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沐河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口感如何)

硒宝 12-30 18:09 92次浏览

北沐河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口感如何)-硒宝网

北沐河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口感如何)-硒宝网

北沐河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口感如何)-硒宝网

上甘棠古村

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是古苍梧郡谢沐县治所在地。

据县志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谢沐县,属辖苍梧郡,治所在上甘棠,至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并谢沐、营浦为永阳县(江永县之前身),属永州总管府,治所迁移,历经700年。唐太和二年(公元828年),周氏先祖率族人移居于此,至今已经一千多年。

在漫长的岁月里,周氏一族从这里走出了载于族谱的101位七品以上的官员。儒学为宗,耕读传家,上甘棠绵延的文脉和周氏严谨的家风,使这一大族在僻远的湘南小镇长盛不衰。而这一族人经年累月苦心经营的村落代代相承、纵横有序,被喻为“千年古村”。

北沐河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口感如何)-硒宝网

北沐河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口感如何)-硒宝网

走近这个古村,远远就能看到横亘于村落后背的一线的山岭,葱茏青翠,名为“翠屏山脉”。左侧一座石山叫昂山,右边的山头叫栖凤山。村落面前的一脉潺潺流水,即是古谢沐河。按照堪舆学的说法,正是“左青龙、右白虎,后有靠山、前绕玉带”的风水宝地。

尚未进村,就能感受到悠久岁月在这里积淀的深厚底蕴。村口溪桥边就伫立着一座古阁,曰:文昌阁。此阁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共3层,高20余米,宽9米,飞檐斗角,颇为壮观。曾经,阁楼的左侧有前芳寺,右侧有龙凤庵,还有云归观、戏台、围墙等建筑物,是古村综合性的公共文化场所。

横跨谢沐河的三拱石桥,叫做步瀛桥,始建于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距今800多年历史了。“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撷取的桥名,彰显了周氏族人对自己美好家园的高度认同与自豪。“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诗经·甘棠》)循吏的美政和遗爱,或许就是上甘棠走出的众多忠孝士子对故土家山深深眷恋。回归与反哺,安居而乐业,越过眼前的这条河流,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北沐河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口感如何)-硒宝网

北沐河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口感如何)-硒宝网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古村落独特的建筑形制。

沿着谢沐河平行铺设村落的主干道,为村前通途。与主干道垂直,由河岸往后山方向延伸,共有9条次干道,为村落内部通道。上甘棠村周氏十族,就依循次干道布置住房,栉比鳞次,重重叠叠。在主、次干道交叉处,建有各族系的门楼。自北往南依次建有9座门楼,故有“九家门楼十家厅”之称。现今保存下来的,还有一单门楼、四单门楼、五单门楼、九单门楼等4座门楼,其他的门楼已经毁弃不复存在。其中,四单和五单门楼是明代建筑,一单和九单门楼是清代建筑。或许是空间的节约利用,次干道相对逼窄,最窄的一条只能容一人通过,因此被称作“挤女巷”。但通向全村各个角落的道路都是用青石铺成,巷道旁的水沟也是用青石铺成,村内基本上没泥土路。不管是晴是雨,都可以脚不沾泥地穿行整个村落。

再看上甘棠的房屋的造型,颇有徽派建筑风格,皆是楼房,排列严谨有序,屋顶马头墙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房屋内部格局大都一样,两厢房一天井、四居房一正屋和楼房走廊。住屋的天井样式各不相同,特别是各户的栏杆、窗花更是造型各异、花样百出,雕刻奇花瑞兽,寓意福禄寿喜。严谨中求变化,趋同中求差异,庄重威严又活泼生动,反映出古代民间匠人高超的技艺和艺术水平。

北沐河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口感如何)-硒宝网

北沐河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口感如何)-硒宝网

上甘棠的最佳人文景观是月陂亭。这是村边古驿道上的一处天然石亭,由于地形奇特,依山傍水,与隔河的寺、楼、阁、台相映成景,不仅是过往行人的最佳休息之处,也是村里的乡土文人吟诗作赋的好地方。日积月累,最终成为一方水土镌录名言、记述要事的档案库。现存摩崖碑刻27块,其中唐朝碑刻1块、宋朝刻5块、元明清碑刻20块,无字碑1块。“月陂亭”三字,系村人“镌于光绪三十二年”。《先贤嘉言事亲》碑,光绪三十年录,以劝人为善,劝人为孝,有诗云:“出身恩重岂能忘,禽有慈鸟兽有羊,为子若还忘孝养,纵后人类是豺狼。”《颂彭公平瑶功德歌》撰于明洪武三年,其碑文为研究瑶族起义斗争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修建步瀛桥碑记》记录了修建这座古桥的时间和捐款人名,是关于这座石拱桥的真实史料。最为遒劲壮观、引人注目是“忠孝廉节”四字,每字横1.3米,高1.8米,为中国历史上著民的民族英雄、南宋名臣文天祥手迹,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永明县正棠黄平、王士俊摹刻于此。

另有一块碑,刻着“甘棠八景诗”:独石时耕景色明,甘棠晓读旧书声;山亭隐士敲棋局,清涧渔翁坐钓亭;西岭晴云浓复淡,昂山毓秀翠还清;龟山夕照纱笼晚,芳寺钟声对鹤鸣。从这些优选的景点命名和清新的具象描述里,我们依稀能品读出古人在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北沐河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口感如何)-硒宝网

上甘棠月陂亭石刻

上甘棠村周氏族人在此定居、延续40多代,其村名和居住家族一直不变,在全省乃至全国实属罕见,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于研究宋元明清时期湘南乡村历史文化、民俗民风和宗教信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07年,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公布其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北沐河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口感如何)-硒宝网

上甘棠文昌阁与步瀛桥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