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硒产品免费用(聚硒产品免费用)
全媒体见习记者 赵映雪 通讯员 李慧玲
“今年复工复产后,公司产值已达800万元。”9月24日,在恩施硕品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三岔马铃薯基地,负责人徐世怀介绍。在他身边,机器轰鸣,工人正忙着加工富硒马铃薯蛋白和富硒马铃薯食品。
作为“华中药库”“世界硒都”,恩施市生态资源富集,但优质硒产品曾因产业化经营不够、销售渠道不多而“养在深山人未识”,成为发展致富的瓶颈。
以产业聚集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恩施市着手“破题”,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聚智硒都,120万亩富硒产业长成好产业、渐成大气候。
“走出去”学
做好经营管理文章
“对包装设计、产品搭配,大家还有没有改进意见?”9月2日,恩施花枝山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小瑛正和员工开会讨论新品销售策略,会议室内气氛热烈。
花枝山公司位于恩施市屯堡乡,是一家集茶叶及农副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硒产品研发、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等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花枝酥茶月饼是公司近期主推的新品。历经新冠肺炎疫情和洪灾的考验,该产品的销售情况对公司未来发展意义深远。
在此之前,历经两年成长的花枝山公司进入瓶颈期,新产品研发升级、规模扩大后的企业管理及销售市场拓展等问题成为发展“拦路虎”,企业急需寻找突破口。
“要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公司发展速度相匹配。”刘小瑛决心下“人才棋”,主动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到硒食品加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学习。
2017年,恩施市成立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连续3年在知名高校举办硒食品加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连续6年举办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培育百余名硒产业发展带头人。刘小瑛成为培训班“常客”,取回了“真经”。
培训中,她不仅学到硒品牌构建、企业发展之道、国内食品业的发展趋势等内容,更新了生产经营和管理理念,还受到启发,从北京、武汉等地引进3名经营管理人才,同武汉轻工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助力产品升级。
“产品在销售模式和包装加工方面都要迎合更高端、更有特色的市场需求。”新品研讨会上,担任常务副总经理的荆铭提议。
作为从北京引进的管理销售人才,他的意见得到一致认可。花枝山公司在新产品特色上下功夫,用恩施本地富硒茶制作酥茶月饼,采取“月饼+茶叶”的包装方式,首期5万份产品销售一空、供不应求,产品远销杭州、天津,同期销售额增长80%。
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人才效益转化为创新发展收益,企业借助政府平台真正“吃下”人才红利,得到经营实惠。
“引进来”钻
提升产品研发效能
9月11日上午9时,恩施德源集团院士工作站内,丛欣正和团队讨论新上线硒产品研发细节,与营销部经理沟通电商平台的推广文案。
“恩施到处都是宝!”作为中国药科大学博士、美国密西根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丛欣与硒是“老熟人”。2014年4月,他带领3名硒科研学者来到恩施,钻进深山半月有余,寻找聚硒能力最强的植物。
之所以到深山投资兴业,丛欣是被恩施市发展硒产业的决心和求贤若渴的真情打动的,“恩施决心大,硒产业发展氛围浓厚。”
恩施拥有“全球唯一探明独立硒矿床”“世界第一天然富硒生物圈”,硒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借助地理优势,恩施市建成国家富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争取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落户,健全硒学科基础科研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培育涉硒企业超400家,硒产业综合产值达120亿元,是一棵名副其实的“金梧桐”。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湖北省硒产业协会会长、德源集团总裁储震说。
聚焦硒资源开发与应用的产业化,德源集团组建了一支由海归药学博士领衔,配备专职研发博士或硕士10余名、聘请有国内顶尖硒科研专家教授10位、90余名专业顾问的研发团队。
在规模化人工培育十字花科高聚硒植物上,团队破解了以往植物聚硒度低的难题,经过连续4年的检测,最高可达到10000毫克/千克,是一般聚硒植物的上万倍聚硒能力。还与州农科院深度合作,推出植物硒蛋白的提取纯化工艺,制定植物硒蛋白的企业质量标准等。
目前,德源院士工作站已完成新产品研发20余项,授权或申请核心发明专利近20项,主导发布省级以上团体标准7项,新品所产生市场价值超10亿元,每年缴纳税收1000多万元。
梧桐树开枝散叶,金凤凰“下蛋”反哺,恩施市硒产业真正增“量”提“质”。
“沉下心”悟
挖掘硒品内生动力
9月18日,在恩施亲稀源公司的“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体验馆内,董事长蒋子祥正与到访游客畅谈茶文化。
“‘恩施玉露’传承自1300年前唐朝茶叶制造的蒸青工艺,清朝康熙年间由蓝氏首创,是中国蒸青绿茶的典型代表。”谈及心爱的“恩施玉露”,蒋子祥口若悬河。
说到兴起,蒋子祥现场演示了传统的整形上色工艺:140℃的茶灶上,茶叶在双手缝隙间上下翻飞,搂、搓、端、扎四大手法一一呈现,馆内霎时茶香流溢。沸水冲泡后,一杯手工“恩施玉露”呈现眼前,芽叶复展如生,汤色嫩绿明亮,香气袭人,滋味醇和。
1988年,蒋子祥师承杨胜伟,开始研学“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这门古老的手艺传至他已是第十一代。2012年5月,他被命名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恩施玉露”传统制作茶艺代表性传承人,并于同年8月成立恩施亲稀源硒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恩施玉露”茶种植、加工和销售。
保护和传承传统制茶工艺,打造高端硒茶品牌,恩施政企同心协力谋发展。
2014年7月,恩施市将芭蕉、白杨坪、屯堡等地列为“恩施苔子茶”物种核心保护区,并将“恩施玉露”作为三大名片之一悉心打造。亲稀源硒茶产业有限公司做大做强“蓝焙”富硒玉露品牌,现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在30年的茶事生涯里,蒋子祥主持并直接传授、培训传统技艺人员50余名,参与“恩施玉露”地方标准的撰写与修订;参与《恩施玉露新技术、新工艺研究》课题,使“恩施玉露”被认证为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特色硒产品、中国名优硒产品,连续两届入选农业农村部优农中心“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如今,亲稀源公司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年产干茶300吨,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指尖技艺”化为“指尖经济”,以“恩施玉露”历史品牌打造富硒茶行业标杆,技艺传承人助推硒产业走深走强。
今年10月,恩施市开展第三轮企业紧缺人才和技术攻关项目合作需求征集,并组织企业与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开展对接,参加武汉、上海等地高校院所技术成果转化对接会。创新载体靶向引才聚才,建优平台深度用才留才,培植项目精准选才育才,人才聚集,即将化为恩施市“硒”望无限的产业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