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田富硒生态茶(富硒茶走廊)
核心提示
当前,诏安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诏安县委、县政府将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突出工业主导、发挥海洋优势、彰显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打赢脱贫攻坚”五大发展抓手,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努力建设活力诏安、魅力诏安、生态诏安。
鱼米之乡诏安美如画 欧康 摄
亮点梳理
亮点
突出抓好项目建设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全县干部不断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理念,项目建设再掀热潮,呈现大项目和科技型、效益型、成长型项目多的好势头。特别是引进了猛狮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一批优质工业项目,将成为今后几年诏安跨越发展的强劲推力。加快城建和交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新建或改建南环城路、国道324线诏安城关段改线、九侯大道、金洋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开发建设江滨新区、南湖片区、文体中心片区等三个新区,完善了全县的交通网络体系,拉开了城市建设新框架。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20.66亿元,比2012年接近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243.89亿元,是2012年的3.3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6年、2017年,诏安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亮点
突出优化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不断加快
坚持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围绕解决“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通过大力发展工业,以二产带一产、促三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富硒产业成为特色农业新增长点。不断做大工业发展平台,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全县形成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婴童文化、新能源等四大主导特色产业,促进了产业聚集、工业提速增效。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获得“中国海峡硒都”“中国长寿之乡”两大名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旅游、健康养生等消费新增长点。
亮点
突出补齐民生短板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的第一目标和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把新增财力更多地投入民生工程。近年来,全县共投入23.5亿元,实施94个为民办实事项目,组织实施县中医院搬迁、中心卫生院改造提升等一大批关切群众利益的民生项目,城乡居民交通出行、安全饮水、医疗保障得到明显改善。富美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力推进,田厝村入选农业部“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村。扶贫开发成效明显,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产业扶贫,圆满完成无房户安居工程、造福工程等任务,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46660人减少到目前的9021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623元增加到13708元。
亮点
突出全面从严治党 党建工作创出亮点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组织开展“整顿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干部纪律作风整顿等专题活动,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办事效率提高。率先在全市建立干部倾听群众诉求常态化和推行乡镇下派驻村党风监督员工作,以及党建引领产业扶贫的经验做法得到省委、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省市宣传推广。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标准,形成注重工作实绩选拔干部的良好导向,全县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发展新高地
诏安,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冬无寒、夏不暑,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福寿之地;诏安,这座山水如画、钟灵毓秀的边城古邑,正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依靠丰富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推进富硒产业、健康养生产业等发展,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发展新高地,让全县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成果。
山水之间的长寿“密码”
在距离诏安县城半小时车程的西潭镇,有诏安人赖以生存的优质水源——亚湖水库。走进库区,远处峰峦叠嶂,青翠欲滴,乌山环绕之下,一湖明镜将身边的山、天边的云,倒映其中,显现出一幅秀美的画卷。
“亚湖水库是国家一级饮用水源,是不经过加工就可直接饮用的优质水源。拥有这样的水质,得益于原生态的环境。诏安近年来一直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避免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环境污染。”诏安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水库水源主要依赖雨水收集,而在亚湖水库33.3平方公里的集雨区域,是未经开发的乌山山麓。从天而降的雨水经过植被根系、土壤一层层过滤之后,最终流入库区,成为醉人的一湖清水。
诏安是天然的避暑胜地,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65%,北部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0%,是“天然绿色氧吧”;水资源丰富,境内有东溪、西溪、梅洲溪等流域,地下淡水资源年均13292.5万立方米……
诏安人日常生活离不开这青山绿水的滋养,也造就了该县悠久的长寿历史。据民国《诏安县志》记载,该县明清时期有百岁寿星8名,在当时可说是“凤毛麟角”,其中沈起龙夫妇寿终均为126岁,历代罕见。目前,该县仍保存多座明清时期以褒扬和纪念寿星的“百岁坊”。
良好的生态是诏安最大的优势和潜力所在,然而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早已成为诏安干群的共识。近年来,该县以建设国家级生态县为目标,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活动,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防治污染与生态修复并举、强化行政约束与法律经济手段并行,不断摸索创新生态环境体制机制建设,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及资源环境承载监测预警机制,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该县深入开展“三抓三比、十项竞赛”活动,尤其紧扣“抓生态比城乡环境”的要求,围绕提升“气质”、水质、土质和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水土流失、农村污水等生态环境建设内容,加大力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年度计划投资31.69亿元,重点推进东溪流域综合治理、公子店溪生态环境整治、梅洲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四都沿海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等生态领域项目。截至今年8月底,该县已超额完成生态项目年度投资计划。
国家一级饮用水源亚湖水库 何镇炎 摄
土生土长的“硒”世之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诏安不仅仅水好,土壤也与众不同。
诏安县北部山区官陂镇的公田村,海拔超过800米,是全县海拔最高的建制村,更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村民患重大疾病的特别少。村民们将这归功于公田水土好,却不知到底好在哪,直到2012年,福建省地勘局在公田村农产品的检测样本中发现,富含稀有元素——硒。这一国际公认的抗癌、抗衰老营养物质的发现,有力佐证了这个长寿村的秘密。
根据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的调查结果,诏安富硒土地面积 76.2 万亩,占县域面积的 39.3%,富硒土壤面积和土壤含硒量为福建省首位,且“优质、安全、环保”,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2013 年 7 月,中国营养学会授予诏安县“中国海峡硒都”称号,使其成为福建省唯一一个获此称号的县份。
在诏安县方圆千余公里的土地上,含量丰富的“硒”元素是诏安居民的“生命火种”。 科学研究证明,硒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防癌、抗癌和降低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生率具有良好作用,而诏安现有的百岁老人日常饮食中的青梅、茶叶、蔬菜、大米、鸡蛋中均含有丰富的硒元素,这对于老寿星的健康功不可没。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富硒资源,诏安县以入选福建省打造富硒农产品研发和生产示范基地试点县为契机,对富硒产业开展整体规划,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重点打造富硒产业核心示范带。同时,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试点建设一批富硒种养示范基地,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产地市场,引进冷链物流项目,进一步提升富硒产品流通水平,推动富硒产业加快集聚,已形成富硒青梅、富硒八仙茶、富硒名贵中药材等初具规模的生态产业。据统计,2016年,全县富硒产品年销售额 20 亿元以上,近40%农业人口从中受益。
诏安好生态引来漠漠水田飞白鹭 沈璋发 摄
青山绿水里的“淘金客”
今年暑假,位于诏安县红星乡的哈溪漂流热火朝天,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亲水游的乐趣。
说起这个引爆诏安人朋友圈的新去处,不得不提及项目负责人徐小刚,一个土生土长的浙江人。
徐小刚与诏安结缘是在2013年。当时,浙江漂流已发展得如火如荼,市场需求旺盛。恰逢这一年,徐小刚在与漳州的朋友交流中了解到,漳州地区只有长泰一个漂流景区,这让他心里痒痒的,跃跃欲试。在做了充分的前期市场调查后,徐小刚和合伙人在漳州开发漂流项目的计划就定了下来。
他怀着迫切的心情,快马加鞭进入漳州部分县的山区现场实地勘察,甚至走遍了诏安红星乡大大小小的河道。红星乡六洞村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他的目光,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资源丰富,最为重要的是,一条溪贯穿其中,溪流中怪石错落,很适合开发漂流项目。
“除了天然条件,还要考虑其他的旅游元素。”关于漂流地点的确认,徐小刚和合伙人进行了反复讨论,六洞村距离乌山景区诏安入口仅7公里。而且红星乡的万亩梅园,每年梅花盛开的时候,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赏梅,依托梅园,政府每年还举办“青梅推介会”,再加上长寿、富硒等旅游元素,这让他看到巨大的市场潜力。
2016年6月,看到日思夜想的哈溪漂流建成并成功试营业,徐小刚的心终于定了下来。
过去的六洞村溪流只是静静地在山里流淌,如今作为哈溪漂流的载体,六洞村充满人气与笑语。下一步徐小刚将结合本地的资源,发展以漂流为中心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一头连接生态环境,一头连接经济发展。今年,诏安实施城洲岛生态修复及保护、凤山生态园建设、怪塘谷富硒生态农业观光园等生态项目,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的优势,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毋庸置疑,富硒长寿乡诏安在打造绿色生态发展新高地的征程上愈战愈勇……
游客在红星体验哈溪漂流的乐趣
土特产搭上电商快车
连日来,诏安县高沐电子公司内一片热火朝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芭乐订单接踵而至,20多名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接单、备货、包装。时值诏安特产红芯芭乐的销售旺季,高沐公司已通过淘宝店、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出售芭乐上千斤,更为近期上市的蜜柚、杨桃等农产品拓宽了渠道。
过去的一年是诏安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一年。据统计,2016年,诏安电子商务交易额近13亿元,增幅37%,全县在天猫、淘宝、京东等网络销售平台上的活跃卖家数达2000家,电商企业近480家,农村电商服务站点80个。诏安县通过巧打“富硒”品牌,推动了青梅、荔枝、龙眼、芭乐、鸡蛋等为主的农产品上行,创新了“互联网+精准扶贫”新模式。
作为全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诏安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制定《诏安县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实施办法(试行)》,全面部署电商扶贫工作,明确规定财政预算三年1200万元专项用于电商扶贫。该县通过打好扶贫“富硒牌”,探索出“互联网+精准扶贫”新模式,让富硒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推出了“富硒鸡蛋”“富硒荔枝”“富硒青梅”等品牌。
今年8月,诏安成功入选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获得2000万元中央资金的直接扶持。如今,农村流通网络逐步完善,营兴、高沐两个电子商务产业园日益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也已基本形成。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县从事电商行业的人员有2100多人,电商企业342家,网销产品涉及农副产品、食品、服装、水产品、婴童用品等。还有快递业务企业23家,200多个服务网点,遍及全县各乡镇。仅今年上半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76亿元,网络零售额4.61亿元。
高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处理订单
2
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原来要跑多个窗口审批,办理下来也要将近半年,现在只要一个窗口就能办理7个事项,而且时间还大大缩短了!”说起在县行政服务中心的体验,漳州市瑞鹏实业有限公司的陈先生不禁感叹,按照规定,7个事项审批需要145个工作日,结果不到一个月就全办完了。
长期以来,诏安县以优化软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打造优质营商环境。该县积极探索多图一审等新模式,组织消防、人防、地震、气象、通信等部门联合审图,将建筑施工图、抗震施工图、消防施工图、通信施工图、人防施工图、防雷施工图等图纸进行联合审查,减少报批、修改、审图、审批时间。
与此同时,该县在已开展的模拟审批、并联审批、多评一表等创新审批模式基础上,逐步探索、逐步完善创新审批模式,探索多种审批模式融合使用,并联审批融合模拟审批,多评一表融合并联审批和模拟审批等,制定更加便捷的操作规程。
“及时梳理更新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项目数,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省网上办事大厅、政证快等手段,让申报人更简便地获取申办所需材料,确保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的真正落实。”县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黄火胜说,目前,全县已梳理并公布“最多跑一趟”办理标准的事项清单624个,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在诏安地税办税大厅,工作人员正指导企业用户使用网上办税自助机进行纳税申报
3
“一把手”招商 瞄准“高大上”
9月20日下午,诏安县第三季度招商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现场共签约6个项目,总投资60亿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富硒食品加工、商贸物流批发、汽车服务等领域。
近年来,诏安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尤其今年来,该县深入开展“三抓三比、十项竞赛”活动,积极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坚持“一把手”抓招商,对重大项目、重要客商和重大问题,“一把手”亲自洽谈、亲自接待、亲自协调。
诏安坚持以商招商。注重与本地产业发展方向相结合、与“十三五”规划相结合、与未来发展趋势相结合,围绕婴童、新能源、富硒产品等产业招引相关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此外,诏安还创新招商方式。多方拓宽招商引资新渠道,突出专业招商,建立一支专业的招商队伍,形成有一批人外出招商洽谈、有一批人跟踪意向签约项目、有一批人对接招商项目落地的招商态势。并充分发挥驻外商会机构在行业中的影响带动力,聘请诏安驻外商会的经济能人和精英人物担任县政府招商专员,发挥招聘专员广阔的人脉资源和“活广告”的作用,帮助牵线搭桥。今年1至8月,该县已先后在厦门、泉州、汕头等地举办4场招商推介会,新引进28个项目,总投资38.7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
诏安赴汕头招商引资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 由 吴楠 洪雅君 提供
via闽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