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米茶保质期(米茶保质期富硒含量多少)

硒宝 12-28 18:09 165次浏览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

现将《2023年贺州市富硒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贺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3年贺州市富硒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工作方案

为推动贺州市富硒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根据《广西富硒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及《关于印发2023年广西富硒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桂土肥字〔2023〕8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202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作出的系列重要批示精神。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目的,充分挖掘、高效利用贺州丰富的土壤硒资源,按照“X+硒”(X指的是地方特色种养产业、产品)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发绿色、优质、富硒特色农产品,将发展富硒农业与贺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贺州市香芋全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贺州市现代设施农业推广应用三年行动等结合起来,打造大健康富硒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经营增效、农民就业增收。

二、发展目标

2023年,全市富硒农产品种植面积3万亩,富硒农产品新增认定5个。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做好富硒资源普查。各县(区)要抓住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有利契机,对耕地、园地和重要经济林地土壤硒资源进行普查,充分掌握本辖区土壤硒资源分布情况。结合本地特色农业发展布局,研究制定富硒农业发展规划,结合农业产业项目建设,推进富硒农业快速发展。

(二)建设富硒农产品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各县(区)要结合本县(区)“十四五”规划,立足本地富硒资源及特色农产品优势,积极推进富硒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实施。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田园综合体等的创建,大力创建一批富硒农产品产业基地。各县(区)重点发展富硒产业分别为:八步区以发展富硒香芋、水稻、三华李等种植和养殖产业为主;平桂区以发展富硒香芋、水稻、茶叶等种植和养殖业为主;钟山县以发展富硒香芋、水稻、贡柑等产业主;富川县以发展富硒香芋、水稻、脐橙等产业主;昭平县以发展富硒茶叶产业主。

富硒粮油:积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筛选一批品种优质、易于深加工包装的经济作物,提高产品附加值。采取政策引导、技术支持等有效措施,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重点发展富硒水稻、玉米、香芋等富硒粮食作物以及富硒豆类、花生等富硒油料产品。

富硒茶叶:以本地已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的地方品种为主,发展天然富硒茶叶,大力打造富硒六堡茶品牌。推进富硒茶园适度规模发展,支持规模富硒茶园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引导富硒茶产业与休闲文化旅游、科普教育、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出系列富硒茶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富硒茶系列产品,建设一批富硒茶产业康养与教育基地。

富硒水果:应突出科技创新、品牌创建、农旅融合、加工增值,选择具有优势特色的水果品种发展富硒农产品,重点发展富硒脐橙、贡柑、三华李等大宗水果。

富硒畜禽:大力发展富硒畜禽养殖业,构建富硒饲料和富硒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推动富硒畜禽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加强富硒饲料研制与生产,推广标准化富硒养殖技术。以发展富硒鸡、鸡蛋、鸭、鸭蛋等为主,提升畜禽水产附加值。

(三)发动企业积极参与富硒农产品开发。各县(区)要充分利用好贺州被赋予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新使命优势,结合本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广泛动员自治区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富硒农业,同时,积极引导、支持和鼓励种养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运用当地富硒资源优势,进行富硒农产品开发,主动为其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对参与富硒农产品开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项目申报、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四)加强产业融合发展。遵循“X+硒”的产业开发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硒”“食品加工+硒”“康养旅游、养生体验+硒”等新业态,将富硒产业集生产、加工、销售、休闲观光、康养体验于一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以富农产品开发为重点,推进富硒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主食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精深加工,形成种养业、食品加工业和冷链物流业联动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各县(区)在推进县域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中,要注意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将富硒作为优势特色产业升级的切入点,结合大健康产业发展,打造一条从生产到消费的富硒产业链,以富硒农业带动二产、三产融合发展。

(五)加强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研究。加强富硒关键技术攻关,联合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富硒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天然富硒农产品、绿色生态富硒产品和富硒功能性食品,延伸富硒产业链条,提高富硒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各县(区)要持续加大对富硒生产和加工技术研发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土壤硒活化技术研究、富硒作物品种选育、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富硒降镉关键技术研究、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品开发等。持续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富硒、提质、增产、增收、增效“四位一体”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动富硒农业提质增产增效示范基地创建。加快富硒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水稻、香芋、茶叶、水果、淮山、畜禽等一批富硒生产技术规程和地方标准,引领富硒产业开发,促进全市富硒农业生产向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

(六)加快富硒农产品品牌创建。各县(区)要融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区域富硒品牌。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注册商标打造品牌。发动企业申请富硒农产品认定、参与全国性的优质富硒产品评选等活动,申请“三品一标”“广西好嘢”和“圳品”等认证。鼓励已获得富硒认定的企业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提升贺州富硒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企业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富硒品牌旗舰店,利用抖音直播等手段宣传我市富硒农产品,让贺州优质的富硒产品在全国市场名声响亮。2023年,各县(区)至少新增富硒产品认定1个。

(七)发挥优势,推出富硒长寿文化。富硒与长寿紧密相连,各县(区)要充分利用好我市“世界长寿市”“中国十大养生城市”名片,打造各具体特色的富硒产业,拓展富硒养生养老、生态旅游、富硒休闲体验等各种业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富硒小镇,使富硒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亮丽名片。同时,注重开发富硒美食,提炼富硒文化,讲好富硒长寿故事,增强硒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富硒农产品开发工作,把发展富硒农业作为本地本部门一项重点工作,积极谋划,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要结合贺州市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贺州市香芋全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贺州市现代设施农业推广应用三年行动,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富硒产品开发规划和年度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完成富硒农业开发目标任务。

(二)争取多方支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与财政、发展改革、科技等部门沟通联系,争取对富硒农业的支持,在涉农项目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发展富硒农业;在土壤硒资源勘查和检测、富硒农产品项目申报、品牌创建、标准制定、营销展销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优先安排。要整合涉农生产项目资金的使用,拓宽富硒农业的投入渠道,在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等“三园三区”建设中体现更多富硒元素,让产业园区的内容更丰富、效果更好、影响更大。要加强招商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富硒产业,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格局,推动富硒农业加快发展。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县(区)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和微博、视频等新媒体宣传富硒知识,营造发展富硒农业的良好环境。大力宣传富硒农业对推进乡村振兴、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农产品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引导政府、企业、合作社等重视富硒农业发展。加强对重点龙头企业的宣传,让企业了解富硒产品的广阔市场需求,积极投资开发富硒产品。开展形式多样的富硒知识科普,拓展硒知识的传播途径,让硒被社会大众认可、接受,使消费富硒产品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增强富硒产品的吸引力,提升市场占有率,带动富硒产品营销,推动广西富硒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指导检查。各县(区)农业农村局要加强技术服务和指导,组成技术指导组到田间地头传授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指导企业、农户生产富硒农产品。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将对各县(区)富硒农业发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力争形成上下同心,齐抓富硒农业的良好局面。

五、其他要求

(一)材料收集。请各县(区)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有关材料,如示范基地建设和指导服务等照片、品牌证书等。

(二)材料上报。请各县(区)于7月15日、12月15日统计上报《贺州市富硒农产品开发情况统计表》,12月15日同时上报年度工作总结。上述材料报到市土壤肥料生态站,联系人:邬石根,联系电话、5124597,邮箱:。

附件:1.2023年贺州市富硒农产品开发指导性计划表

2.贺州市富硒农产品开发情况统计表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