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富硒茶(科技茶的作用)

硒宝 12-28 10:06 125次浏览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7月23日

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方案

按照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人民政府有关要求,为推动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武汉农创中心)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和科技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发展主导产业和农业新兴业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武汉农创中心建设,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体系,解决科研与产业“两张皮”问题,引领带动华中地区及全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的“武汉样板”,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五个中心”作出贡献。

(二)目标定位。以建设立足武汉、带动全省、辐射华中、联动全国、面向世界的农创中心为目标,促进资源集约、企业集中、产业集聚、技术集成,推动实现科技与产业、企业、技术、人才、科技(即上中下游)等要素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集科研中心、转化中心、研发中心、人才中心、企业中心为一体的“五大中心”,形成区域性“农业硅谷”和经济增长极。分阶段目标如下:

生物科技富硒茶(科技茶的作用)-硒宝网

二、空间布局

按照“中心提升、资源整合,极点带动、辐射周边”的空间导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合理错位分工,引导资源集聚,着力构建武汉农创中心“一核两翼一芯两园多基地”总体空间架构,形成“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示范”全产业服务链。

生物科技富硒茶(科技茶的作用)-硒宝网

(一)“一核”:核心功能区即高农生物园,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主要围绕生物种业、动物生物制品、生物饲料添加剂等三大主导产业,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合作和企业进入退出机制,吸引对接科研团队资源,开展科研合作,引入关键项目和核心企业,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和产业能级,打造开放型、国际性的生物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化中心,承载武汉农创中心的公共服务中心、智慧化管理中心、院士经济转化中心、仓储物流中心、资本中心、国际现代农业技术转移平台、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中心等8大功能平台。

(二)“两翼”

1.创业孵化区即南湖农业园,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包括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承载科技成果孵化功能、成果研发与转化功能:负责科研与创业项目的入驻、管理及服务;掌握科研前沿,加快潜力型科研成果的识别、筛选、引入和孵化,提高孵化成功率;完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配套,重点做好与“一核两翼一芯两园”资源对接,建设“孵化新区”和“创业新区”,打造全国领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2.产业融合区即中华科技产业园,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规划占地面积约12000亩,承载中试、展示、示范、交易等四大功能:开发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新业态和现代农业服务业,新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区、“数字+农业”智慧种业区、农业文化创意区和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区及其基础设施配套,以及用于品种展示、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休闲观光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

生物科技富硒茶(科技茶的作用)-硒宝网

(三)“一芯”:种业芯片区即现代种业小镇,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规划面积约8平方公里,以蔬菜种业为主导产业,以“田—产—城”融合发展为建设模式,以“资源芯”“数据芯”“安全芯”为核心引擎,引进华大农业、华智生物建设两大生物育种平台,打造集种业科技创新、种业展示交易、种业会展论坛、生物农业及农业观光休闲等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种业小镇。

生物科技富硒茶(科技茶的作用)-硒宝网

1.武湖现代农业展示园位于黄陂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以市农科院北部园区、湖北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基地及国家多倍体水稻创新基地为基础,开展资源保护和应用、新品种展示和交流,促进成果转化和推广。

生物科技富硒茶(科技茶的作用)-硒宝网

2.武湖淡水渔业科技园位于黄陂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以武汉农业集团旗下湖北武汉国家级青鱼原种场、国家级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武湖3万亩天然湖泊为基础,整合现有资源,建设工程化种业创新中心、标准化种业生产示范中心、信息化种业保障中心、现代化种质苗种交易中心和智能化种业科普中心,延展产业链条,发展休闲观光渔业,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发展。

生物科技富硒茶(科技茶的作用)-硒宝网

(五)“多基地”:以分布在武汉乃至全省的各类资源圃、示范推广基地、成果转化基地为基础,通过院士团队、创新机构、龙头企业带动和参与,整合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建设一批“园中园”,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创新、转化、推广网络,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研发成果辐射全省乃至全国。在湖北省内重点建设监利“双水双绿”基地、江夏大花山花卉苗木基地、江夏郑店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江夏郑店国家鲌鱼遗传育种中心、黄陂武湖多倍体水稻种质资源圃、阳逻野生花生资源圃、随州食用菌产业基地、荆门农谷、荆州华中农高区、潜江虾稻农业产业园、长阳高山蔬菜产业基地、恩施富硒茶产业基地、清江柑橘产业基地、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豫鄂皖低山平原农区综合试验基地等。

三、产业重点

(一)主导产业

1.生物种业。聚焦分子育种研究和应用,建设公共组培中心、分子育种中心、基因库和智能化设施温室,发展种子研发、中试、种植示范、物流、观光、科普等产业板块,打造种业全产业链,围绕生物种业“五链”,强化育种基础研究。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王汉中院士,加强油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油菜育种方法创新、油菜性状表达基因定位与发掘、分子辅助育种、油菜基因图谱等方面基础研究,扶持油菜种业企业开展成果转化。依托张启发院士团队,推动水稻研究和“双水双绿”研究走到世界前列;依托省、市农科院,开展水生蔬菜育种资源整合;依托中科院水生所、长江水产研究所,加强鱼类种质标准和基因工程研究;整合动物育种龙头企业资源,建立精准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利用国内外两类动物遗传资源开展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系)及配套系培育。依托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推出优质高抗疫苗、高效酶制剂、病虫害防控微生物产品和珍稀食用菌繁育技术。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育种创新机制,打造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优势种业企业和“鄂种”品牌。到2035年,研制出5—10项生物种业关键技术和重大成果,基本完成“武汉·中国种都”建设目标。

2.动物生物制品。持续推进湖北省动物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鼓励企业组建各级重点实验室,构建实验室研究、工艺技术优化、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动物生物制品产业创新链条,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开展兽用原料药、高新制剂、中兽药、生物制品(疫苗、诊断制剂)、生物治疗制剂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动物疫苗向猪苗、禽苗、牛羊苗、宠物苗、经济动物苗、兽用诊疗制剂均衡发展。引导企业加强应用新型工艺技术,开发高效、绿色、多联多价疫苗和快速、便捷的诊断制剂。鼓励产业主体提供系统的动物疫病解决方案,推动动物生物制品由单纯的疾病治疗或防疫向系统预防保健方向转变,形成猪、禽、牛羊、水产以及动物生物制品自主研发体系。

3.生物饲料添加剂。推动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武汉农创中心设立分中心,加快培育生物饲料企业和联合体,共建生物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制定生物饲料原料和菌种安全性评价、质量控制等相关标准,规范饲料新产品安全性评估和质量标准。加大新型饲料添加剂研发,加快针对新需求开发新产品。开展饲料原料多元化综合利用技术、非常规饲料原料微生物转化利用和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示范。加强高效安全微生物菌株选育和发酵工艺设备研发,集成饲料加工和饲喂模式创新,形成成套技术体系,推动生物饲料与生态循环养殖协同发展。

(二)农业新兴业态

1.农业环境微生物。依托邓子新院士团队,聚焦作物健康栽培全程生物解决方案、立体种养高值化微生物循环农业等重点方向,开展重大产业化共性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推动微生物在土地保护、养殖水体修复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应用,打造全球环境与健康生物技术解决方案领导者。

2.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科企合作,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保鲜物流技术研发中心及优势农产品品质评价、检测中心,以现代生物技术引领农产品深加工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功能食品研发与加工,争做国内外食品加工生物技术领域和相关加工产业的领头羊。

3.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依托富邦股份、禾大科技等数字农业企业,积极争取畜牧业、淡水渔业、种业等优势产业领域的国家级农业智能技术应用创新中心或分中心落地建设,推动三大主导产业数字化、云产业化。推进农业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融合,在武汉农创中心产业融合区布局建设农业智能技术应用园、无人农场等项目,大力发展高效精致农业。

四、重点任务与主要项目

(一)重点任务

1.构建农业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围绕三大主导产业,以各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基础,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研单位、涉农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等牵头组建专业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鼓励和引导联盟成员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农业科技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2.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纵向贯通、横向多元“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与利益共享机制,促进技术集成、资源集约、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健全完善“创新技术团队+核心试验示范基地+新型主体”的成果研究、熟化和转化推广模式,打造农业科技全产业服务链,建立科技与产业有机融合、专家团队与新型主体紧密对接、成果转化与生产效益直接挂钩的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

3.辐射带动区域农业产业振兴。利用绿色蔬菜、畜禽水产、特色水果、花卉苗木等示范基地,推动科技成果及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辐射、推广。打造农业科技成果市场交易平台,推动武汉农创中心农业科技企业创新产品交易,使农业科技创新最新成果、最新专利、最新产品实现价值最大化。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支持自办产业转化模式、组装—转化模式、虚拟企业转化模式、兴办科技园区转化模式等创新发展,驱动湖北乃至华中地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农业产业振兴。

(二)主要项目

1.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硬件设施建设工程:在中华科技产业园配套建设研发楼、实验楼、现代化标准厂房、现代化仓储物流中心及专家公寓、人才公寓等硬件设施。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武汉农创中心5G网络、数据中心、能源系统智慧化管理平台、智能安防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武汉农创中心需求。

2.中心平台建设工程。国家科研平台建设工程:支持建设湖北洪山实验室、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园艺作物种质与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物表型组学研究(神农)设施、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一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新兴创新机构引进工程: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和建设,支持创办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分中心、院士(博士后)工作站、“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的产业技术研究分院、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创业孵化器、教授工作室等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设立公共实验室或开放实验室。搭建公共活动平台,组织企业召开交流会,实现相互促进。“双招双引”资智入汉工程:拓展“双招双引”渠道,一体化打包引进人才、项目、技术、资本。打造服务集中、资源集约“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一条龙、代理式、全过程”优质服务。农业信息化服务工程:以华中地区为核心建立1000家县区级农业服务机构,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网络提供土地托管、农资团购、农技指导、农业金融、农业保险等涉农全产业链服务,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建立以“种业数据+互联网+遥感+人工智能”为基本架构的湖北省种业大数据平台。

3.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工程。中试孵化试验基地建设工程:配套建设6000亩孵化、试验基地,建设必要的标准厂房、检验中心、产品展示交易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办公楼、废弃物处理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打造集产业化、信息化、现代化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中试孵化试验基地。农业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平台建设工程:与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加强信息对接和资源共享,建立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专家信息库、科技成果库、企业需求库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库。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转移活动,集成示范和转化应用一批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成果,并同步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各方提供全方位服务。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建设工程:打造高效农业、精致农业、品牌农业展示平台,建设涵盖现货、期货和科技成果(动植物新品种、技术、商标等)的大型交易中心,通过系列品牌会展活动,以及项目路演、金融对接、竞买竞卖活动等形式,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实现价值化、商品化、股权化和产业化。

4.科技创新主体能力倍增工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工程: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和培育服务体系网格化、精细化、全程化,建设国际化服务团队。推动更多科技型中小农业企业成长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更多企业“走出去”。产业化龙头科创工程: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重点实验室或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鼓励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

5.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工程。高端人才团队协同引进工程: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开展武汉农创中心专项引才行动,重点引进一批与主导产业、企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的海内外高端人才、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吸引20个国际领先的研发创新团队。推动建立跨学科、跨单位的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团队协同创新服务新机制,促进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农业合作交流平台建设工程:与在汉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大型国有企业广泛合作,促进知识产权开放共享,创立相关领域共建共享专利联盟。加强与农业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支持跨国公司、国际高校院所、国际科技组织、国内大型企业在汉设立研发中心、分支机构,组建产学研联盟,鼓励现有在汉研发中心升级成为区域研发总部或开放式创新平台,推动海内外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武汉。建设国际现代农业技术转移平台,推动与国外农业科技创新机构、人才开展深层次交流合作。

6.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工程。农产品精深加工提档升级工程:攻关研发一批加工过程中食品的品质与营养保持技术、真菌毒素脱毒酶制剂和菌制剂的开发技术等关键技术,推进食品微生物资源开发、分离,发酵食品加工技术和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废渣、废液等有效利用技术研究,实现农产品品质调控、营养均衡、功能强化、变废为宝。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工程: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支持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中心、长江中下游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完善农机产品需求与科研导向目录,重点围绕机械装备开展集成创新。在优势产业领域开展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构建完善的数据采集、分析、发布和服务机制。在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淡水养殖、农机服务等产业和领域开展农业生产智能化应用示范。“数字+农业”种业智慧农场建设工程:立足育种优势,统一布局、合理规划建设展示区,集中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建设水稻展示区、油菜展示区、蔬菜展示区、花卉展示区等。休闲创意农业精品工程:以华中农业科技小镇为重点,发掘农业科技文化,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快建设整合5—8个文化创意场馆、农耕文化体验馆,推广现代农业模式与旅游观光功能有机耦合,建设集“生产、生态、文化、生活”四位一体融合发展、国内一流的文化科技融合服务业集群,实现年接待游客约500万人次。

7.体制机制创新工程。科技成果经济价值评估体系工程:搭建科技成果经济价值评估平台,建立管理制度,引进并培育专业评估人员,对已经进入科技成果库的项目尽快组织价值评估,形成公开数据库,建立公允价值坐标,形成明确的价值参考。创新协同机制建设工程:建立完善创新创业资源库,构建集群式农业院士创新基地,争取院士引领产业发展。打造农业产业链闭环,以创新链、技术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为纽带,形成一批高度关联的产业联盟。通过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等措施推进创新协同,攻克共性及关联技术难题。全链式产业科创服务工程:大力发展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服务,探索完善全省农业科技成果编码登记、一站备案、多维转化的“一条龙”政策。发展中介服务,积极培育农业科技经纪人队伍。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为企业担保融资、发债、上市等做好配套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具体名单附后),由市人民政府市长为组长,市委、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及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和单位、相关区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推进武汉农创中心建设相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农业农村局办公。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作为武汉农创中心主要建设承载区,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辖区相关工作。

(二)强化政策保障。财政部门要统筹汇聚农业、科技、改革、人才等资金,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武汉农创中心建设的支持。探索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孵化助推农业科技型企业发展,鼓励企业资本、社会资本等参与武汉农创中心建设、科研项目开发与推广,区级财政根据基金对企业和项目投资额按比例进行奖励;推进专项债券发行工作。设立现代农业金融保险服务平台,为现代农业“双创”提供融资、担保、保险服务。探索武汉农创中心产业用地管理办法,提供配套土地供给方案,挖掘存量土地政策空间,合理调整永久基本农田,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科学利用闲置低效用地和设施农用地,优先保障科创企业的厂房、实验室、基地建设用地需求。给予武汉农创中心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自主权,建立产业化人才培养与汇聚平台。

(三)创新管理服务。以政府管理为基础,强化各类平台市场化运营,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围绕主导产业,以及农业环境微生物、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智能技术应用领域,邀请院士、专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武汉农创中心的机制创新、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人才培训培育提供战略咨询和智力支持;利用各类海内外农业科技展会、科学家研讨会、企业家论坛等推介武汉农创中心;优化招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加速资金、技术、人才、产业向武汉农创中心集聚。

(四)营造浓厚氛围。加快完善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创新生态体系,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让科技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合理回报,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鼓励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培育“勇于创新、不惧风险、志在领先”的企业家精神和“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探索构建创新创业容错对冲机制。

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长:程用文  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组长:曹裕江  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

杨军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洁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成员:邹耘  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

陈明权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孟武康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盛继亮  市科技局局长

项波  市财政局局长

盛洪涛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刘立新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局长

王玉珍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郑利  市农科院院长

何建文  黄陂区人民政府区长

关维强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刘誓保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

万世华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汉南区人民政府)副主任(副区长)

万红  黄陂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黄兆义  武汉农业集团董事长

黄峰  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董事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杨军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王玉珍、关维强、万世华、万红兼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