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补硒多_少(中国人补硒的剂量)
硒(Se)是一种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非金属元素,有多种工业用途,硒使用控制不当会污染环境,带来人群健康风险。但是,硒又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或者不足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科学、客观认识硒的作用对合理应用硒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中硒的来源有自然和人为两种途径。天然水和空气中硒含量甚微,土壤硒含量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我国土壤总体缺硒,含量为0.003~9.438mg/kg(平均0.246mg/kg),世界土壤硒含量在0.1~2.0mg/kg(平均0.5mg/kg)。我国环境土壤低硒带呈东北-西南走向,涉及黑龙江、河北、新疆等15个省区。同时,我国也存在少量高硒地区,主要分布在湖北西南部的恩施地区和陕西省紫阳县。除自然源外,环境硒主要来自工业生产,硒有多种工业用途,主要用于光电池和电视生产领域,用来制造硒整流器;还可用于玻璃工业、橡胶工业等部门;二氧化硒也是电解锰行业必须的催化剂,电解锰行业的硒用量占到我国硒产量的较大比重。但目前我国尚未见工业生产造成硒污染对人群健康带来危害的报道。
硒具有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保护人体抵御外来有害物质的作用。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也将硒列为人体15种每日膳食必需营养素之一。但硒元素具有两重性,适量摄入有益,不足或超量有害,严重会导致硒缺乏病或者硒中毒。关于硒缺乏病,主要为克山病和大骨节病两种地方病,我国目前有327个县为克山病区、366个县为大骨节病病区;关于硒中毒报道较少,湖北恩施县高硒区于1959~1963年发生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典型的地方性硒中毒,当地居民用石煤烟气熏土作肥料种植玉米、摄入高硒玉米出现慢性硒中毒,主要表现为脱发、掉甲和神经中毒。
不同年龄组人群对硒的膳食摄入量要求不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0~6月、6~11月龄婴儿硒的适宜摄入量分别为15μg和20μ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分别为55μg和80μg;1~3岁、4~6岁、7~10岁、11~13岁儿童硒的推荐摄入量分别为20μg、25μg、35μg和45μ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分别为120μg、180μg、240μg和300μg;14岁及以上者硒的推荐摄入量为50μ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400μg;作为特殊人群的乳母硒的推荐摄入量为65μ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400μg。因此,科学补硒至关重要,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尽量购买通过权威认证的富硒农产品和富硒保健品。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