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硒谷农产品(石泉县丝路硒谷食品有限公司)
亩产689公斤!今年,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塔湾村4队伊禾农机作业公司示范种植的“匀播小麦套种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实现了小麦高产。达到这一产量的奥秘在于利通区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才带来了今天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硕果。
近年来,利通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绿色生态环保、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发挥生产效能提升,重点集成示范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不断探索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现代智能化”走进乡村沃野
在金积镇塔湾村,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带来了全新的“种粮革命”,也创造了利通区小麦套种单产的纪录。当地农机大户谭振龙这几年铆足了劲引进新型农机,学习增产技术,探索套种模式,实现了传统农田耕作智能化、套种亩产高效益。
“政策好,天帮忙,关键还是人努力。”谭振龙只认这个理。2017年,谭振龙引进北斗导航设备安装在农机上耕作,实现了小麦每亩增产超过10%,半亩地种出的茄子顶过去7分地的产量,让农业种植现代化水平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今年,他又探索“匀播小麦套种玉米、套种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经田间实打测产,小麦套种玉米亩产634.9千克(净面积),小麦套种芹菜亩产689千克(净面积),创造了小麦套种高产的记录。
“土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只有采用现代化耕作、精细化管理,才能实现节本、提质、增效。”谭振龙喜滋滋地说。
目前,他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2100多亩流转的农田中实现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精细化管理、高效化利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历经不断的探索与努力,利通区农业现代化的步子快速迈进,“传统农业”已淡出视野,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正走进广阔的沃野。北斗导航精量精准播种技术、立体匀播技术、全程机械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增施生物有机肥技术、“一喷三防”绿色防控技术及植保无人机防控技术等先进技术,不仅保障了现代农业的科学管理,也有效确保了农田的提质增效。而对发生在身边的“高科技”,当地农民早已不觉新奇。
“现代智能化的耕作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土地的增产潜力,也实现了产业结构转型、推进种植业结构转变,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利通区农科局局长吴学冬说。
“品牌强农战略”登上发展舞台
农产品的“金字招牌”,是一个地方现代农业的闪亮名片。近年来,利通区千方百计加强绿色农业品牌建设,着力补齐农产品品种多、品牌少、名牌缺的短板,促进由“农产品小区”向“农产品品牌大区”转变。
近年来,利通区按照“新增一批新品牌、做强一批老品牌、培育一批特色品牌”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壮大农产品品牌体系。通过注册运营“利通蔬菜”区域公共品牌,借力“中国塞上硒都”荣誉称号优势,用好“塞上硒都”“丝路硒谷”集体商标,打造“舞谷新”“塞硒士”等19个富硒产品品牌。目前,该区打造农产品品牌121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宁夏著名商标17个、“三品一标”有效认证102个),获得宁夏名牌产品企业及产品18个,被列入宁夏优质企业品牌名录9个。
扁担沟镇依托当地土壤富含硒元素的资源优势,采取“支部+合作社+协会+农户+市场”的新型模式,打造富硒苹果精品示范园6800亩。依托已注册的“扁担沟苹果”“塞硒士”“玉景乡”等果品商标,2011年取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及绿色果品认证、2016年荣获“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后,该镇所产的富硒苹果一路走俏,深受区内外市场的青睐。
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利通区农产品已带着“金字招牌”开始闯市场。目前,该区已累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9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8个、绿色食品认证36个、有机认证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6个、集体商标3个、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1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占农产品生产面积比重达到78%。(记者马照刚)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