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坑乡富硒大米(富硒大米一般多少钱一斤)

硒宝 12-29 18:10 146次浏览

西坑乡富硒大米(富硒大米一般多少钱一斤)-硒宝网

梅州兴宁“两镇五村”乡村振兴连片示范项目沿线景观。陈建军 摄

驱车从兴合线转入麻岭河景观带,一幅3.5公里长的巨幅田园乡村画展现在眼前。绿植铺成的“绿毯”在麻岭河两岸延伸开来,五彩缤纷的花朵在其中争奇斗艳。横跨河两岸的风雨桥是这幅画中的标志性建筑,与两岸的村居景色相得益彰。身处这样的美景,闲聊散步好不惬意。

“乡村环境美了,生活方便了,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今年4月,麻岭河景观带开放以后,麻岭村村民罗燕球就在附近摆了个小摊,卖零食、饮料、玩具等。“每天来往的人络绎不绝。”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近年来,兴宁市坚持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和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兴宁乡村规划有新特色,乡村产业有新依托,乡村资源有新整合,基层党建有新进步。全市20个镇街乡村振兴的“星星之火”已亮起,“燎原之势”正在形成。

村庄美丽宜居▶▷“网红打卡点”点“靓”乡村民居

“太美了,快来多拍几张照片。”走在麻岭河景观带,忍不住驻足欣赏眼前小桥流水、百花争艳的美景。虽然天气渐凉,但麻岭河两岸依然有许多游客合影拍照。“这里的美景早就‘刷爆’我们的朋友圈了,趁着周末过来看看,公园廊桥、客家民居、稻田蔬果基地,太有世外桃源、美丽乡村的味道了。”正在与朋友欣赏刚拍的美照的陈女士说。

今年4月底建成的麻岭河景观带,已成为兴宁的网红打卡点,游客纷至沓来体验山水田园乐趣。

沿着麻岭河景观带往叶塘镇方向前行,还能参观磐安围、玖崇湖等景点,道路两旁是蔬果产业集群。一条公路串起了乡村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生态休闲旅游文化,形成兴宁“两镇五村”乡村振兴连片示范项目的中心地段。

2019年以来,兴宁市谋划新陂、叶塘“两镇五村”乡村振兴连片示范项目,涉及叶塘镇河西、鸭池、麻岭和新陂镇三新、上长岭5个行政村,统筹“四好农村路”、万里碧道,串珠成链,以点带面,勾勒出美丽的生态乡村田园画卷。

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兴宁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突出乡村特色,保持田园风貌,体现文化风格,扎实推进“两镇五村”项目和各镇(街道)2个至3个连片村建设,打造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径南镇东升村是兴宁市较早启动乡村振兴工作的村庄,早在3年前已成为远近皆知的景在村中、村景相和的月形山乡村旅游区,并在2018年1月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

今年以来,东升村又有了新变化。为充分挖掘东升村乃至更大范围内的自然山水、人文资源,今年3月,梅州市月形山乡村旅游有限公司进驻,联袂东升村倾力打造乡村旅游,启动旅游区2.0版升级改造项目。

经过短短5个月的努力,景区新建了廊桥、游船、水上乐园、民宿、开心农场等旅游配套项目,景区范围也扩大至包括东升、官亭、黄坑、双梧、陂蓬、径南社区等村(社区),总面积1.2万多亩。并于今年8月正式营业。

同时,兴宁市还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抓手,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三年攻坚行动,实施农村饮水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提升,实现村庄干净、整洁、有序、宜居。

如今,走在兴宁各乡村中,修葺一新的房屋外立面诉说着乡愁,村卫生站、村公共厕所、休闲健身设备一应俱全,与村容景观融为一体,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健康舒适。

农民钱袋鼓了▶▷突出特色产业建设“米”好兴宁

“最高的田块亩产641公斤,属于实估数据,是广东省丝苗香米的产量最高纪录!”伴随着浙江大学教授程方民对结果的宣读,现场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今年7月16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浙江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教授,到兴宁对华南农业大学等承担的丝苗米富香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研究推广项目——丝苗米富香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片,进行现场测产验收。

兴宁处于梅州富硒地带,1/3以上耕地土壤属高硒土质,是生产富硒大米的优质基地。袁隆平科研团队连续5年在兴宁市开展水稻良种种植试验示范,在2016年创华南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

丝苗米因其米粒洁白晶莹,油质丰富,成饭香气浓郁、口感柔软而享誉海内外,且享有“中国米中之王”的美称。

就是这么一粒形状细长、晶莹剔透,不起眼的小米粒,成为了兴宁市许多农民的致富宝。

“以前我一直认为是因为耕田,才成了贫困户,没想到让我摆脱贫困的还是耕田。”周初连家世代耕田,一家三口靠着他一人耕作几亩田地过日子,生活过得紧巴巴。

去年,在兴宁丝苗米产业园建设的宣传造势下,周初连找到村里的帮扶单位,想要种植丝苗米。于是,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村民们的支持下,周初连获得了不少田地,加入了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的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如今周初连的丝苗米种植面积已达到了50亩,家庭年纯收超过了6万元,顺利脱贫出列。

在兴宁,像周初连这般靠种植丝苗米脱贫致富的农民还有许多,丝苗米已成为兴宁的脱贫米、致富米。据兴宁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兴宁市丝苗米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农民务工、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增收和农产品销售服务等模式共带动农户1435户(含贫困户15户)。

除了丝苗米以外,兴宁还积极推动兴宁油茶、柚果、优质稻、单丛茶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通过“政府推动、企业带动、社农互动”,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和特色小镇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同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举办兴宁市农特产品展销暨农电商交流贸易会等系列展会,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推动特色农产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

乡村振兴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兴宁市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和就业扶贫,涌现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光伏产业”“旅游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创建了“陈小鸽”“梅一客”“绿宝峰”“石岭情”等产业扶贫品牌,脱贫攻坚成果丰硕。

遍吹文明新风▶▷干群协力推动乡村振兴

走进大坪镇黄坑村,新建的8个文体广场和5个小节点健身广场错落有致分布。崭新的道路、宽敞的活动空间、丰富的体育器材和政策知识覆盖全面的宣传栏,与微风徐徐吹动的稻田相得益彰,勾勒出黄坑村新农村的面貌。

这幅美丽乡村的画卷背后,是文明之风遍吹村庄的体现。为了规划建设好黄坑村美好家园,村党支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紧抓实南粤党员先锋工程,敢作为,敢担当,吹响建设家园的号角。

广大干群携手,争相为建设家园添砖加瓦。30名党员带头发动近200户群众捐款并无偿让地14多亩支持新农村建设,积极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和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推动了村级7个小广场和中心广场以及5个小节点的建设。

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黄坑村以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综合整治、特色文化建设等“七个行动”为着力点,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文明户”“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孝老敬亲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并制订新村规民约,提高乡村自我管理水平。据悉,该村共评选出“文明户”10户、“最美家庭”“文明家庭”14户、“孝老敬亲好媳妇”3人。

通过系列活动,有效传播正能量,进一步培育了优良家风、建设了文化新风。特别是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黄坑村外出返乡党员、大学生、务工人员30多人主动请缨参加村委疫情防控工作,共同守护家园。

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黄坑村是兴宁市推进村庄乡风文明的典型案例。

兴宁市强化党建引领,带动乡风文明。扎实完善113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崇德向善良好氛围,人民群众和谐幸福指数实现“芝麻开花节节高”。

同时,结合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的契机,兴宁市大力开展文明镇村创建活动,以开展百佳文明村评选为抓手,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村风的良好氛围,潜移默化地对村民产生影响,全面提升村民素质。

“物质和精神都富足了,才是真正的新农村建设。”兴宁市委副书记何志平说,让文明新风吹遍兴宁乡村每个角落,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乡村振兴。

相关附件: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