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富硒产品(两会期间富硒产品)

硒宝 01-19 18:06 72次浏览

2021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全国两会期间,社会各界再次聚焦党和国家的改革发展大计,其中关于农业和三农的热点提案引起了多方重视。两会围绕乡村振兴、科技兴农、农民增收等一系列热点问题,从政府到地方,从乡村到企业,汇集了各方声音。其中,对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的呼声尤为强烈。以下是两会中,关于农业行业的部分提案及热点内容,内容为摘选,更多内容请查阅官方报道。

唐仁健

农业农村部部长

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行动计划,打赢种业翻身仗

两会期间富硒产品(两会期间富硒产品)-硒宝网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两会”的部长通道上表示,在确保粮食安全上,我们的种子在很大程度上国内能够满足,外资企业和外国进口的种子分别占比不到3%和1%,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现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打种业翻身仗的行动计划。

高向秋

加快农业现代化 助力乡村振兴

国家相关部门需明确发展富硒农业的指导思想、发展富硒农业的目标、富硒农业发展的地位,以及推动富硒农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同时,把富硒产业发展纳入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富硒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安排全国富硒产业发展,重新高起点定位富硒产业。

她建议,由国家管理部门召集各富硒产业开发方面的专家、学者及各省市富硒产业相关人员,经过调研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富硒产品国家标准和产品开发准则,指导各省市和团体组织制定富硒产品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富硒资源不是用之不竭的,富硒资源的保护也应与富硒产业发展同步开展。国家把富硒资源保护纳入扶持项目库,给予富硒产业开发省、市项目、资金支持。”此外,高向秋说,应从国家层面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富硒产品市场监管体系,推动全国富硒产业健康、有序、持久发展。

魏后凯

当前乡村产业支撑不足,下一步要突出特色发展

魏后凯认为,当前乡村产业发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乡村产业支撑不足;二是产业出现低质同构化趋势,同时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存在耕地“非粮化”倾向。

魏后凯指出,乡村产业发展可从三方面出发,一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特色,根据村庄的资源禀赋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尤其是要用工业化的理念、方法、技术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业跟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三是运用更新的技术、模式和销售方式。由此建立一个真正的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使得我们的乡村具有产业支撑,从而为农民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谈及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魏后凯指出,一是通过城镇化减少分母,农村人口减少了,剩下的农村人口发展机会就多了,有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发展方式转变;二是从分子角度来看,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农村内生的发展活力,促进本地产业的发展,从而拓宽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多元化的农民增收渠道。

此外,魏后凯强调,要消解对资本下乡的认识误区,资本下乡可以带来先进的理念,但是对资本下乡,既要引导又要约束,既要激励又要规范。

孙斌

乡村振兴面临人才、资本问题

孙斌表示,电商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直通车,但在具体运营和对接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我们的想法是平台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一个企业+平台+消费的运营模式,从而带来三方共赢。”孙斌说,这样既解决了农村及企业运营平台人才匮乏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运营费用,让消费者享受到实惠的、好的农产品。

孙斌表示,政府需要建立一个用人机制降低乡镇及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门槛,让真正愿意投身农业、真正能够从事农业的人才进来。同时鼓励一些本地人才或退伍军人返乡发展。

谈及资本下乡时,孙斌表示,很多资本想进入农业,但由于不懂农业,且农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既想投,又有些不敢投。

在他看来,一方面最好是资本进入之后有一定的市场渠道;另一方面,集体经济发展对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很关键;此外,还要注重领导班子的搭建。

孙斌强调,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把利益机制分配好。“资本进来之后不能把农民和产业这一端弱化,绝对不是资本来控制农业产业体系发展,而是要融合进来,大家共同来发展,从而把产业体系构建得更好,链拴得更严密更结实。”

高红冰

新基建将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高红冰表示,电子商务在帮助农村的农产品、手工艺品和加工品的销售方面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把农村的产品种植、生产、加工的供给,与城市或者说全国的消费者进行对接,产生了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量空间。

高红冰用“淘宝村”的经验来举例。最初农村有一些农民率先在淘宝开店卖得好,周边邻居就跟着学,后来形成整个村的农民都在开淘宝店的现象,形成“淘宝村”。这就是电商销售模式在农村扩散的过程。高红冰提出了一组数据,2020年,全国有5425个淘宝村、1756个淘宝镇,这些淘宝村和淘宝镇在阿里平台的销售额突破1万亿,店铺296万个,带动直接就业机会828万个,成为中国农村就业新动力。他还透露了另一个数据,过去8年,阿里巴巴平台助农销售农产品1万亿。

“农村卖到城市的1万亿,与城市卖给城市的1万亿相比,对农村人口的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作用是非常不一样的。这一模式提供了一种长期脱贫力量。”高红冰称。

高红冰表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利用电商品牌力量,来帮助农村持续成长商业能力。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做数字化的消费和零售,对接数字化的供给,进而形成一个全国的数字化新基建系统,来推动数字化乡村振兴的发展。他认为,新老基建融合形成的“乡村新基建”也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他提出,从阿里的实践来看,农村电商在脱贫攻坚和帮助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作用,背后主要是“乡村新基建”的两大板块在支撑,既包括销售端,也包括生产端。

王守聪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助推农业现代化

经过74年的开发建设,北大荒建设成了我国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大型国有农场群。近年来,科技的创新和农技农艺的推广为北大荒发展智慧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北大荒集团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6.28%,高出全国17个百分点,智能育种、精量点播、叶龄管理、变量施肥、卫星导航、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农情监测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王守聪代表建议:

一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实施一批智慧农业重大项目工程,加强智慧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总结经验,建立可复制、可推广模式。

二是相关部门类比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智慧农业技术产品和应用主体给予政策性补贴。

三是加大技术标准建设力度,快速建立包括数据标准、产品标准、市场准入标准等团体标准,并积极推动国家和行业标准建设,建立国家和行业认可的第三方产品、技术检测平台。

四是政府部门加强农业数据的收集和整合,并在一定范围内开放相关数据,建立共享机制。

五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引导教育机构在高校研究生课程中开设智慧农业相关课程;鼓励信息领域人才进入农业领域开展相关科学研究与应用推广;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建设懂技术会操作的智慧农业推广队伍。

赵雨森

发展智慧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升级

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智慧农业发展战略地位,以政策杠杆撬动效益农业,强化投入保障,建立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运营的参与机制,将国家公益性补贴和市场化运作有效结合,完善多元投融资渠道机制。

二是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完善资源数据库,形成多部门联动、一站式服务模式,利用大型电子商务公司以及云计算,构建农产品多元化信息与交易平台。

三是以优势农产品期货交易平台为基础,结合土地流转、农业信贷、保险、融资租赁、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智慧农业金融服务,建立国家级智慧农业土地金融中心,打造土地流转和优势农产品金融服务中心。

四是建立国家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以智能服务、生态农产品全产业链订单式管理、旅游、三产融合为盈利模式,实现耕种作业精准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和产业发展现代化示范。

五是在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内,以智慧农业研究院等为建设项目,引入国际国内智慧农业专家和人才,建设国家级智慧农业产学研一体化基地,为智慧农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马化腾

引导互联网科技与智慧农业“同频共振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代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即将召开的2021年全国人代会上,他拟提交多份书面建议,涉及乡村振兴、数字治理、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保等领域。

据悉,今年,马化腾在《关于积极利用数字科技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共享发展的建议》中提到,调查显示,没有特色产业、缺乏人才,是农村网民认为目前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网民对互联网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诉求迫切,超过九成网民希望尽快在农村推广互联网技术。而在农村数字化方面,农业生产设施、医疗设施、公共基础生活设施等,是农村网民最希望得到智能化改进的方面。

同时,马化腾建议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针对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和乡村治理基层骨干,加强农业科技、电子商务等新型农业技能培训;在乡村公共服务和应急管理的“数字化”领域,系统化推广政务公开、便民服务、乡村特色等平台;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等。

沈南鹏

支持农业电商构建供应链

在三农问题上,沈南鹏建议如下:

一、引导电商企业发展农业业务,推进县域电商服务站建设

第一,发挥农业、商务部门牵线搭桥作用,组织、引导电商企业,以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专项对接等加强农业业务建设,扩大线上农产品合作销售;

第二,地方财政对电商铺设乡镇、村级电商服务站,按覆盖率梯度补贴

二、支持开发地方特色优质品种并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促进本土种源保护和良种选育

第一,建立濒危、地方品种育种保护区,借鉴国外“社区支持农业”(CSA)方法,农户种植特色地方品种农产品,政府支持地方品种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电商负责产销对接;

第二,设立专项,支持科研院所、种企、电商共建商业化育种中心,改良濒危、地方品种,电商以消费数据辅助良种选育项目决策,加速选育消费端喜爱、种植端高效的突破性新品种。

三、支持参与农产品种植标准制定,利用大数据促进耕地用养平衡

第一,发挥电商市场信息优势,支持电商龙头和地方农科院联合发起农产品地方标准的制定申报,引导农户展开种植标准化改造,推进基于消费需求拉动的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第二,依托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探索共享涉农公共信息(土壤、气候、光照等)和电商农产品信息(特色品类、成熟周期等),集成环境采集、灾虫预警、水肥药一体等应用,提高耕地利用水平,保障农产品安全。

四、支持智能化适农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推广节本高效农业“工具箱”

第一,支持电商联合农业科技公司申请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加速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物联网相关设备农业应用的试验鉴定,适时商请农业部和财政部将其纳入国家农机产品购置补贴范围;

第二,鼓励市县农业推广机构与电商合作,试验推广适用小农生产的低成本检测、探测、微型农机等手持设备,用智能手段提升农业种植效率和效益。

杨国强

聚焦乡村振兴、海外大农业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代表带来了四份提案,分别为《关于发展职业教育巩固脱贫成果的提案》、《关于积极布局海外大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的提案》、《关于加快研发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案》以及《关于提升农产品全产业链水平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提案》。

在《关于提升农产品全产业链水平,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提案》中,杨国强表示,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续工作重心将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而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近年来我国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农村地区产业门类不全、规模不大、品牌效益不强,再加上缺乏城乡流通的桥梁,导致农产品“出村进城”困难,农村产业发展亟需加强引导和扶持。

在《关于积极布局海外大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的提案》中,杨国强称,现阶段,国内土地资源有限,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广阔的可耕土地,蕴藏着巨大的农业发展潜力。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中国农业企业完全有能力率先“走出去”,大力拓展国外农业投资市场,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俞学文

建议提升农业“最先一公里”数字化

浙江省武义县青坑村村委会主任俞学文代表,履职10多年来一直关注“三农”问题。作为农民致富带头人,他今年建议提升农业“最先一公里”数字化水平,打通产供销通路。

通过长期调研,俞学文发现中国农业面临产业结构不稳定、产销不对接和品牌化缺失等难题,“很多时候,种植户面临今年种了很多但明年卖不出去的情况,产能过剩,没有品牌,好产品卖不上价格,急需要借助电商平台发挥优势,打通产供销通路、建设农业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他建议加快农业产供销数字化转型,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平台和新零售企业,通过线上、线下专区多渠道拓展农产品销售,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地区开展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标准化建设,鼓励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建立产业共同体。

张近东

聚焦乡村商业消费升级、赋能农村小微零售商、农村电商培训

2021年“两会”,张近东的提案均围绕“三农”展开,并针对农村零售、农村电商提出了建议。

提案1:将品质升级、体验升级作为乡村商业消费升级的主要方向

张近东建议将品质升级、体验升级作为乡村商业消费升级的主要方向,发挥有线上线下融合成功经验的大型零售实体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通过对农村小微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引领带动农村消费品质升级,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提案2:建议政府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方式推动农村小微零售

张近东表示,释放农村消费活力,最为高效便捷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现有农村零售资源,通过线上线下融合赋能,帮助农村实体小微零售商转型升级,让农村居民有机会就近买到物美价廉的正宗商品,“建议政府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方式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经验的大型实体零售企业通过成熟的数字化赋能,对农村小微零售商进行全方位赋能。”

提案3:加快农村电商人才培训

张近东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统筹规划,把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作为系统工程,建立由政府、高校、电商企业联动的电商人才培训模式,由政府来顶层设计,高校提供相应智力支持,掌握线上线下融合实践经验的大型零售企业进行实战培训,快速有效地培养出与实际应用“零距离”,与就业岗位“零适应期”的智慧零售“双零人才”,为再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村实体零售夯实人才基础。

万连步

全面推广生态种植

2021年,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带来了三份涉农建议,这三份建议围绕同一个主题——农业绿色发展,涉及突破磷石膏利用世界级难题、药肥跨界技术创新和生态种植模式推广等。

万连步建议,依靠肥料、农药等的大量投入实现高产的种植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要求,“十四五”时期,全面推广以“三减三提升”为核心的生态种植模式正当其时。

据介绍,“三减三提升”生态种植通过应用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增效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药肥等新型绿色投入品,以及套餐式高效应用技术,实现机械施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药肥一体化,达到减肥、减药、节水和耕地质量提升、作物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提升,最终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冷友斌

加快建立乳制品行业供应链安全保障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也作出了两会提案,提案的内容主要围绕尽快建立儿童早期发展社会支持体系以及关于建立乳制品行业供应链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的基础信息梳理两项内容展开。

冷友斌提及,儿童早期发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命运,也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看到的社会现状是,在全社会尚未形成重视儿童发展的良好氛围。针对0-3岁儿童的早期发展尚未形成综合性的干预策略,对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性等综合发展关注不够,农村和脱贫地区的儿童早期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因此需要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引导全社会更加关注儿童早期发展,建立儿童早期发展社会支持体系。

“乳制品行业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存在很大隐患,奶源进口依赖度高,乳清粉、乳铁蛋白等原材料自给率有待提高,优质饲草饲料进口依赖程度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快建立健全乳制品行业,乃至整个食品行业的供应链安全保障体系。”冷友斌表示。

余留芬

创新农村基层组织福利待遇机制,推进本村人才留村发展建设村级事业

余留芬表示,留住本地人才非常重要。而对于如何留住本地人才,她介绍了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对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做出成绩的积极群众,开展乡村振兴相关的一系列培训,包括技术、文化、管理等各个方面,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发挥乡村独有的优势和特点,提升村民发展空间。要给愿意留在村里开展乡村事业的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让其不仅想做事,还能做成事。要以生态旅游、生态康养、养殖种植等特色产业为基础,加大扶持和投入力度。以岩博村为例,当地以人民小酒作为龙头产业,在经济循环过程中不断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带动当地居民就业致富。

三是改造人居环境,真正让乡村能够留住人,留好人。在前期脱贫攻坚工作中,乡村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下一步,我们需再加大投入,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只有环境好了,才能留下一些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才,为自己的家乡发展做贡献。

周绍军

建强村级班子助推乡村振兴

周绍军认为,茶产业是农业当中风险低、用工多、持续时间长、产品多样化的一个产业。“获省级示范园区以来,8个村的父老乡亲们在茶产业上逐年增收。我通过代表平台向专家学习,进行市场调研,发现茶产业若实现高质量发展,可达亩产7000至15000元的增收,但这需要科技进入园区持续支撑才能实现。”

结合实际,周绍军提出建议,一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行业性的专家进入联村党委,建强村级班子,帮助培养职业农民,把关产品标准,实现多元化和深加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二是建议把园区从省级示范园区在“十四五”期间申报成为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三是建议出台动员综合性的民生宣传员进入村级班子的政策,改善目前村级班子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在乡村振兴中把党的政策宣传好、落实好。

高春艳

将黑龙江省纳入国家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

作为长期工作在基层农业战线的全国人大代表,高春艳认为,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黑土地资源大省,必须扛起黑土地保护责任,为“藏粮于地”奠定良好基础,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高春艳建议,应将黑龙江省纳入国家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在现有14个(含1个农场)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县的基础上,将剩余54个县(市、区)全部纳入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整建制推进项目范围。

高春艳说,秸秆还田是实现取之于田还之于田,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她建议,国家应支持秸秆还田利用,对秸秆还田作业给予一定补贴。

高春艳还建议国家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力度,按照粮食产量定补贴,实现粮食产能再提升,充分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为粮食安全提供政策支撑。

卢庆国

鼓励支持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要求,健康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保健食品行业是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快速发展,人们对保健食品的需求快速增长,2019年的市场总规模近4000亿元,且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我国人均保健食品消费仅为美国的1/7。”卢庆国代表认为,保健食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几年有希望发展为超万亿的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卢庆国代表在调研中了解到,我国是保健食品原料生产大国,国外许多企业使用的保健食品原料从中国进口。我国出口廉价的保健食品原料,由国外企业装胶囊制成成品后又返销国内。卖出去1元的保健食品原料,买回来成品却要上百元。

卢庆国代表表示,要积极宣传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原料及生产优势,推介保健食品行业优秀企业,科普保健食品功能成分对国民健康的重要作用,使国民正确、理性、客观地认识国产保健食品,逐渐提升国产保健食品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营造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氛围,支持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李天来

完善利益补偿机制 守住管好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天来近日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尽量简洁地向记者讲述当前农民种粮收益较低的情况。

经过李天来的调研,当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除了收益较低之外,还与“粮财倒挂”、粮食奖补与粮食调出无关等情况密不可分。

李天来说,粮食主产区高效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阶段,单纯靠国家产粮奖补政策,难以长期维持粮食主产区政府和农民种粮积极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要求,这充分体现党中央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也说明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重要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守住管好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为此,李天来提出了《关于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提案》。建议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在确定主产区种粮亩均收益标准的基础上,明确国家财政和粮食主销区补偿金支付标准,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金。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确保主产区种粮积极性的财力奖补体系。统筹建立粮食专项财政补偿体系,强化向粮食主产区转移支付。

李天来还建议,要强化粮食主产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补贴力度,完善产粮奖励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产粮奖励和转移支付年增幅不低于财政收入增幅。

两会期间富硒产品(两会期间富硒产品)-硒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