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富硒地瓜节(博山地瓜哪里甜)
文/图记者王兵 赵志斌蒲泫奇
蜜薯作为淄川区西河镇几个村庄的扶贫项目,今年春天被农户大范围种植,经历过上半年的干旱,也遭受过“利奇马”台风的突袭,令人高兴的是,整体收成还算不错。农户丰收了,看着田里品相、口感、糖度俱佳的蜜薯,问题接踵而至,由于没有品牌、没有渠道、没有知晓度,销售成了“老大难”。销售不出去,贮存的问题急需解决,最令人头疼的是明年怎么办?种还是不种?
博山区五福峪村是一个有着30多年红薯种植经验的“红薯村”,依山傍水,在种植红薯方面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经过多年的种植,土壤和品种都到了提升换代的阶段。
专家在淄川区宝泉村调研蜜薯情况。
西河蜜薯滞销只是个引子,农产品滞销、农户种植利益无法最大化是近年来十分常见的现象。10月23日,鲁中晨报组织农产品深加工流通环节专家、规划专家、技术专家一行10余人来到田间地头调研,希望通过媒体牵线搭桥,发挥产品销售上中下游各自区域的优势,寻求解决产品滞销的根本办法。
扶贫产业之困
调研团队首先来到西河镇宝泉村,山路崎岖,车辆开到一半便无法继续前进,耕地被山势分割成小块,远远看去颇有几分南方梯田的韵味。
田里的蜜薯已经收获了大半,瓜秧被统一拨到一边,几名村民在刨着蜜薯。宝泉村党支部书记齐圣舜告诉记者,今年是第一次种植蜜薯,产量在3000-3500斤/亩,虽然没有达到正常产量4000斤/亩,相对于种植玉米、小麦,却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因为没有销路,现在地里还有很多蜜薯没有挖出来。”齐圣舜指着身旁的一小块梯田说道,虽然村里成立了合作社,但是苦于没有销路,仅靠零售和人脉关系只能是杯水车薪。
同时,对于引进的新品种,没有进行统一的科学化管理,技术上仍沿用老一辈的经验,施肥没有统一标准,这些短板导致了部分成熟蜜薯不符合商家的收购标准,难以被市场接受。
农产品滞销还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贮存。蜜薯不同于祖辈一直种植的地瓜,对储存条件要求更高。而且,宝泉村没有适合储存地瓜的地窨。如果这次滞销的问题没有被解决,那么等待农户的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旦农户失去了信心,对扶贫项目的继续推进将会形成很大阻力。
“种植蜜薯前与济宁一家公司达成了回购协议,可当蜜薯大量上市后,对方却借种种理由压价。”对方的不履约让齐圣舜颇感无奈,虽然曾多次找对方协商,但最终也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守着富硒土壤、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质的农产品,却无法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如何走出困境,一直困扰着西河镇政府和各村的负责人。
与宝泉村相比,博山区五福峪没有严重的红薯滞销情况,但红薯的销售一直沿用传统模式,产品没有附加值,农民收益不高,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政府和村民。
走进五福峪村,储存地瓜的地窨随处可见,淄博市派乡村振兴服务队博山3队队长张文告诉记者,五福峪共有地窨1200余个,虽然今年大旱,红薯产量仍有600多万斤。
汇集各方智囊
服务乡村振兴
博山镇镇长任立国为周巍(左)颁发顾问聘书。
乡村振兴服务队博山3队队长张文为刘振彬(左)颁发顾问聘书。
博山镇副镇长王娜为王光亮(左)颁发顾问聘书。
为了让蜜薯种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链,帮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10月23日,淄博市派乡村振兴服务队博山3队与鲁中晨报组织农产品深加工流通环节专家、规划专家、技术专家召开座谈会,并在博山区五福峪村村委会议室内举行了“服务队博山3队聘请乡村振兴顾问仪式”。会上,淄博市乡村振兴服务队博山3队聘请山东滨州托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梅林、山东进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巍、山东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振彬、山东宁智寓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光亮、东营天鹰思创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营为顾问,助力乡村振兴。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分别谈出自己的意见。梅林从红薯的深加工方面,周巍从生态种植、土壤施肥和可追溯体系方面,刘振彬从红薯种植产业化方面,王光亮从城市高端农贸市场方面,李营从乡村文化旅游带动促销农产品方面,共同进行指导,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简单来说,产业链包括生态种植-深加工-流通渠道-消费者4个方面。”刘振彬告诉记者,他从规划的角度阐述了产业链对农产品销售的重要程度。现在的痛点是生产方式原始,无法达到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且技术落后。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加强政策的研究和把握,努力打造“一村一品”,提升品牌效应,同时,明确产品定位,争取相关基金的导入,加快产品走向市场化。刘振彬认为,借助产品自身优势,融合企业和专家各方面特长,最终能将农产品的种、产、销等环节无缝串连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冷冻红薯卖到全国去。不但要解决产品滞销的问题,而且要提前考虑产业链延伸,增加产品附加值,助力农户增收。红薯加工后进行冷冻,可以直接在便利店制作烤红薯,让终端消费群体全年可以吃到红薯。”梅林说,通过利用政府和民间资本,将工厂引入本地,这样不但节省了原材料运输成本,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农产品原产地优势。同时,还应打造品牌,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以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红薯经过加工后,市场需求旺盛,销售潜力大,应当提前抢占市场份额。记者了解到,托福食品是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对于红薯加工后的销售有一条已经成熟的渠道。
用技术改变传统种植模式
刘振彬告诉记者,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去做,对于种植方面的技术性问题,周巍绝对算是行业里的专家。作为生态种植+智慧农业+可视化农业+可追溯体系+品牌打造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的资深从业者,他对农产品种植有着独到的见解。
“现在的消费者很注重原生态产品,所以生态种植尤为关键。”周巍说道,通过用微生物代替化肥农药,按照原有的种植模式,可以使产品达到安全无公害。
合理科学的种植离不开技术支撑,对问题土壤进行及时改良是提升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一环。“土壤改良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3-4年。”周巍说道,一般在改良的第一年就会看到效果,就像人生病后需要按疗程服药一样,土壤生病了也需要给它一定时间来恢复到最佳状态。为了避免土质变坏,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种植习惯,尤其是对化肥的使用上。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先进的设施设备是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根本。“可追溯体系通过一物一码、一箱一码,实现了产品的精准追溯,做到了农业的可视化。”通过大量的前期工作,在农田安装摄像头,检测设备,数据导入等,实现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追溯。
“感谢各位企业代表和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为今后的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张文感激地说,这次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各行各业专家的指导,共同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为五福峪村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坚信农产品良性可持续发展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