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出富硒大米(石台富硒米哪个牌子好)

硒宝 12-30 18:07 134次浏览

石台出富硒大米(石台富硒米哪个牌子好)-硒宝网

山环水绕清溪湖。

石台出富硒大米(石台富硒米哪个牌子好)-硒宝网

富硒水果采摘。

长江之滨,四面山水,富硒江津。

这里是重庆唯一的和全国幅员面积最大、百岁老人分布最均匀的“中国长寿之乡”,也是“中国富硒美食之乡”,还是“中国生态硒城”。

这里,90.21%的土壤达到中硒水平、硒分布均衡。依托富硒资源,大米、花椒、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和中药材等8大类富硒产业快速发展、异军突起。

今年1-10月,全区富硒产业实现产值47亿元,预计年产值将达55亿元。“石蟆硒”富硒大米最高卖到每斤150元,“羊儿山”富硒土鸡蛋每个卖5元,“猫山”富硒茶叶卖到每斤1000元-8000元……江津富硒农产品实实在在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硒望”江津,正向人们展示着一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鲜活样本。

战略设计规划引领,奠定发展路

前不久,江津区柏林镇首届高山富硒农副产品采购节会上,重庆市硒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重庆沃东社区服务管理咨询公司签订购销协议:2018年向沃东公司保底供应200万斤富硒大米、3万头生猪。两者的合作,为该镇富硒农产品开通了从“田头到锅头”的直通车。而促成合作的媒介正是硒。

因为硒,柏林镇建起了一批富硒产业基地,彻底改变了山区农业设施落后、效益低下的面貌。类似柏林的变化,也发生在江津的各个农业镇。富硒产业正深刻改变着江津的农业产业格局。

“考察发现,富硒农产品的附加值是普通农产品的好几倍。”江津区区长谭庆深刻认识到,“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必须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这也正符合重庆市委、市政府“全市农业走特色效益农业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路子”的部署。

在发展的问题上,江津区委、区政府从不缺位。

2012年7月,区里确立了未来5年以“一个现代农业园区、一大富硒特色品牌、五大支柱产业”为重点的“115”农业工作思路。自此,打造“富硒产业”正式纳入全区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3年底,全面发力推动富硒产业发展,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5名区领导任副组长、20多个职能部门“一把手”任成员的江津区富硒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区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2017年高达3000万元,专门支持富硒产业发展。自此,富硒产业“全区一盘棋”的格局正式形成,富硒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实现联动发展。

2014年1月,参考江津及全国其他地方数据的《重庆市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发布。同时,江津制定了《2014-2020江津富硒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区财政5年来安排6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富硒产业发展。

2016年5月,《关于加快富硒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措施相继出台,涉农部门和各镇街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身富硒产业,全区上下兴起大抓特抓富硒产业的热潮。当年,富硒农业产值达到40亿元、增长21.2%。

为了让富硒产业发挥更大的产能效益,长远规划必不可少。在江津区的规划中,到2020年,全区实现富硒年产值100亿元,其中富硒农产品加工产值24亿元。

一个小小的“硒”元素,如何能撬动百亿产业?江津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百亿目标,增强富硒农产品的商品化率,规模化种植、养殖必不可少。江津将重点发展8大类富硒农业产业基地,到2020年,富硒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35万亩,富硒水产养殖面积6.5万亩,富硒生猪出栏45万头(只)。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到2020年,全区发展富硒生态观光园50个,富硒乡村旅游网点200个,吸引旅游观光人数达到150万人次,富硒农产品商品化率达到75%。

谭庆表示,未来,江津将继续把优势发挥到极致,将富硒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趟出一条“科学发展、富民兴区”的新路子。

打造品牌延长链条,铺就产业路

周末,成都市民杨斌带着妻儿自驾几个小时来到江津区李市镇大桥村羊儿山的画眉湾家庭农场,就为了让娃儿去山上捡几个土鸡蛋,在山间的水田看看打谷子、拾稻穗,在乡野撒撒欢。“让他到乡下来找找我们当年的乡愁。”如今的羊儿山,每到周末总有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寻找乡愁,带走硒货……

农业与旅游究竟有啥子关系?如何让“硒”和“游”结合得更加紧密?

周鸿是重庆富硒网的一名创客,她在羊儿山承包了50亩果园和30亩荒山,平日就把蛋鸡放养在果园和荒山里,再通过微信把自产的富硒土鸡蛋卖到全国各地。去年10月,周鸿还在微信上推出了“羊儿山乡愁之旅”,捡鸡蛋、挖野菜、抓野兔,到当地农户家体验农耕生活,与农户一起制作手工古法红糖、鲜辣椒酱……“一年来,我接待了600多名游客。这些游客的消费水平也不低,看到土鸡、土鸭、土鹅就抢着要,人均消费达1000元左右。”

“‘羊儿山乡愁之旅’是江津富硒产业发展的缩影。”江津区副区长杨永芳表示,通过延长富硒产业链,推动江津旅游产业从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型旅游转型;壮大旅游产业,又使江津富硒农产品就地卖出好价格,获得更高的附加值,促进富硒产业发展。

“富硒农业的发展打开了江津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杨永芳介绍,自该区大力推动富硒产业发展以来,吸引了大量城乡资本投资富硒产业,加快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构建步伐。

以大米为例。过去,江津种植的水稻大多是产量高、米质糙的普通品种,大米售价一般只有每斤一元多。而现在,江津一半以上的稻田都改种了优质稻品种,生产出富硒大米,平均售价达每斤7元左右,高的每斤可卖到近30元。短短几年,江津富硒大米就成为重庆产销规模最大的优质大米品牌。

同时,江津独特的富硒资源吸引了大批企业前来投资。截至目前,已有鲁能、锦程、两江艺农等65家农业企业入驻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富硒农产业,中粮集团、山东鲁花等30余家工业企业进入德感工业园和白沙农产品加工园从事食品加工,富硒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全区参与富硒相关产业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超过3000家,占全区涉农市场主体总量的60%左右。

从渝沪高速刁家下道,这里原本是一个小村庄,如今,依托这个高速公路下道口,已经成为重庆(江津)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地带。

“我们规划了三条旅游线路、三大景区、四季游。”重庆(江津)现代农业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打造以富硒农业科技展示、生态观光、垂钓、旅游、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刁燕公路沿线景区、金色黄庄景区、鹤山坪景区乡村旅游。”

就在数月前,鲁能集团投资100亿元的鲁能“美丽乡村”落户这里,建设融现代农业生产加工、有机农产品配送、农业高科技推广应用、美丽乡村主题度假旅游、会员制农场等为一体的国家级现代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区。

江津区政府也开始对“硒游记”进行整体策划布局。目前,该区已对四面山高速公路沿线的富硒产业基地、品牌创建、乡村旅游点逐一进行规划设计,将建设四面山康养度假小镇、江小白江记酒庄、白沙文旅创意产业园、滨江富硒美食休闲街等,打造一批集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商旅融合、工旅融合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体。

发展电商惠及民生,畅通致富路

京东商城“江津生鲜馆”开馆了、淘宝“江津硒货旗舰店”营业了、“重庆富硒网”上线了,江津富硒产品购销两旺;浙江赶街网、阿里巴巴菜鸟网络、深圳“淘实惠”等机构也纷纷抢滩江津农村电商。江津“富硒农业+农村电商”的模式,造就了一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触“网”典型。

为带动农户发展富硒产业,江津区引进重庆寿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电商合作人的方式,与农户签约,形成专业化的种植。农户不会种,农业专家进村指导;农产品卖不掉,通过整合京东、淘宝、中国富硒网等平台,帮助农产品打开销路;农产品商品化率低,寿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一口气注册了10个公共品牌,有了品牌背书,价格自然翻几番。

截至目前,在江津区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利用互联网从事经营活动的主体有884家。今年1-9月,全区已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1.9亿元,快递量总量1581万件,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8亿元,同比增长85.2%。

“如今江津的富硒农产品已形成良性发展,通过电商品牌效应和富硒认证,打开了销路。同时又通过电商品牌,倒逼农户提升质量,扩大经营规模。”江津区商务局副局长李晓玲介绍,随着富硒名片不断在全国打响,富硒农产品的附加值也越来越高,真正实现富硒富民。

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当前绿色生态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拥有健康生活是人们的永恒追求,因富硒而就的江津“硒式”生活,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向往。

吃富硒饭,品富硒菜,喝富硒水,呼吸负氧离子新鲜空气……如今,江津这样的生活成了“硒式”生活时尚,“硒游”也已经成为很多外地人到江津旅游的新选择,这也正是越来越多像杨斌这样的游客锁定羊儿山、向往江津的原因所在。

柏林镇最南端的东胜村,与贵州省习水县寨坝镇交界,以前是江津较偏远的贫困山村。今年7月-9月,这个小小的山村却接待了数万名游客,有的一住就是两三个月,村里的10多家农家乐全部爆满。“生意最好的时候,20天我就赚了4万元。”昔日的贫困户贺洪超也尝到了“富硒之乡、长寿经济”的甜头。

“常到江津走,能活九十九。”富硒产业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江津的“长寿经济”才刚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