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天补硒多少钱(补硒一天300mg多吗)
爱美中科酯化硒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 建议Wifi下观看视频 )
据恩施州人民政府、恩施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等单位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该州十大长寿村中,百岁老人并不鲜见。其中,除了恩施市屯堡乡110岁的杨平现老人,巴东县茶店子镇也有一位110岁的谭祖元老人,只比杨平现小几个月,他除了耳朵有点背,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都能自理,走路稳稳当当,看书写字也不用老花镜。
图为:杨平现老人在门前掰玉米
山中寻访百岁寿星
在恩施,山是绕不开的路。
9月19日下午,楚天都市报记者从州城前往屯堡乡大树垭村,寻访全州最长寿老人杨平现,一度被盘山公路绕得眼晕。“望到屋,走到哭。”采访车走到一处峭壁旁停下,再步行约1公里,便有鸡犬之声传来。“到了。”乡干部小谭话音未落,一只黑狗跳将出来,小谭赶紧从木篱边抽出长棍驱狗。
爬过几级石阶,但见树丛掩映处有一座白色吊脚屋,木楼上挂满金灿灿的苞谷棒和饱满的花生果。
中午喝了半两苞谷酒,110岁的杨平现还在午睡。
听说有客人来,老人在里屋应了一声,整整齐齐地穿衣出门。“请坐。”他一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去拿小木椅,笑意在皱纹间荡漾开来。孙媳唐本席跑着沏茶、敬烟待客,几只搪瓷杯里浮动着他们家自产的绿茶,散发着氤氲的香气。
太阳褪尽,天光柔暖。一阵秋风吹过,门前的柿树、桂花树、灯台树次第摆动。老人安详地坐在院子里,眼前是望不尽的青山和零星镶嵌在对面山坡上的吊脚楼。
聊天之余,老人也不愿闲着。他拿起旁边竹篓里的一根玉米棒,熟练地掰起来,不到一分钟,玉米粒就全部脱落在簸箕里。
在大山里生活了一辈子,老人练就了一副好身板,至今耳不聋眼不花。他说,从15岁那年起,每年农闲的时候,都会挑上120斤重的桐油,徒步到重庆的云阳县卖掉,换回七八十斤的盐,以及棉絮、罐子等生活用品。“一个往返要八九天,一年要去上十次。”老人比划着,眼中都是往昔的神采。
五代同堂根深叶茂
资料显示,110岁的杨平现是恩施州年龄最大的人。
老人一生育有7个子女,如今健在5位。77岁的老二杨世海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老人已经有了4岁的玄孙。一家五代人,老人的直系后裔已发展到148人。逢年过节,屋里屋外摆上七八桌,热闹极了。“要是所有的后人一起来,就要开流水席了。”
今年中秋节,孙辈送来月饼,还带来玄孙。儿孙绕膝的感觉让老人笑得咧开了嘴。“他们叫我老祖祖。”老人开心地回忆起几天前的温馨场景。
在老人居住的屋内,一口箱子里装满了新衣服。他说:“这些都是娃儿们买来孝敬我的,我舍不得穿啊。”
老人最喜欢吃家里的包谷饭、合渣饭,一辈子都吃不腻。不过,最近几年他的牙齿磨损厉害,也萎缩变小了,吃不了硬东西了。
这会儿,72岁的儿媳徐富英过来,问:“晚上您想吃点什么?”老人爽快地说:“就搞几块肥肉吧,不卡牙齿。”徐富英笑着说,每次要帮他把食物煮烂,他一顿能吃上4块肥肉,再品上一两左右的包谷酒,才觉得过瘾。
生活好比一汪清泉
山中不知岁月。老人生于1906年,历经晚清、民国和新中国。10年前,96岁的老伴去世后,他略显孤单,但身体保持不错。最近的一次免费体检显示,除了前列腺有点毛病,老人的血压和心脏都没有问题。
对于往事,老人看得很淡,他更愿意提及眼前的生活。“现在好着咧,好好活。”他说,“政府每月给我发500块钱的长寿津贴,还有养老金,够吃够喝了。”
而老二杨世海则对父亲吃过的苦记忆犹新。
过去家里人多,吃饭难。作为一家之主,杨平现要辛苦地在田间劳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他还被评为“农业学大寨”劳动模范,这也成为老人教育后代爱劳动的例子。
杨世海说,父亲现在每天依然要动一动,比如打扫院子,掰掰玉米棒子,所以身体基本上没什么大毛病。
老人读过一年私塾,算是山里的“文化人”。杨世海说,“我爸爸脾气温和,我们小时候很少挨打,遇事他总是跟我们讲道理。所以到现在我们这些七老八十的后辈,对他都很尊敬。”为了呼应儿子的话,杨平现还当场向记者背诵了《三字经》的一部分。
杨平现的屋子背靠一座海拔980米的高山。门前细长的水管绵延伸入山涧,不时有山泉汩汩地流出,尝一口清冽甘甜,烧开了也没有积垢。
杨世海认为,父亲一生勤劳,性情温和乐观,家庭和睦,再加上山里的自然环境,这些都是父亲长寿的因素。
大树垭村村主任黄先章说,山里人腿脚勤便,喝山泉水,吃没有打农药的菜,住在天然氧吧里,哪个不长寿?他介绍,杨平现老人所在的大坪组,近800人中就有90岁以上的老人5人,全村则有12个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
富硒村的长寿“密码”
其实,他们还没有道出老人长寿的另一个秘密——生活在恩施硒生物圈内。“青山绿水廿万顷,十里常逢百岁人。”这是文人骚客形容恩施众多长寿村的诗句。据恩施州人民政府、恩施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等单位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恩施州十大长寿村中,百岁老人并不鲜见。其中,除了110岁的杨平现老人,巴东县茶店子镇南坪村三组也有一位110岁的谭祖元老人,只比杨平现小几个月,他除了耳朵有点背,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都能自理,走路稳稳当当,看书写字也不用老花镜。
在当地,人们叫杨平现等老人为“硒爷爷”,还有一些百岁婆婆则被尊为“硒奶奶”。“这样叫有两层意思:一是他们生活在硒矿带上,二是人活七十古来稀,稀与硒同音。”恩施州委宣传部领导解释道。
州外宣办周主任还向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干部下乡,见一位七旬老人在门口哭鼻子,遂上前探问,老人说“我爸爸打我,我要找爷爷去评理”。这个传说,形象道出了当地人对百岁寿星的司空见惯。
众多研究表明,硒与健康息息相关,天然硒被称为“传递健康的长寿之源”。硒矿带上所产出的各种农作物和中草药里含有大量的硒元素,经常食用可以保护视力,提高免疫力,防癌抗衰老。
硒元素作为长寿“密码”,在恩施新塘乡下坝村可见一斑,长寿原因在这里是个公开的秘密。早在1987年,新塘乡就被认定为世界唯一的独立硒矿床所在地,硒含量是国外已发现最高含硒岩石的11倍。
据中国老年学会的长寿乡评定标准,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要占总人口的1.4%以上。而在下坝村,这个比例为2.37%:全村3750人中,有79人的年龄在80岁到90岁,还有10人年龄在91岁以上。
类似的长寿老人,在恩施所辖的宣恩、建始、咸丰、鹤峰等地也不少见。除了脾气温和、儿孙孝顺这些因素,就是共同生活在恩施这块硒土地上。“山里的空气质量好,他们生活在这里,不管是吃穿住用都与硒紧密相连,这里就是一个巨大的硒生物圈。”在恩施疾控中心检验科当了20年科长、又专职研究硒7年的彭祚全认为,硒就是老人们的长寿因素之一。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