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产品招商网站(富硒产品专卖店)
安康地处秦巴汉水之间,是中国最大的富硒区,全域三分之二土壤含硒,超过五成的土壤含硒量达到中硒以上水平,且硒纯净、无不良矿物质伴生,在全世界都属于难得的易于被植物吸收的富硒区域。近年来,安康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把富硒产业作为生态友好型产业的首位产业、支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和立市之业进行培育,按照“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思路,全产业链推动富硒产业融合发展。
去年以来,安康市富硒办按照“一心两带三区多点”的产业布局,以培育千亿产业集群为目标,以“链长制”为抓手,坚持“一产奠基、二产支撑、三产引领”的策略,制定“三步走”发展措施,大力实施“硒+X”战略,以“八抓”举措全力推动富硒产业发展,让产业有“硒望”、富硒变“富裕”,为加快建成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和聚力建设幸福安康贡献硒力量。
抓基础,加快资源普查。启动宁陕、岚皋、白河、旬阳1:50000土壤硒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全面开展全市所有县区土壤硒资源普查。争取省级项目经费2322万元,市县投入资金2199.85万元,全市完成采集土壤样品46068件,完成率75.92%;农作物样品2234件、根系土样品2234件,完成率97.81%;完成采集灌溉水样品260件,完成率86.66%。紫阳县、汉阴县已完成普查工作,平利县、镇坪县、汉滨区、白河县已完成成果报告编写,石泉县已完成采样作业,旬阳市、岚皋县、宁陕县预计2023年上半年完成采样作业。
抓机制,推进链长制实施。加强与省工信厅对接,省市一体推动富硒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实施。结合省市链长制有关要求,制定《安康市富硒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建立安康市富硒产业全产业链图谱、政策清单、重点问题清单、头部企业清单、链主企业清单、重点项目清单、招商对象任务清单、招商项目清单等“一图七单”,围绕富硒茶、富硒水、富硒魔芋、富硒猪肉、富硒鱼、富硒核桃(林果)、富硒粮油、富硒功能产品、富硒美食、电商营销等10个大类,优选56家企业作为链主企业进行集中培育。成立了富硒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工作专班、项目谋划专班、专家服务团,配套印发2022年富硒产业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安康市“富硒有机食品”品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富硒产业链链长制市县联络工作机制,“富硒食品产业链+贷款主办行”制度,形成了链长主抓、部门协作、省市县三级联动统筹推进富硒产业发展的工作格局。
抓项目,提升产业链水平。成立富硒产业项目谋划专班,2022年全年实施富硒产业重大项目15个,总投资26.4亿元。目前已有211个项目竣工投产或进入设备调试阶段,4个项目正在办理有关审批手续;争取陕南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富硒产业项目1.8亿元,省级重点产业链支持富硒产业项目18个,资金1895万元。同时,立足富硒资源优势,紧扣《关于加快推进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安康市“十四五”富硒产业发展规划》《安康市富硒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等确定的重点任务,围绕富硒猪肉、富硒茶叶、富硒蔬菜、富硒水、富硒粮油等优势产业,硒与人体健康、功能性食品开发、标准化种植与加工、硒疗康养产业融合、品牌宣传推广等重要环节,策划产业链重点项目118个,计划投资210亿元,申报富硒产业2023年陕南发展专项35个、总投资15.7亿元,省重点产业链重点项目38个、总投资4.34亿元。全年新建富硒产业园22个,开发富硒新产品41个,新培育规上企业5家,预计富硒产业综合产值达到800亿元。
抓创新,强化科研支撑。发布并实施《油菜硒菜薹栽培技术规程》《油菜硒菜薹采摘技术规程》两项地方标准和《谷物中硒代蛋氨酸、硒酸盐和亚硒酸盐的测定》省团体标准,指导市场主体制定并发布企业标准32项。结题富硒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8项,申报科研项目3项,发表科研论文23篇(其中SCI收录7篇),申请专利11件,登记科技成果5项。安康富硒茶稳硒技术集成与推广成果获陕西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富硒土壤营养强化剂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及示范应用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组建国有企业陕西国硒谷富硒产品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取得检验检测资质并正式对外开展服务,申报陕西省“揭榜挂帅”重点产业链项目2个、资金130万元,推进陕西省富硒食品创新中心建设。
抓推介,招商成效显著。通过组织线上推介的方式,推动富硒产业招商项目落地。联合承办“平安顺利·幸福安康”2022年度重点产业云推介(第一季)活动。专题推介富硒产业千亿产业集群,活动共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80.8亿元。省工信厅联合市政府在安康召开全省富硒食品产业链融资对接会。会上,中国食品协会副会长、省食品协会秘书长林晓平作“陕西富硒食品产业发展”主题报告,11家金融机构与14家富硒产业链企业签订了总金额2.47亿元的产业链贷款意向协议。联合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举办第三届“端午安康”全国硒水鉴茶大赛,15个省市的186个茶样参赛,安康本地富硒茶企选送的茶样共获得7个特等奖、10个金奖和10个银奖的佳绩。联合安康市农业农村局、汉阴县政府举办中国·汉阴富硒猕猴桃品鉴大会,评选出22个“金果奖”和17个“银果奖”,发布中国·汉阴富硒猕猴桃吉祥物,集中签约猕猴桃产业链项目。全年承办和举办富硒产业招商引资推介活动7场次,接待外来客商考察5批次,引进内资1.88亿元。
抓宣传,对外影响不断扩大。参与中日文化交流活动,联合安康市友协、市政府外事办举办中日友好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安康富硒茶等产品在日本京都府参展,编印安康富硒产业中日英韩四国语言宣传画册,全方位展示推介安康富硒产业和富硒产品,取得较好成效。联合省工信厅、陕西卫视拍摄《中国硒谷》6集大型纪录片,该记录片已于2023年1月在陕西卫视黄金强档播出。开展硒科普“六进”活动,制作硒科普宣传展板30余幅,开展线上线下硒科普活动30余场、3000余人次。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被推荐申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级“典赞·科普三秦”优质科普场馆,成功申请省科协“博士探馆”项目。切实发挥宣传阵地作用,机关网站发布富硒产业信息165条,《陕西科技报》报道46条,《安康日报》报道128篇。
抓帮扶,全面完成包联任务。克服单位人员少的困难,选派一名干部驻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组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有产业发展意愿的农户先后到白河县麻虎镇十里社区、汉阴县蒲溪镇盘龙村等地考察乡村产业建设。对帮扶村耕地(农用地)硒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详查,绘制青春村耕地(农用地)1:2000硒资源分布图。通过积极争取和多方协调,争取立项300余万元的产业园区道路改造提升项目,投入资金8万元,开展帮扶村科普宣传。组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村民代表到汉阴县“三沈”纪念馆、沈氏家训展览馆参观学习,接受家风教育,提高帮扶村文明素养,促进乡风文明。全力推进创文工作,为包联的长岭村拨付资金5万元,捐赠物资1.5万元,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统筹做好包抓现代园区、重点工业企业、科技型企业、上市企业、五上企业、外贸企业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抓学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近年来关于硒产业指示精神,组织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3次,自觉运用党的理论把脉富硒产业发展。坚持把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健全推动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和服务效能。建立“富硒食品产业贷+贷款主办行”制度,确定51户富硒食品企业,提供专属信贷服务,目前累计发放贷款9.3亿元。指导长安银行开发“富硒产业贷”“第一书记贷”等信贷产品,召开“一链一行”金融助推富硒产业链发展大会,加强融资对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开展富硒产品免费检测服务,检测产品1000余份,调动企业发展富硒产业的积极性。指导市富硒产业发展协会换届工作,制定《安康硒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组织开展硒产品贴标认证管理工作,提高富硒产品辨识度和影响力。指导“安康硒品一号店”建设,实现年交易额2600万元。
征程万里风更劲,奋楫扬帆再出发。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安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把富硒产业培育为立市之业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下一步,安康市富硒办将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接续奋斗,擘画富硒产业新蓝图,以培育千亿产业集群为目标,以实施“链长制”为抓手,进一步加强统筹、夯实举措,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全力推动富硒产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富硒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元,富硒产业成为“立市之业”,安康成为全国富硒产业强市和硒资源变硒产业样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