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硒对肠息肉好处(补硒能治疗肠息肉)
点击上方“健康者指南”-点击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标”。
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会定期体检,与此同时,一些细微的病情也很可能被查出,比如常见的“息肉”和“结节”,如:肠息肉、胃息肉、甲状腺结节等等。
而面对这些赘生物,我们总担心它们在某一天就悄悄癌变了,因此,以免“夜长梦多”,大多数人都选择将其切除,想要永绝后患,但现实却并不能如其所愿……
案例
赵大伯一直都有习惯性便秘,几年前体检时查出了有少量的直肠息肉,当即听从了医生的建议进行了摘除手术,术后一直未有不适,也就忽略了复查。
但前些日子,突然出现了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而且口唇和手掌还持续长出了黑痣,于是再次去做了肠镜检查,结果显示:息肉数目有几十个,且很多直径>2cm的,癌变风险相当高!
这是怎么回事呢?明明已经切除了,怎么又长出来了?难道是没切干净?
癌变风险高的直肠息肉
数据显示,近90%的肠癌是由肠息肉病变引起的,而且息肉数量越多、直径越大,癌变风险越高!因此,体检查出肠息肉应尽早切除。
但65%-75%的息肉切除后会出现复发或新生息肉,也就是说,即使原部位的息肉摘除,可能别的部位也会有潜在的、未被发现的息肉组织,而且这些复发、新生息肉的性质也很可能不同!
肠镜检查不可少
肠息肉临床表现不一,早期也可能没有任何表现症状,但饮食、遗传、炎症、粪便及机械性损伤等都可能诱发肠息肉,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为了使肠道保持干净,检查结果更准确,一定要听从医生建议。一般检查前三天就要少吃多渣的食物,前一天要服用通肠润便的药物,当天要空腹。但如果体检查出肠息肉,也要做好复查。
复查时间有不同
在进行直肠息肉切除手术后,定期做肠镜检查很重要,尤其是有家族肠癌史的,更要提高警惕。要注意的是,不同性状的直肠息肉,复检时间也有差异:
①单个良性的息肉摘除后,起初每年复查1次,若连续2-3年不复发,可改为3年复查1次。
②多个良性息肉,术后每年都需定期复查1次。
③增生性息肉可以1-2年随访1次。
④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结肠镜。
健脾治息肉
中医认为,息肉摘除后之所以容易复发,是因为适宜息肉生长的环境并未得到改变,而大肠息肉复发的根本原因则在于脾虚。因此,预防肠息肉复发,健脾很关键!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清淡饮食,少吃辛辣、煎炸、不易消化的食物,且忌烟酒,以免刺激到肠道黏膜导致出血。
“良性”居多的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孕龄期妇女常见病之一,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虽然其属于良性病变,癌变的几率非常低,大概在0-4.8%之间,但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可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排卵期出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甚至不孕。
而进行宫腔镜息肉切除术后,近75%的人能改善子宫异常出血症,还能提高不孕妇女的受孕成功率。
但数据显示,子宫内膜息肉术后的复发率较明显,约有7.8%~34.9%,而复发的原因除了手术过程中未发现隐匿的“漏网之鱼”,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子宫息肉易复发的原因
①有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增加息肉复发几率。
②炎症未消:子宫内膜息肉本身是慢性宫颈炎表现的一种,因此若是炎症刺激一直存在,即使割除也会再长。
③经常服用激素类药品,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升高,也易增加复发几率。
④术后护理不周:术后患者要多休息,还要禁性生活,并注意自己外阴部卫生,否则很容易出现感染情况,导致复发。
因此,要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得积极治疗慢性疾病、消除炎症、注意卫生,不盲目用药。
复查建议
子宫内膜息肉手术后,来一次月经干净3-7天后就可以做复查;如果复查结果好,则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
鉴于大多数子宫内膜息肉是良性的,因此对于小的、无症状的息肉,可以采取观察治疗。
化瘀补血防复发
中医认为宫颈息肉主要是由于气血亏虚、湿热郁结所致,因此,要减少息肉的复发,就要化痰、散结、活血。
极易复发的甲状腺结节
现代人长期处于紧张、压力之中,加上饮食不当等因素,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态势明显上升,其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达18.6%!
若【结节较小、不痛不痒,也无压迫症状】,可以先考虑定期观察辅以药物治疗;
但若体检出为【实性结节、超声检查回声不均匀、微钙化、边界模糊、纵横比≥1】,则需考虑切除。
结节易复发的原因
医生表示,对于多发性结节,为了避免手术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造成声音嘶哑、局部出血、吞咽困难等后果,手术时往往无法完全有效地切除病灶,可能会有残留;
而术后甲状腺素制剂的抑制治疗对残留的病变影响有限,所以甲状腺结节容易“卷土重来”。
因此,建议良性的甲状腺结节,术后6-12个月复查1次;恶性的则每3个月复查一次。
临床上,很多人的甲状腺结节是切了又切,对身心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不妨试试中医疗法,从改善患者体质出发,能辅助治疗、预防恶变。
硒元素:甲状腺的“保护神”
体内硒元素的多少,直接影响甲状腺的健康程度。
维持甲状腺激素平衡
D1酶是维护正常甲状腺功能的先决条件,但D酶系的活性受到硒的影响,缺硒必定导致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3)等指标。
临床试验发现:适当补硒,可减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炎性活动,明显降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浓度,缓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疾病。
改善免疫系统
硒有明显的免疫激发效应,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也会影响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发病。适当补硒,可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改善甲状腺自身免疫紊乱的症状。
协同碘元素,抗自由基
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需要碘的参与,缺碘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碘离子在转化为碘原子的过程中会产生过氧化物H2O2,需要硒元素的参与中和自由基,以有效抵御中间产物对甲状腺的伤害,降低炎症反应,帮助维持甲状腺的正常机能。
辅助抗癌,降低副作用
一方面,硒是唯一可以直接解毒的营养素。硒能够拮抗重金属,避免身体摄入过多的毒素而发生质变,包括降低131碘治疗带来的氧化应激损伤;
另一方面,硒能帮助预防癌症,提高抗击癌病的能力,还能直接作用于癌细胞,是癌细胞的“杀伤剂”。
科学补硒,刻不容缓
硒元素是维持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国家推荐每天的硒摄入量为60-400微克,少于60微克,就很可能存在硒摄入不足。不仅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各种疾病、衰老、癌症等都会悄然而至。但机体无法合成硒元素,只能从外界摄取!
1、缺硒大国
硒元素主要分布于土壤、水和各种动植物体内,与地域有明显关系。但我国是国际公认的缺硒大国,72%的地区缺硒,30%的地区严重缺硒,包括华北、东北、西北、华南、华东、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大中城市,是众多人群缺硒的重要因素。
2、硒元素来源
一般来说,富硒地区的动植物含硒量都会比较高,尤其是肉类、海产品、蘑菇等食物。但土壤的矿物质成分不稳定,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海洋生物的硒含量较为稳定,但要避免汞等重金属污染。
因此,补充硒元素,最好依赖于“额外的”强化补硒。但市面上的富硒产品比比皆是,价格高低不一,怎么挑选?
葆苾康多种维生素硒片
【协同作用 更加高效】
β- 胡萝卜素能与VE 协同保护细胞。
维生素C与E的协同作用:维生素C因其强烈的还原性,与维生素E协同作用,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免疫力。
维生素E与硒的协同作用:维生素E和硒在防止过氧化损害方面具有互补作用. 共同保护细胞膜的质膜结构的完整性。
【科学补硒 更加安全】
每日1次,每次两片,补充60(µg)微克硒,用量满足中国人每日饮食缺乏(中国营养学会定量硒的日营养摄入最低量60微克。)。不建议过量补充、不建议高硒地区人群额外补充,不建议孕妇、乳母及17岁以下儿童补充。
【多重保护 更加全面】
硒与VA、VC、VE具有多重营养价值,支持机体自身机能。
甲状腺癌、肠癌、胃癌、乳腺癌、肺癌、肝癌”6种癌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甲状腺癌:多于3例遗传概率超9成
临床中发现,如果家族中一级亲属(比如父母、子女和同胞兄弟姐妹)中有3例或3例以上病人,那么这个家族具有遗传性的概率会超过94%。
肠癌: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很多肠癌患者都是从肠道息肉开始的,最终演变成大肠癌。但你不知道的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我们最终看到的结果就是家族性的大肠癌。
胃癌:10%的胃癌都是遗传
肿瘤专家介绍,在所有的胃癌患者中,有5%~10%是属于遗传性胃癌,也就是父母的基因遗传给自己的。其中比例最多的要数遗传弥漫型胃癌,因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乳腺癌:近亲患乳腺癌风险增3倍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3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专家提醒,如果家族中有多名年龄较小(低于50岁)就发生乳腺癌的患者,那么很可能是家族乳腺癌基因,你很可能就是高危人群。
肺癌:家人患肺癌+吸烟,风险高14倍
肺癌流行病学报告显示,一个人的近亲中有患肺癌的,而他又吸烟,则其患肺癌的风险比一般人要高14倍。日本学者调查证明,在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35.8%的患者有家族史;肺泡细胞癌的女性患者中,有家族史的高达58.3%。
肝癌:明显的特征就是家族史
肝癌也是具有遗传性的,这已经被医学界认可,并从基因水平证实。肝癌遗传易感性最明显的临床特征就是家族史,即在同一个家族的数代中,有多个肝癌患者,其家族患肝癌几率高于普通家族。
假若很不幸,亲人中有此类病史的,建议做好以下准备:
1、去医院找专业的医生,将家族病史如实告知后,请他给出建议,如针对性的相关检查、基因筛查;有无预防举措;有无饮食、生活习惯等禁忌。要相信,并不是有遗传倾向就会患癌,科学的预防干预、良好的生活习性及心态很可能给你一个健康的未来。
2、去保险公司找专业的保险代理人或者专业的第三方需求测评平台,将您的健康保障需求、家庭收支情况、已拥有的保障(如社保、补充医疗保险)等如实告知,请他给出一份计划书,如重疾险、医疗险、防癌险等险种的合理组合,确认可能罹患的疾病在保障范围之内,保额尽可能充足。要相信,癌症不是绝症,但没钱治疗就是绝症!
当然,鉴于保险公司在承保时会进行一系列核保,还需注意:
1、倘若有家族病史,一定要如实告知,如果投保时没有如实告知,一旦真得了癌症需要理赔,保险公司很可能拒赔。
《保险法》第十六条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保险咨询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前10位咨询咨询者赠送价值10万保险,先到先得
投保人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
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情况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保险事故是指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
2、鉴于保险公司是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承保,如实告知家族病史或目前身体状况后,可能会出现几种结果:
拒保(也就是说想买保险也买不了了,不管咋说,你这笔生意,保险公司不做了);
加费承保(也就是说同样的保额,你要比其他人多交保费。别人交1万保50万,你可能就得1.5万保50万);
除外责任(也就是说把某些疾病如A症除外,如果真得了A症,保险公司也不理赔。当然,除外责任以外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疾病,该赔还赔);
延期承保(也就是说目前无法评估其风险程度,但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治疗,其未来的身体状况有可能好转的投保件按延期承保处理,延期通常为半年或一年,届时,按具体情况办理。);
正常承保(也就是说保险公司认为这些情况都不影响客户未来的健康,按正常费率和健康人一样承保,别人交1万保50万,你也交1万保50万)。
3、如果如实告知后,被一家保险公司直接拒保了怎么办?那就多试几家!
同样的情况,在不同保险公司给出的核保结果都不同,投保时可以多试几家,选一家结果最好的即可。
此外,需要明确的是,癌症罹患概率较大,选重疾险还是选防癌险?
各险企对于重疾病种均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颁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为基础,包含6种必保,19种可选,共计25个种类。除此之外,各险企会自行增加一些病种,一般都达到30种以上。而防癌险,是专门针对肿瘤疾病的险种。从保障范围看,确实比重疾险要窄。
一般来说,重疾险因为提供的保障范围高,自然保费也相对高;而防癌险作为只针对肿瘤的险种,具有保费相对便宜的特征。比如,按照某一家保险公司的收费标准来说,如果一位30岁的男士,购买一份保额10万元的重大疾病险,缴费期为10年,保至70岁,那么这位男士每年需要缴纳5450元的保费。同样的情况,如果该男士选择购买一份保额10万元的防癌险,缴费期为10年,保至70岁,每年只需要缴纳2420元。
相对于重疾险,防癌险的确保障范围有限,但任何产品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防癌险针对下列人群的意义更为明显:1、家庭属于低收入人群;2、经常接触化工原材料等致癌物品的人员;3、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员;4、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已购买重大疾病保险,但希望提高癌症保障的人群。
所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一定要重疾险+防癌险+医疗险全部备足!不管发生什么样的疾病,都有保险公司为此买单;可如果暂时经济条件不太好,又害怕一旦患病无钱治疗,可优先选择防癌险,保费低、保额高,再搭配短期医疗险进行报销。
如果觉得好,别忘了点在看哟。
欢迎关注公众号健康者指南,我们的宗旨是:有趣、有料、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