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硒与农产品(纳米硒购买)

硒宝 01-04 10:06 160次浏览

纳米硒与农产品(纳米硒购买)-硒宝网

1.本发明属于作物肥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稻硒肥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用抗病生物纳米硒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硒是人和动物体内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是人体中部分抗氧化酶和硒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硒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缺硒会导致如克山病、心脑血管病、癌症和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硒无法在体内生成,人体所需的硒只能从食物中摄取。中国72%的地区属于缺硒或低硒地区,全国约三分之二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硒摄入量不足。硒虽然不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但植物是自然界硒生态循环中的关键环节和人体硒的直接来源,天然食物中硒含量普遍偏低,通过富硒技术进行生物强化是目前常见的补硒方式。硒也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一种有益元素,硒能刺激植物的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和提高根系活力,促进营养的吸收和植物新陈代谢,提高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增强植物生物抗氧化作用及对环境胁迫的抗性,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并具有拮抗重金属的作用。

3.目前市场上的硒肥种类不多,根据肥料的化学成分,可以分为无机富硒肥、有机富硒肥和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富硒肥料。富硒无机肥则一般以无机肥料为载体将硒酸钠、亚硒酸钠、硒矿粉等加入其中而制成,但因投资高、易污染环境,其次无机富硒肥经过水溶解和微生物代谢易产生损失,降低富硒肥利用率,在生产应用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富硒有机肥一般是在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或有机肥发酵液中添加亚硒酸钠,或添加亚硒酸钠后同有机肥一起发酵,有机富硒肥料作为土壤改良剂,在培养富硒作物方面利用率高、效果显著。

4.但是,硒对植物有益和有害的范围很窄,施硒过多会伤害植物造成减产,施硒不足又达不到生产富硒作物目的;叶面喷施硒虽然易被吸收,但是在植物体内多以无机态存在,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并且易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通过土壤施硒虽有利于生产富含有机硒作物,但是硒易被土壤固定,特别易被酸性土壤中铁锰氧化物所固定。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安全且高效的硒肥。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水稻用抗病生物纳米硒肥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硒肥中,硒单质是纳米级的,纳米硒无毒、稳定,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和转运。

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稻用抗病生物纳米硒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枯草芽孢杆菌扩繁;(2)生物纳米硒肥发酵:将枯草芽孢杆菌与灭菌处理后的玉米粉经混合并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壳聚糖、亚硒酸钠溶液,做成条垛堆闷发酵,发酵温度为25-35℃;在发酵过程中确保每天翻堆1~2次并根据情况加水,使湿度保持在40%~50%;发酵15-20天后堆垛颜色

由黄转砖红色为止;风干水分至15%~25%挤压造粒,即为生物纳米硒肥成品。

7.进一步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扩繁时,培养基为15g/l蛋白胨、5g/l酵母粉以及5g/l氯化钠,过程为摇床或发酵罐28℃发酵24h,使用时间为在发酵完成后7日内。

8.进一步的,生物纳米硒肥发酵时,所述玉米粉、草芽孢杆菌、壳聚糖以及亚硒酸钠溶液中亚硒酸钠的重量比为1:0.05~0.1:0.001:0.01~0.02。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无机硒有机化来实现硒肥的高效、节能、无害、低成本生产和应用。

10.本发明将无机硒盐(亚硒酸钠)通过功能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转化,生产出生物纳米硒,再将其复配到有机肥料中去,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生物纳米富硒肥。

11.本发明制得的肥料中含有大量易被植物吸收的生物纳米硒,将本发明的生物纳米富硒肥施用于水稻,经过植物体的转化,有机硒累积在植株体内。

12.本发明硒肥具有富集养分和激活酶的活性功能,提高氮素的利用率、硒的吸收转化率,可使土壤中硒含量提高并改良土壤,促进农作物增产,同时提高农产中有机硒含量,具备优质、富硒、绿色、环保等特点。

13.本发明的生物纳米富硒肥料应用于水稻生长,可增加水稻产量,提高大米品质,具备优质、富硒、绿色等特点。

14.本发明采用枯草芽孢杆菌为功能细菌,将无机硒转化为纳米级别的硒,易于被植物体吸收和利用,通过植物体的吸收和转运,以硒蛋白、硒多糖等有机硒形式存在,因而纳米硒被植物体吸收后能充分发挥有机硒与无机硒的生物活性功能,本发明的硒肥安全性高,无毒、稳定,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和转运,在富硒肥料生产和硒污染治理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15.本发明的硒肥中加入壳聚糖,能激发作物自身免疫能力,提高抗性,减少农药的施用,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6.本发明的生物纳米硒肥发酵过程中,菌落生长,并还原硒,颜色变成砖红色,可以通过颜色转变很方便的观察发酵进程。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实验室阶段发酵前后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18.(1)枯草芽孢杆菌扩繁:培养基为15g/l蛋白胨、5g/l酵母粉以及5g/l氯化钠,在摇床或发酵罐28℃发酵24h备用,使用时间为在发酵完成后7日内。

19.(2)生物纳米硒肥发酵:将枯草芽孢杆菌与灭菌处理后的玉米粉经混合并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壳聚糖、亚硒酸钠溶液,做成3m长、1m宽、50cm高的条垛堆闷发酵,发酵温度为25-35℃,并覆盖一层纱网确保安全;在发酵过程中确保每天翻堆1~2次并根据情况加水,使湿度保持在40%~50%;发酵15-20天后堆垛颜色由黄转砖红色为止;风干水分至15%~25%挤压造粒,即为生物纳米硒肥成品。其中玉米粉、草芽孢杆菌、壳聚糖以及亚硒酸钠溶液中亚

硒酸钠的重量比为1:0.05~0.1:0.001:0.01~0.02。

20.应用例在高产田中选择长势一致的田快作为试验地,水稻品种为南粳9108,生物硒肥撒施设7个处理,其处理设计见表1,根据示范田面积计算出用量,均匀施入田,小区间用塑料板作埂间隔,其他措施同于大田。

21.。

22.表1 水稻生物硒肥撒施示范处理设计表观察统计项目:1、喷施后观察植株长势长相,特别是叶片颜色的变化。

23.2、水稻成熟后每小区取5穴植株带回室内。调查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等。分析喷施生物富硒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4.3、测定植株叶片、叶鞘、茎干、籽粒中硒的含量。分析喷施生物富硒肥对水稻体内主要器官中硒分布的影响,研究后期喷施硒肥在水稻体内的分配规律。

25.观察统计结果:1、9月7日:观察液体硒肥作根外喷肥试验:叶色无明显差异固体硒肥试验:人于早晨露水较重时在田间穿行后发现衣服所沾水为红色。田间肥料颗粒未融化,但已较软,手轻摁即散。试验结果说明水稻各个器官对硒肥都有一定的吸收与传导作用。

26.2、9月21日观察:根外喷液体硒叶色无明显差异,固体硒肥安排两人于早晨穿行田间衣服所沾露水无颜色变化。田间颗粒部分融化,仍见少部分颗粒散在,膨胀软烂。

27.3、撒施生物硒肥对南粳9108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对南粳9108不同器官中硒肥含量的影响以及对南粳9108苗株发病率的影响统计结果分别见表2、表3以及表4。

28.。

29.表2 施用生物硒肥对南粳9108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2可知,本发明生物硒肥可显著提高南粳9108的产量,主要是由于千粒重和结实率的提高。

30.。

31.表3生物硒肥对南粳9108不同器官中硒肥含量的影响由表3可知,本发明生物富硒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籽粒中硒的含量,最高达229.04,符合富硒大米的标准。

32.。

33.表4生物硒肥对南粳9108苗株发病率的影响由表4可知,本发明的生物富硒肥具有显著的抗病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用抗病生物纳米硒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枯草芽孢杆菌扩繁;(2)生物纳米硒肥发酵:将枯草芽孢杆菌与灭菌处理后的玉米粉经混合并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壳聚糖、亚硒酸钠溶液,做成条垛堆闷发酵,发酵温度为25-35℃;在发酵过程中确保每天翻堆1~2次并根据情况加水,使湿度保持在40%~50%;发酵15-20天后堆垛颜色由黄转砖红色为止;风干水分至15%~25%挤压造粒,即为生物纳米硒肥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用抗病生物纳米硒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扩繁时,培养基为15g/l蛋白胨、5g/l酵母粉以及5g/l氯化钠,过程为摇床或发酵罐28℃发酵24h,使用时间为在发酵完成后7日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用抗病生物纳米硒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纳米硒肥发酵时,所述玉米粉、草芽孢杆菌、壳聚糖以及亚硒酸钠溶液中亚硒酸钠的重量比为1:0.05~0.1:0.001:0.01~0.0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用抗病生物纳米硒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枯草芽孢杆菌扩繁;(2)生物纳米硒肥发酵:将枯草芽孢杆菌与灭菌处理后的玉米粉经混合并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壳聚糖、亚硒酸钠溶液,做成条垛堆闷发酵;在发酵过程中确保每天翻堆1~2次并根据情况加水,使湿度保持在40%~50%;发酵15-20天后堆垛颜色由黄转砖红色为止;风干水分至15%~25%挤压造粒,即为生物纳米硒肥成品。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硒肥中,硒单质是纳米级的,纳米硒无毒、稳定,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和转运。转运。转运。

技术研发人员:孙学花 韩汝青 徐建兴 陈忠良 衡佳结 熊海宇 姚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安大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