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硒可以治疗甲亢(补治疗甲亢硒可以吃多久)
01
高考注意事项
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TED;又称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Graves′ ophthalmopathy,GO),是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的一种器官特异自身免疫性疾病,位居成人眼眶疾病发病率首位,也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最常见的甲状腺外表现[1]。TE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目前尚无特效药,主流治疗措施(药物、眼眶放射及手术治疗)仍存在局限。近年来,随着对TED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相关靶点的发现,靶向药物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为一线治疗无反应甚至恶化的活动性中重度TED患者带来曙光。
对此,本报特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曾龙驿教授细致解读TED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现将内容整理如下。
曾龙驿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首席专家
中山三院甲状腺多学科诊疗中心副主任
广东省糖尿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流行病学与预防学组副组长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基层慢病防治管理分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糖尿病杂志》编委、《中华国际医学论坛(电子版)——糖尿病专刊》常务编委
甲状腺眼病现状不容乐观
在GD患者中,TED的发病率约为35%~58%[2-3],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约为9/10,000人[4])。国外登记研究显示,TED在女性和男性中的年发病率分别为3.3[5]-8.0[6]/10万、0.9[5]-1.6[6]/10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研究人群和种族的不同、诊断标准不同,可能导致不同队列研究中的TED患病率有所差异[3]。
一项纳入346例新诊或近期发病且未经治疗的GD患者的研究显示[7],队列中无TED症状/体征、轻度TED、中重度TED分别占74%、20%、6%(其中1例患者有威胁视力且伴TED视神经病变)。
甲状腺眼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TED可引起单眼或双眼眼睑退缩、眼球突出、复视、限制性斜视、暴露性角膜病变和甲状腺疾病相关的视神经病变(DON)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因此,临床需要根据TED的疾病程度,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欧洲Graves眼病专家组(EUGOGO)依据临床特征和生活质量等,将TED疾病程度分为轻度、中重度、极重度3级,分级标准简明扼要,易于临床应用和推广[8]。另外,美国甲状腺学会的NOSPECS分级主要根据TED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累及眼部的不同组织来确定,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9]。
甲状腺眼病发病机制尚未清楚
TE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关[10,11]。研究表明,在TED状态下,细胞免疫反应促进眼眶成纤维细胞(OF)分泌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并介导OF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造成组织纤维化[1]。OF被认为是关键的效应细胞,在TED发病机制中起核心作用。
甲状腺眼病靶向治疗提供新希望
在生活中TED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国内外指南虽明确推荐[1,8],对轻度TED给予局部治疗、补硒或生活方式干预;对于中重度和极重度活动期TED首选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但主流治疗措施仅以临床对症治疗为主,疗效欠佳、病程迁延反复,往往不能从根本阻止疾病进展。随着对TE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许多靶向药物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替妥木单抗
替妥木单抗(Teprotumumab)是一种人源单克隆抗体,能以高度亲和性和特异性与胞外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结构域特异性结合,IGF-1R协同TSHR调节OF功能,使OF向脂肪细胞分化并分泌透明质酸,在TED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12]。2020年,Teprotumumab成为FDA批准的第一种治疗成人TED的靶向药物,在TED治疗史上具划时代意义。
完成的Ⅱ期[13]、Ⅲ期(OPTIC)[14]临床研究证实,Teprotumumab治疗新发活动性中重度TED24周,总体应答率为69%-78%,在降低眼球突出度(应答率71%-83%,回缩2.46-2.82mm)、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应答率59%,评分下降3.43)、复视(应答率68%)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且多数患者能维持较长时间。其安全性良好,大多数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为轻度或中度,严重不良事件少见。另一项OPTIC开放标签扩展临床研究(OPTIC-X)[15]亦报告了Teprotumumab治疗的有效数据,研究纳入在OPTIC研究中治疗突眼无改善或复发患者,研究发现OPTIC研究中对照组的37例患者再治疗后,89.2%患者对眼球突出有应答,突眼回缩3.5mm;应答者随访48周时,突眼(90.6%)、CAS(95.2%)及复视(85.7%)均显著改善。OPTIC研究中Teprotumumab治疗组的8例患者再治疗后,5例患者有应答,表明Teprotumumab再治疗对TED复发患者依然有效。
Ho等[16]的横断面研究显示,Teprotumumab治疗活动性或轻度至无临床活动性TED,可改善患者眼球突出度、CAS及眼球活动受限。Li等[17]的Meta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相比,Teprotumumab、吗替麦考酚酯(MMF)加静脉内糖皮质激素(IVGC)、MMF、利妥昔单抗、硫唑嘌呤、IVGC、眼眶放疗、口服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活动性、中度至重度TED的有效方法(疗效有高到低排序)。就总体应答率而言,Teprotumumab疗效最好,并且比IVGC 更有效地减少了突眼。
Ugradar S等[18]关于使用替妥木单抗治疗TED患者的前瞻性纵向研究发现,Teprotumumab 可显著减少TED相关的泪腺扩张,增加泪液产生,改善患者干眼症状。总体而言,该药具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TED的一线药物。
利妥昔单抗
利妥昔单抗(RTX)是一种抗CD20的单克隆抗体,可靶向对抗B细胞及其前体上的CD20,导致B细胞耗竭[19],在治疗TED等自身抗体介导的疾病方面具美好前景。
目前RTX疗效仍存在争议,2015年的两项小型RCT研究给出的结论截然不同,意大利Salvi等[20]RCT研究发现,RTX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活动性中重度TED 24周后,均可改善CAS评分,但RTX治疗有效率(100%)显著高于糖皮质激素(69%)且RTX治疗没有复发。另一项美国Stan等[21]研究却发现,RTX治疗活动性中重度TED的疗效与安慰剂相比无显著差异,且RTX组有很多中重度不良事件。两项研究的不同可能与患者对药物反应性不同、样本量小有关。此外,对数据重分析发现,对活动性疾病患者早期使用RTX可能更佳[22]。
来自法国Deltour等[23]的一项全国性的回顾性研究则显示,RT治疗中重度TED,疗效介于上述两项研究之间,且有良好安全性。目前,越来越多研究证实RTX益处,但亦有其局限性。Chen等[24]的Meta分析显示,RTX可有效降低CAS评分,但对突眼疗效有限。
多项国内外研究还发现[25,26],低剂量RTX(单次100mg或125mg/m2/周×4周)用于活动性中重度TED的治疗,有效且耐受性良好,或许具有更好的治疗前景。总体而言,目前RTX治疗TED的有效性和剂量选择仍然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托珠单抗
托珠单抗(TCZ)是一种针对IL-6受体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IL-6可激活T细胞和B细胞并产生TSHR刺激性免疫球蛋白,也可直接作用于眼眶前脂肪细胞以促进脂肪增生。TCZ可以通过和IL-6受体结合,降低记忆性B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来治疗TED[27]。
2014年,Pérez-Moreiras等[28]首次报道了一项前瞻性非随机TCZ治疗研究,纳入18例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CAS≥4分和TSHR抗体阳性患者,每间隔4周用TCZ静脉注射,至少16周。结果显示,TCZ显著改善所有患者的CAS(评分下降5.9),在静脉输注后27个月疾病活动保持稳定,突眼、眼外肌运动、复视分别改善72%(回缩2.5mm)、83%、54%,且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复发。2018年,Pérez-Moreiras等[29]再次报道一项多中心RCT研究,TCZ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中重度TED,经过16周治疗后,TCZ组CAS降低≥2分的患者比例(93.3%)显著高于对照组(58.5%),但治疗突眼和复视疗效有限。安全性良好,但感染和头痛的发生率较高。
近年来,多项小样本观察性研究同样证实[30-32],TCZ在治疗糖皮质激素耐受的TED患者中有效且安全,但仍需要更多的RCT研究来验证。
指南推荐
随着靶向药物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外最新TED诊疗指南推荐将靶向药物作为活动性中重度TED的二线治疗,不仅丰富和拓宽了TED药物治疗方法,也为广大患者治疗带来更多福祉。
总结
随着TED疾病进展,主流治疗措施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各类新型药物逐步进入临床,现已开展的替妥木单抗、利妥昔单抗和托珠单抗治疗TED的临床试验结果令人惊喜,但仍需更多循证证据来支持。未来亦有希望通过深入了解TED发病机制,探寻新通路、识别新靶点,为TED治疗开辟新道路。另外,TED从不是单科室疾病,需内分泌科、眼科、影像科及放射科等多学科协同诊疗,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特征为患者提供精确诊断,并量身打造最佳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国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 中华眼科杂志, 2022, 58(9):646-668.
[2]Bartalena L, et al.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 2020 Nov 30;11:615993.
[3]Yu CY, et al. Indian J Ophthalmol . 2022 Jul;70(7):2335-2345.
[4]Perros P, et al. Orphanet J Rare Dis.2017;12:72.
[5]Abraham-Nordling M, et al. Eur J Endocrinol. 2011;165:899–905.
[6]Laurberg P,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2;97:2325–32.
[7]Tanda ML,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 2013 Apr;98(4):1443-9.
[8]Bartalena L, et al. Eur J Endocrinol. 2021 Aug 27;185(4):G43-G67.
[9]Werner SC.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77, 44(1): 203‑204.
[10]Nat Rev Dis Primers, 2020, 6(1): 53.
[11]Tayler PN, et al. Nat Rev Endocrinol. 2020 Feb; 16(2):104-116.
[12]Fallahi P, et al. Expert Opin Biol Ther . 2023 Feb;23(2)123-131.
[13]Smith TJ, et al. N Engl J Med . 2017 May 4;376(18):1748-1761.
[14]Douglas RS, et al. N Engl J Med . 2020 Jan 23;382(4)_341-352.
[15]Douglas RS, et al. Ophthalmology . 2022 Apr;129(4)_438-449.
[16]Ho TC, et al. 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 . 2022 Sep 9.
[17]Li H, et al. Acta Ophthalmologica, 2022, 100(6): e1189-e1198.
[18]Ugradar S, et al. Clin Exp Ophthalmol . 2023 Feb 1.
[19]Stan MN, et al. Eur J Endocrinol, 2017, 176(2): R101-R109.
[20]Salvi M,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 2015 Feb;100(2):422-31.
[21]Stan MN,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 2015 Feb;100(2):432-41.
[22]Wiersinga WM,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 2017 Feb;5(2):134-142.
[23]Deltour JB, et al.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2020 Sep;258(9):2013-2021.
[24]Chen J, et al. Hormones (Athens) . 2021 Jun;20(2):279-286.
[25]Wang Y, et al.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 2023 Jan 18;13 1079852.
[26]Vannucchi G, et al. Thyroid . 2021 May;31(5) 821-828.
[27]Strianese D, et al. Eye (Lond), 2019, 33(2):191-199.
[28]Pérez-Moreiras JV, et al. 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 . 2014 Mar-Apr;30(2):162-7.
[29]Perez-Moreiras JV, et al. Am J Ophthalmol . 2018 Nov;195:181-190.
[30]Pampín-Sánchez R, et al. Med Clin (Barc) . 2023 Feb 10;160(3):113-117.
[31]Moi L, et al. Clin Endocrinol (Oxf) . 2022 Sep;97(3):363-370.
[32]Dorado Cortez O, et al. Orbit . 2022 Sep 5;1-7.
[33]Burch HB, et al. Eur Thyroid J . 2022 Dec 8;11(6)e2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