商南茶由商洛的“礼品茶”变成商品茶。
狠抓茶旅融合发展,新建一批茶旅观光园,开发一批茶文化产品,引导茶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科普、养生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综合效益。狠抓营销网络建设,策划系列茶事、茶艺活动,搭建互联网公共营销服务平台,商南茶电商年销售突破3000万元,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
如今,已进入“全国茶叶百强县”行列的商南茶产业,产品多次获全国金奖,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机等认证,具备了冲击一线品牌、释放产业效能、增进经济社会福祉的现实条件!
业内专家指出:“商南鹿茗”区域公用品牌的诞生与发布,是商南人站在新时代,展现新思路,擘画新发展的创新、突破之举!
“商南鹿茗”品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商南茶跨越式发展的营销枢纽、品牌抓手、价值凝聚和文化呈现!也必将为陕西茶产业更大的格局输入新变量、新动能!为中国茶产业大家庭中增添动人的亮色!
“商南鹿茗”能成为中国茶的“明日之星”吗?
我们静心期待!
logo释义
★“鹿城”是商南别称,商南茶始于仙鹿衔茶
★鹿在传统文化中寓意美丽、健康、高贵
★《诗经·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鸣”与“鹿茗”谐音,意境优美
★以动物命名的品牌传播性强,如“太平猴魁”、“捷豹”、“蚂蚁金服”、“天猫超市”
★鹿隐茶丛中,体现了商南鹿茗独一无二的绝佳生长环境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