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庄村富硒蔬菜(万亩富硒蔬菜基地)
中国青年网赣州1月6日电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在乡村振兴上下足了“绣花”功夫,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以绿色富硒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大力发展富硒蔬菜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实现农民致富增收。
在过埠镇果木村蔬菜大棚基地,农户们正在各大棚里采摘茄子、包菜和辣椒等,这些蔬菜将销往周边和大湾区。
据了解,果木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大棚面积450亩,主要采取钢架大棚种植,辐射5个村民小组共258户农户1027人。基地每季可提供20多个蔬果品种,年产量2500多吨,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同时,农民在基地有务工收入,大棚蔬菜种植务工期较长,平均每年可务工11个月,全年可增加务工收入18000元。
“我这个基地有200亩,今年蔬菜产量800吨,产值200万左右,已经带动22名本地村民在基地务工,其中脱困户有7名。他们差不多整年都有事做,每个月工资收入在2000元至3500元左右。”种植户刘玉海说。
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土壤优势,果木村重点发展富硒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采取土地流转、安排就业等方式,建立了保底分红、劳务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共带动42户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同时,农户土地租金按每亩700元的标准出租,每户可增加1400元左右收入。
“我们果木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大棚面积450亩,基地通过“村集体+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和“基地经营主体+农户”的联结方式,将经营主体、村集体与脱困户等多方的利益联结起来。”果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承聪介绍说。
果木村富硒蔬菜产业发展是崇义县生态富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该县充分利用富硒资源优势,布局一批富硒蔬菜基地,做大做强富硒蔬菜产业,把全县打造成赣州周边和大湾区的“菜篮子”。同时,持续提升土地资源生产力、提高单产及品种效益,大力推广绿色无公害化种植,促进蔬菜产业向标准化、品质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绿色富硒蔬菜产业成为崇义县农户致富增收的“法宝”。(钟水旺陈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