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茶厂富硒茶(生态富硒茶)
程良斌,高级农艺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康市茶业协会名誉会长。主要著作:《中国安康富硒茶》、《一心为了人民健康——我认识的于若木》、《紫阳茶业志》、《安康地区茶业志》、《陕西省农牧志·茶叶》、《硒都曙光》、《中国名茶志·陕西卷》、《紫阳富硒茶文集》、《陕西茶产业》、《紫阳富硒茶研究与开发》等。
紫阳富硒茶是我国,也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科学鉴定的富硒茶。紫阳富硒茶是安康富硒茶的前身和精髓,是茶中珍品。历史上紫阳毛尖最为出名,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1990年春,中共中央原书记处研究室研究员、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专程到紫阳考察,品尝了历史名茶紫阳毛尖后,挥笔题词:“紫阳茶富硒抗癌,色香味俱佳,系茶中珍品。”安康要加倍珍惜这一茶中珍品,进一步提高其质量,扩大市场,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使广大茶农脱贫致富,使紫阳毛尖焕发青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一、紫阳毛尖的鲜叶标准
清光绪《紫阳县志·食货志》载:“紫阳茶春分时摘之,叶细如米粒,色轻黄,名曰毛尖,白茶至贵。清明时摘之,细叶相连,如个字状,名曰芽茶,人水色微绿,较白茶气力充足,香烈尤倍。”
民国年间将一芽二、三叶具有茸毛的细嫩茶均称为毛尖。20世纪50年代,毛尖茶分2个等:一等毛尖,一芽一叶初展呈卷筒状,芽似雀舌,通身白毫;二等毛尖,一芽一二叶初展,初展叶不得超过 20%,芽似雀舌,通身白毫。
1964年,省农产品贸易局与安康专区茶叶试验站商定,新标准为:一级一芽一叶初展,全身白毫;二级一芽 一二叶初展,二叶占20%以下,全身白毫;三级一芽一二叶初展,二叶占30%-40%,大部分芽头带白毫。但因计划经济时代独家经营,限产、限价、限购,名茶效益低下,品质无法提高,年产 量仅占总产量的0.5% ~1%。
二、新工艺毛尖直条型翠锋
1984年,国家把茶叶从长期统购统销的二类产品下放为三类产品,茶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名茶及新产品开发成为当务之急。1985年,紫阳县科委、茶叶技术推广站联合组成课题组,在和平茶厂和毛坝国营茶场开展《提高紫阳毛尖茶品质研究》的课题,当年新工艺毛尖被评为省优质名茶。1986年,在和平乡、焕古乡、江河乡、茶叶试验站及毛坝国营茶场5个点扩大试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紫阳毛尖的采制加工技术,全县推广烘炒型新工艺,紫阳毛尖品质显著提高。新工艺毛尖工艺流程为:鲜叶→杀青→揉捻→炒坯→做形→提毫→足干焙香→精选→成品。
1987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研究员程启坤,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阮宇成等一行5人组成专家组,应邀到紫阳县考察指导,提出了开发紫阳茶8条建议。特别强调说:“紫阳毛尖是历史名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我读书时就知道全国有十大名茶,其中就有紫阳毛尖……现在还可以想办法提高品质水平,加之又是富硒茶,可作保健茶,因此肯定紫阳毛尖是很有前途的。”6月19日上午,程副所长挥毫题词:“紫阳毛尖,香高味浓,历史名茶,焕发青春”;阮宇成老教授也兴致勃勃题词:“安康地区紫阳茶,滋味鲜浓香气高。”
紫阳毛尖1988年荣获陕西省地方名牌产品称号和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1990年荣获陕西省优质保健产品金奖;1991年荣获中国食品工业新成就展示会优秀新产品称号;1992年荣获中国旅游购物节金犀牛奖;1994年荣获全国亿万群众最喜爱的家用产品最佳消费奖;被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认定为优质茶,还荣获第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优秀新产品奖,“七五”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金奖;1997年在中国国际茶技术与茶文化交流会上获银质奖。
新工艺紫阳毛尖曾被列为新创名茶,载入《中国名茶志》,命名为富硒紫阳翠峰或紫阳富硒翠峰,俗称紫阳翠峰。成品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直挺秀显毫,色翠绿,香气嫩香高爽持久,汤色嫩绿清亮,滋味鲜爽,回味甘甜,叶底嫩绿明亮。
和平茶厂是紫阳县的骨干企业,十分珍惜参加协作完成的科研成果,并将自产新工艺毛尖称为和平翠峰,且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理念,严格实行可追溯制度,从茶园鲜叶开始,实行有机化管理,经多年培养,逐步强化稳定了技术队伍,采摘、初制、精制、包装工人基本稳定。新工艺紫阳毛尖2007年获得QS食品安全质量体系认证,2008年通过IOS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并先后荣获第六届国际名茶金奖、第六届中茶杯特等奖、第七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深受消费者青睐。
三、卷曲型紫阳毛尖焕发青春
新工艺紫阳毛尖即直条型翠峰上市后,不少老客户仍怀念卷曲型的毛尖,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以机械化、自动化、清洁化生产加工出传统卷曲型的毛尖。其品质特点是:外形卷曲,条索匀整,白毫显露,色泽翠绿,香高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滋味鲜爽,醇和回甜,叶底黄绿明亮,显芽峰,已成为紫阳全县大小茶厂的大宗商品、主流产品,采制名茶蔚然成风,实现了从皇家贡品到民间生活嗜好品、必需品的转变。以紫阳毛尖为主打产品的和平茶厂,年产值已达4000万元。2014年,向阳茶厂月池牌紫阳毛尖获第七届中茶杯金奖,紫阳春茶业公司毛尖获得银奖,产供销市场十分活跃。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毛尖
1953年安康专区茶叶指导所成立以后,引进推广了南方绿茶加工技术,彻底取消了传统紫阳毛尖“发汗沤堆”工序,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毛尖传统关键技艺从此失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毛尖传承人、和平茶厂厂长曾朝和,为了配合茶乡旅游,已培养了一批手工制作能手。在景点还设立了由游客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体验场所,在师傅指导下,游客自采、自制,自己品尝自己制成的既非红茶又非绿茶、既似黄茶又似青茶的特制茶。其独特之处除了杀青、揉捻与绿茶相同外,干燥过程与绿茶完全不同,当揉捻叶晒蔫到半干时,有一道类似黄茶沤黄、类似青茶发酵的“发汗沤堆”过程,即把晒到蔫半干的茶收拢堆积起来,用晒席盖上“发汗”,待水分扯匀、茶叶变软后复揉,以提高香气,改善口感,使之香高味浓,浓而不涩,回味甘甜。这个过程实际上起到了类似黄茶沤黄、类似青茶后发酵的作用,而足干过程采用微太阳晒干或阴干,又与白茶相仿。制成毛茶白毫显露,清香嫩香或花香,滋味浓厚,浓而不涩回甜,且耐泡,汤色黄绿或微黄,给人一个返璞归真、古老又新鲜的物质与精神享受,为旅游产业开辟了一个新的经营项目。近年来,紫阳县每年都集中培训一批手工制茶能手,市、县都开展手工制茶竞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毛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