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富硒茶(宜宾富硒大米)
四川省茶叶市场分析一、四川茶园种植面积分析2007-2011 年,四川省茶园种植面积呈增长趋势。2010 年,四川 省茶园种植面积达到 21.89 万公顷,比 2009 年增长 9.59%;2011 年,四川省茶园种植面积达到 23.92 万公顷,比 2010 年增长 9.27%。二、四川茶叶生产情况分析2007-2011 年,四川省茶叶产量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2010 年, 四川省茶叶产量达到 16.9 万吨,比 2009 年增长9.45%;2011 年, 四川省茶叶产量达到18.6 万吨,比 2010 年增长 10.00%。三、四川茶叶加工市场状况2011 年,四川省共有规模以上精制茶加工企业 88 家,亏损企业 1 家,企业亏损总额 1 千元;精制茶加工行业资产总额为 50.52 亿 元,同比增长22.11%,行业负债总额为 21.12 亿元,同比增长15.59%; 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114.67 亿元,同比增长64.00%;行业共计实 现利润总额 9.39 亿元,同比增长94.57%。截止 2012 年上半年,四 川省共有规模以上精制茶加工企业 90 家,亏损企业 1 家,企业亏损 总额 43.2 万元;精制茶加工行业资产总额为 52.45 亿元,同比增长 14.39%,行业负债总额为 22.70 亿元,同比减少0.61%;行业累计实 现销售收入 56.92 亿元,同比增长 17.49%;行业共计实现利润总额 3.59 亿元,同比增长4.70%。
四、四川茶叶消费需求分析四川省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巨大的茶叶消费市场,被省外茶企业 看成“香饽饽“,众多茶企谋划抢占四川市场,未来,四川茶市将会 一片热闹。据了解,普洱茶被称为“能喝的古董”,一直是以高端形 象占据市场。普洱茶自 2008 年在四川大量销售后,深得四川茶客喜 爱。四川近年来这种高端消费群体越来越多,为普洱茶的销售提供了 市场基础;同时,还有一部分消费者是用来收藏或者投资。铁观音自 2009 年在四川市场上大量销售以来,中高档的茶叶消 费以每年增加 30%的销售额迅速占领市场,品饮铁观音成为一种身份 的象征,很多被用作礼品来赠送。五、四川省茶叶市场竞争力从四川省精制茶加工各项指标在全国的比重看,截止 2012 年上 半年,四川省精制茶加工行业的企业数量、资产总额、销售收入与利 润总额在全国中的比重分别为8.39%、10.04%、11.42%、9.80%。从四川省精制茶加工的行业数据看,近几年,四川省精制茶加工 行业的盈利能力呈上升趋势。2012 年上半年,四川省精制茶加工行 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6.84%,毛利率为16.50%,销售利润率为6.31%, 资产利润率为6.85%。
六、四川茶叶重点生产基地根据自然生态条件、区域比较优势、产业化基础、市场占有率与 发展前景等,四川茶叶产业逐步向川西名优绿茶区、川南优质早茶区、 川东北优质富硒茶区聚集,三大优势区加快发展,构成了四川茶叶产 业的主体。川西名优绿茶区。包括峨眉山市、名山县、洪雅县、蒲江县、雅 安市雨城区、马边县、邛崃市、夹江县、沐川县、犍为县、都江堰市 等 11 个县(市、区)。川南优质早茶区。包括高县、筠连县、屏山 县、泸州市纳溪区、叙永县、古蔺县、宜宾市翠屏区、珙县、荣县等 9 个县(区)。该区域茶树生长和采收时间长,每年二月上旬即可开 园采摘新茶,是四川优质早茶最适宜生态区。所产的“叙府龙芽”多 次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金奖。宜宾市茶叶产业已成 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助农增收作用十分明显;加 工条件在不断改善,产品优势正在凸显;龙头企业不断壮大,落后状 况正在改变;品牌建设有所进展,市场渠道不断拓宽。2011 年宜宾 市茶园面积已发展到72.3 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 3.3 万吨,实现茶 业总产值 69.5 亿元。其中,早茶面积 15 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 10 万亩;全市名优早茶产量 1.0 万吨,鲜叶产值 9.8 亿元。
川东北优质富硒茶区。包括万源市、南江县、北川县青川县、平 武县、宣汉县、通江县、旺苍县等 8 个县(市、区)。该区域内多数 产茶县地势偏高,空气相对湿度大,云雾较多,且土质富含硒,可生 产出优质富硒绿茶,所产的巴山雀舌等 7 个名茶曾获农博会金奖。 2011 年集中打造了广元、巴中、达州等 100 万亩优质富硒茶产业带。 旺苍县茶园面积达到 20.2 万亩,茶叶产值达到 4 亿元,形成白水、 木门、五权、东河为核心的 4 个万亩现代茶叶基地。所产”米仓山” 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成为全国首批质 量安全可追溯产品,被命名为广元“七绝”产品之一。七、四川茶叶市场投资前景四川是人口大省,大多为山区,人多地少,劳动力十分充沛,与 全国其它产茶省份相比,国内其它主要产茶大省如福建、浙江、安徽、 湖南等省,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土地、水电能 源及农村劳动力等成本大幅上升,致使这些省份的茶园被压缩,“西 茶东移”将是茶产业全国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茶叶生产将逐步向以 四川、云南、贵州为主的西南地区转移,以四川为主的茶产业发展具 有更多的成本优势、质量优势及价格竞争优势。
四川省未来茶产业发 展前景大。(一)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对已建成的茶叶良种繁育基地进一步 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管理,发挥作用。根据产业规划和布局,由 省、市、县共同投入,加快建设一批区域性茶叶良种繁育基地,确保 优质高产种苗供应,提高茶叶无性系良种率。(二)建设现代产业基地。围绕加工龙头企业建基地,建设与加 工能力相适应的茶叶原料基地。采取种苗集中补贴等方式,支持基地 建设,重点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路网建设和改造 完善基地供电网络。集合科研、教学单位技术力量,指导基地建设, 解决技术疑难。引导各地开展“三品一标”基地认证。2011 年省农 业厅命名了 30 个茶叶万亩示范区。(三)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充分发挥产业创新团队作用,加快高 产、优质、抗病茶叶新品种选育,加大对茶叶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技 术研发力度。建立健全乡镇农技服务站,建立村级服务点,创新推广 服务方式和手段,示范主导品种,推广关键技术,提高科技到位率。 以新型农民培训为重点,广泛开展特色效益农业、农村服务业、农产 品加工业培训,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产业农 民。(四)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制定和完善原料生产、采收、贮运等 环节的标准。
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提高标准化生产 普及率,重点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将绿色防控技术、投入品管理与优 质农产品开发、品牌打造相结合。同时,完善病虫监测和检疫网络, 依托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采取统防统治、承包服务等方式,开展 专业化防治及检疫性病虫的检疫、防除。加强基地农产品生产全过程 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过程记录、产地准出、 市场准入制度。2011 年全省茶园绿色防控面积 100 万亩,无公害茶 园 235 万亩,有机茶园 8 万亩。(五)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 牌战略,省、市重点抓好区域品牌打造,提高“峨眉山茶”、“蒙顶山 茶”等区域品牌知名度。2011 年中国驰名商标增加“论道”和“巴 山雀舌”2 个,达到 5 个。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请和保护工 作。鼓励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实行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通过技 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争创品牌企业、名牌产品。培育大型 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组织基地强县、龙头企业 等。(六)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鼓励和支持农民以资金、技术、土 地承包经营权的收益权等生产要素出资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
2011 年全省茶叶专业合作社达到 329 家,比上年增 82 家。鼓励龙头企 业利用资金、营销、加工、管理的优势与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生产 者、销售者、投资者紧密联结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 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增值利润。对成 员多、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给予项目和资金支 持,使专业合作社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