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大米 安康(安康大米富硒产地)

硒宝 12-29 10:09 141次浏览

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1],竞争优势表现为两种基本形式: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对于农业产业经济而言,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可以使农业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获取竞争优势。具体而言,发展特色农业使特定地区农业产业获得标歧立异优势;而农业产业集群使分散的中小农业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专业化效率、集群的知识溢出与共享、技术创新与扩散、集体学习、交易价格、关联整合、网络合作等方面的成本优势。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的山区,立足区域特色,审时度势,发展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改变落后面貌、提升产业升级的现实选择。陕西省安康市地处陕南秦巴山区,介于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12′之间。北靠秦岭主脊与西安、商州毗邻,西与汉中市接壤,南依大巴山北坡与四川万源市及重庆的万源县、城口县、巫溪县为邻,东与湖北竹山、竹溪、郧西3县相接。凤凰山自西向东延伸于汉江谷地和月河川道,使安康地区形成“三山夹两川”的地势轮廓。安康市下辖9县1区,人口296万,有国土总面积23529km2,山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2.5%。这里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处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使得安康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交通不便、资金及人才匮乏和工业基础薄弱,其物华天宝在很长的时期内未能转化为经济效益。近年来,安康市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区域自然资源优势,投入力量将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推动该市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加明晰地梳理安康市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思路,本研究采用SWOT分析方法[2],对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进行全面分析,认为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只有利用好富硒资源的优势,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做好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战略的规划工作,才能使安康的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变为经济效益,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1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现状

安康市国土资源中富含硒矿,富硒资源是安康最具特色的资源。近年来,安康市开发利用富硒资源发展富硒食品产业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2010年,安康全市的富硒食品生产企业已达86家,其中有35家规模企业从事富硒食品生产经营,开发了富硒茶、富硒矿泉水、秦巴硒菇、富硒饮品、富硒大米、富硒食用油、富硒魔芋制品、富硒保健品等50多个品种系列,实现工业产值24.6亿元;培育了紫阳县神云富硒茶公司、安康秦东魔芋食品公司、兴安富硒大米加工公司、汉阴县富硒特色小吃等一批富硒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市共有10家企业的11个产品获得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23家企业的24个产品被评为安康市特色品牌产品,有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白河木瓜等5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7个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被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的有68个,面积达4万多hm2;有无公害产品24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9个。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显现出良好的态势,已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雏形。2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2.1S———优势分析

2.1.1安康硒资源丰富

安康市政府组织市科技系统对安康市10个县区的土壤、农作物等抽样检测和调查分析表明,各县区都不同程度地“富硒”。安康境内大巴山东段的成土母岩中的含硒量为汉中地区的1.69倍、商洛地区的2.63倍,特别是大巴山东段早古生代的某些复杂岩层,含硒量达2.5~6.9mg/kg,富硒地层厚度达40~50m,跨度达400~500km。安康硒资源具有3个特点:一是富硒面积大,全市10个县区不同程度处于富硒的生态环境之中,富硒食品产业发展能形成大的规模;二是富硒地层厚,富硒地层厚度达40~50m,硒资源丰富,发展富硒食品产业具有可持续性;三是硒品质好,硒浓度适中,不含有毒元素,同时还伴生有锌、锶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以紫阳为中心的地区还被有关专家评价为“优质、环保、安全”的富硒区域。

2.1.2安康地理环境独特,富硒农作物品种多、潜在品质高

安康富硒区域处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汉江及其众多支流网贯其中,气候温暖湿润,土地类型多样,土壤有害物质含量低,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使该区成为我国南北植物的荟萃地、野生动物的天堂,具有明显的生物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据调查,该区有各种植物3300余种,通过对安康各地农作物样品的检测[3],土壤样品测定硒含量为2.06~26.35mg/kg;水中硒含量,井水8.50μg/kg,稻田水8.48μg/kg,河水9.07μg/kg;粮食作物中硒含量,大米硒含量为2.75mg/kg、玉米0.24mg/kg、大豆0.80mg/kg、马铃薯2.60mg/kg、小麦1.15mg/kg、绿豆6.82mg/kg;其他如茶叶1.40mg/kg(岚皋县62份样品平均)、老茶叶2.50mg/kg、魔芋8.45~8.58mg/kg、天星米草16.52mg/kg、荠菜(野生)20.81mg/kg、香椿0.05mg/kg、杂草(毛坝擂鼓台泉水旁生长)2.98mg/kg、菜子饼1.74mg/kg。这些物产既可作为富硒食物食用,也可以作为富硒饲料新产品的原料粮发展畜牧业养殖,还可进行深加工,提取硒蛋白和重要酶类,具有深度开发价值。

富硒大米 安康(安康大米富硒产地)-硒宝网

2.1.3安康具有投资兴业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安康处在川、陕、鄂、渝4省市的结合部,成为成都、西安、武汉、重庆几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通过高速公路,从安康到西安2h,到重庆3h,到武汉4h;它是连接西北、西南、华中的重要交通枢纽。襄渝、阳安、西康等3条铁路线在此交汇,316国道横贯东西,210国道纵穿南北;京昆高速安康段、包茂高速西安至安康段,襄渝铁路二线相继建成通车。随着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相继建设实施及未来安康还有4条铁路、7条高速、1个4C级机场的交通建设规划,10个县区将全部通高速公路。安康正在形成为内外畅通、高效便捷的现代立体交通枢纽。

2.2W———劣势分析

2.2.1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链较短,产业关联、产业融合性不强

现阶段,安康富硒食品农业产业链还较为松散、脆弱,产业链延伸不够,致使特色农产品不能通过深加工增加附加值,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高端特色农产品。目前,安康富硒食品产业集群仅是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劳动密集型的手工操作、低成本、恶性的价格竞争等为主要特征,是选择的产业经济低端路径;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更多的只是同类企业的简单扎堆,产业雷同,彼此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专业化分工,产业链支撑与延伸不够,产品精深加工比重低、特色不强,增值率低。同时,农业产业间融合度低,缺乏专业化的农贸市场、农产品物流中心及创意包装设计等相关支撑产业,没有形成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城乡一体化经济结构体系。

2.2.2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科技水平、集约化程度低,商品化处理不够、品牌优势不明显

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尚存在着农业技术水平低、创新研发能力弱、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以及农业新技术和知识传播速度慢等问题。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安康富硒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没有被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富硒食品生产表现出规模产量虽然不小,但名特优质产品欠缺;初级加工和粗糙加工多而精深加工少;采用传统工艺和落后设备的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少;产品品牌混杂,质量良莠不齐,符合高标准、高质量要求的产品少。

2.2.3农业产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

由于缺乏制度创新,有效联结企业、农户及中介组织的长期合作机制尚未形成,通过与相关辅助产业的价值链整合、相互拉升与集群的效应还不十分明显。安康富硒食品产业仍“扎堆”处于简单的市场买卖关系,企业之间、企业与中介组织之间,特别是企业与农民之间没有形成相对稳固的合作关系,没有彻底改变传统的农村分散经营的“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局面。

2.3O———机会分析

2.3.1政府重视

2007年9月安康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富硒产业发展研讨会,提出了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2008年安康市委、市政府首次将富硒食品产业确立为全市支柱产业重点进行培育和发展;2009年安康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任组长的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富硒食品培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颁布实施了《关于推进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建立了富硒食品标志制度,实施《安康市富硒食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通过组建陕西省富硒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搭建富硒食品质量检测与技术管理平台等一系列举措,有力地推进了安康富硒食品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富硒大米 安康(安康大米富硒产地)-硒宝网

2.3.2富硒食品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国内外科学界对硒进行了大量研究,证实———“硒是目前全世界科学机构卫生组织一致公认、毫无争议的人体及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又是延长寿命最主要的矿物质营养素,被科学家誉为‘抗癌之王’、‘生命之火’、‘心脏的守护神’、‘人类健康的卫士’”[4]。随着硒这一微量元素对人体功效的逐步被认识,富硒食品的市场开发前景也越来越广阔。在对硒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发现产业发展有两个机遇:一方面,硒元素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不均衡。据WHO公布的资料,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属于低硒和缺硒地区,而我国是世界主要的硒资源国之一,硒的蕴藏量占全球的1/3以上。但同时,我国也是缺硒大国且硒资源分布不均,调查表明,我国有72%的县(市)属于低硒和缺硒地区;另一方面,硒在人体内无法被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入,而农业上生产的天然富硒食品是纯天然、高营养、全方位的保健食品,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补硒途径。因此,生产、加工、食用天然富硒食品,是解决给人体补硒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为富硒食品产业开发创造了客观条件和良好的机遇。

2.4T———挑战分析

2.4.1面临国际国内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同构化竞争的挑战

在国际硒的营养研究和产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开发、利用硒资源,发展硒产业的热潮正在兴起,很多地方在围绕富硒农产品开展深加工。目前,湖北省恩施市、贵州省开阳县、浙江省龙游县等地已走在了国内富硒食品开发的前列。此外,像江西省丰城市、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等,虽不处于富硒地域,但也通过施用富硒肥料生产富硒农产品或利用富硒饲料喂养畜禽生产富硒肉禽蛋类产品,进行着富硒食品产业的开发。

2.4.2面临国际国内食品安全技术门槛提高的挑战

在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愈加严格的安全卫生标准已成为食品行业的“游戏”规则,他们凭借其技术、管理、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设置以技术标准、管理法规、合格评定程序、产品检疫、检验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包括富硒食品的出口面临着极大挑战。在国内,随着“三鹿奶粉”、“瘦肉精猪”、“染色馒头”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人们对食品安全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必将进一步提高食品产品安全标准,建立更为完备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而行业标准的提高使得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走出去”的难度加大,富硒农业及富硒食品生产过程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根据市场定位,制定实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常规要求的技术系统标准,形成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较为完善的标准及管理规模体系,这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富硒食品产业赢得市场竞争和加快发展的机遇和关键所在。

3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矩阵分析与对策

3.1SWOT矩阵分析

根据对安康市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目前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结合SWOT矩阵,提出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4类战略(表1)。其中SO战略为增长型战略,WO战略为扭转型战略,ST战略为多种经营战略,WT战略为防御型战略。

3.2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选择应以SO战略为基础战略,WO战略和ST战略为核心战略,兼顾WT战略,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富硒大米 安康(安康大米富硒产地)-硒宝网

3.2.1政府扶持

以政府培育为主导,积极扶持安康富硒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促使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村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经济发展史表明,“政府在发展中的作用稳步上升,以至于没有政府的积极支持,便不可能有成功的经济增长。”[5]安康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政府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做好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和整体推进工作的思想指导下突出富硒优势特色;积极扶持富硒食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进行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跳出农业发展农业,同时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带动安康富硒农业产业基地的发展。

3.2.2科技创新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建立健全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促使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优质生产。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成为未来特色农业发展的趋势。安康富硒食品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利用好现代农业科技,构筑多层次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产业链,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和工业设备及文化创意将具有安康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绿色农业技术、绿色农产品加工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绿色农业产业价值体系,提高安康富硒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3.2.3制度创新

以制度创新为契机,提高富硒食品特色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推进富硒食品特色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安康富硒食品产业目前是以小农生产为主要形式,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影响了标准化、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品牌的提升。因此,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迫切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通过着力推进合作社模式、“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经纪人+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富硒绿色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运储保鲜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3.2.4市场导向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市场销售方式转型,完善产品流通渠道建设,打造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区域品牌。我国农产品已告别短缺时代,而进入品牌营销阶段[6]。利用现代营销手段积极促进安康富硒特色资源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强化绿色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加大品牌整合和推介力度,提高安康富硒食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建立安康富硒食品区域品牌管理和维护机构,顺利实现富硒食品“走出去”战略。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