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富硒金片茶(宜春富硒)

硒宝 12-27 10:15 165次浏览

宜春富硒金片茶(宜春富硒)-硒宝网

“金本无色,片为花开。缘由心起,法界一如。”

——《宜春金片禅茶制作技艺》申报片解说词

禅茶,作为一种“概念”茶品,在茶界一度盛行。它或产于某名寺古刹,或由僧人亲手采制,并因佛法僧“三宝”的加持而多了些许文化底蕴与殊胜内涵。

其实,禅茶并非“新品”。自古以来,名山、佳茗、僧人之间总是缠绕着深密的关联,故古语有云:“天下名山,必产灵草”“天下名山僧占多”。史上许多名茶,皆由僧人创制。譬如,西湖龙井、宜兴阳羡茶、松萝茶、庐山云雾、君山银针、蒙顶茶、武夷岩茶等。

宜春富硒金片茶(宜春富硒)-硒宝网

佛家讲缘,茶亦然。

因缘湖州第二届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我幸识了禅文化学者沈纯道先生。沈先生常在国内外寺庙间去来,访茶问禅,潜心钻研禅宗美学。不久前,沈先生赴宜春考察,在南惹古村小住。屋舍周遭古木森然,溪声潺潺。闲坐幽篁松风里,煮茗邀客,好不惬意。

他乐于分享山居生活的点滴,并寄来了当地所产的宜春金片。开缄宛见先生面,古绿细嫩的芽叶,仿佛是仲夏里蔽日的浓荫,透出了一丝丝清凉。

宜春金片,又名明月金片、金观音茶,因产于湘赣边界的明月山一带而得名。不过,它的诞生还有个更强大的文化背景。

宜春,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之称。这样的描述,展开就是一幅诗意的画卷,孕育好茶的“天赋”更是一一具足。此地,古属袁州,早在唐代,袁州茶就颇具盛名。

《茶经·八之出》云:“江南,出鄂州、袁州、吉州。”

据毛文锡《茶谱》称:“袁州之界桥,其名甚著。不若湖州之研膏紫笋,烹之有绿脚垂下。”

李时珍《本草纲目》“集解”云:“界桥茶”,是唐代“吴越之茶”中名茶之一。

清康熙《宜春县志》说:“……今惟称仰山稠平、木者为佳,稠平尤号绝品,出《宋志》。”

另据元代马瑞临《文献通考》云,“绿英、金片出袁州”。

金片茶,由此崭露头角,曾一度进贡朝廷。

宜春富硒金片茶(宜春富硒)-硒宝网

禅宗文化更是赋予了它崭新的文化内涵。沈先生馈赠的金片茶,便是产自沩仰宗(禅宗五派之一)祖庭的栖隐寺。这座禅寺位于明月山群峰之一的集云峰(又名“仰山”)下,由沩山灵祐的上首弟子慧寂于唐会昌五年(845年)创建,寺额则为唐宣宗御笔所题。

千载岁月,栖隐寺亦历千劫百难,唯留两棵银杏,见证沧桑变幻。如今,展现在世人眼前的寺院系2006年在遭毁的原址上重建。佛殿僧房,依山而筑,四围绿环翠绕,更添清净庄严。

沈先生与栖隐寺之缘,我与先生的茶缘,缘缘相“抱”,便“结”在了金片茶上。

它的外观看起来很普通。茶条绿中带黄,紧结挺直,芽细秀颀长,披着细毫,嗅起来似乎有熟糯又夹杂着点嫩草的清香。

我喝茶的口味向来偏重,尤喜高火功的乌龙茶或汤红味酽的陈年白茶,因而对于绿茶,总觉得太淡,不够煞口。在投茶时,往往“下手”较重,就连泡茶器也换成了青花撇口小碗。这只小碗系清末民初旧物,原是酒具。

民窑做工虽有些粗糙,却倒也朴拙大方。不仅酷似寺庙“普茶”仪轨所用的茶碗,更重要的是,它与佛家崇尚淳朴自然的审美特质隐隐相合。

金片茶的芽叶足够细嫩,且要欣赏芽叶舒展的过程,“上投法”是首选。小碗的容量,大致相当于喝酒时的“一口闷”。倒入沸水,漫过碗底三分之二时,即投茶。

绿染水色,芽叶缓缓露出了嫩绿金黄的“本来面目”。它们散落在涩胎的碗底,有如绿云散淡飘逸。嫩绿的茶汤,蕴含着纯净而细腻的气息,浓时似栗香、糯香、豆香,淡时又好像糅着些清幽的花香、苔香。不像形与色那样具象直观,茶之香与味,很微妙,叫人难以准确地描摹。

但是,品茶终究不同于审评,香与味,在似与不似之间,且又充满变化,正是一款茶的真正魅力所在。更何况,啜茗意在清神涤烦,较真也许就给自己平添烦恼了。

截一段竹枝,滤茶,再引几许清风,饶有野店茅亭饮茶的趣味。分茶入杯,小抿一口,投茶量虽偏多,却几乎感觉不到苦涩。再啜吸,类于谷物的熟香使汤感显得更饱满,徐徐咽下,甘滑细腻,沁润喉底。

作为炒青绿茶,它的炒制难免逃脱不了“人间烟火”。但是,若追根溯源,它却是澄净无染的。

金片又结妙缘。循着幽香,我又结识了茶的制作者潘诚基潘湘月父女,他们皆是虔诚的居士。这枚香叶在他们手中诞生,仿佛冥冥中注定。

潘湘月说,12年前,也就是重建栖隐寺的那一年。

仲春时节,沩仰宗传人释道胜禅师登临仰山时,无意中发现了罕有的古茶树,欣喜之余,遂萌生了恢复制作宜春名茶的愿望。“父亲和禅师很投缘,一见如故,并得到了他毫无保留的亲传。传的不只是技艺,还有心。”

自百丈怀海首立禅门清规以来,禅林就始终遵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农禅并重的生活。而寺院饮茶之风由来已久,僧侣种茶采茶制茶的传统,绵延至今。制作金片茶的原料,便是采自栖隐寺后山以及附近的南惹古村。

“从一棵茶树一片叶开始,我们都很用心。”湘月说。种茶方式颇为粗放,采用自然农法,拒绝化肥与农药,全然不追求产量。为了突出呈现茶质的丰富层次感,他们还采摘了生在高山密林里的野生茶,因而茶从干茶到叶底,长短、大小、肥瘦不一,制茶的每道细节则更是“以心传心”的体现。“每逢春上茶季时,我爸每天凌晨五点都要焚香礼佛,诵经做早课,然后再去茶园。”

采的是一丝不苟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经筛选、摊凉后杀青。湘月介绍说,杀青系低温杀青,锅温控制在200℃左右,而常规杀青的锅温往往要来得更高(≤300℃)。

炒茶时,一念不生,心、手、茶、锅合一,“动中修禅”;揉捻时,也不刻意去整饬塑形,而是尽可能简素,保持本真,“不着外相”。

这些听起来貌似很“佛系”,却蕴含哲理。“为人处世,采茶做茶,都要有敬畏心、精进心、责任心、清净心、平常心的修炼。做茶如做人,皆是修行。”

添水续泡。

茶汤盈满口腔,汤感愈加甘醇柔滑,确切地说,应是圆融平和。入喉,顿生清爽畅润之感,如步草深林茂、泉清谷幽的山间。

细细回味,香隽味永。蓦然,我瞥见了杯底正停着一枚绽放的芽叶。饱蘸了茶汤,黄绿明亮,秀美匀整,宛然一个活泼泼的“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