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富硒茶产量(安康富硒茶主要产自哪里)

硒宝 12-20 10:12 139次浏览

茶和世界·共品共享

2023年“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

将于5月21日

在安康市平利县举办

安康已连续三年举办“国际茶日”

陕西主会场和国家分会场活动

“国际茶日”为何对安康情有独钟

我们一起探寻缘由~

1.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近年来茶产业发展亮点纷呈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21日亲临安康考察时,寄予安康人民“平安顺利、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和“因茶致富,因茶兴业,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的殷殷嘱托。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农”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安康把富硒茶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通过深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主体培育、科研创新、品牌创建等,茶产业面积规模不断扩张,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品牌市场日趋完善,助农增收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依托优良的生态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不断优化茶叶生产区域布局,形成了以紫阳、平利、汉滨等优势产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岚皋、白河、汉阴等县域的茶产业发展格局,其中,紫阳、平利县多次蝉联全国茶业百强县。

截至2022年底,全市茶园总面积111万亩,茶叶产量5.2万吨,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较2020年初分别增长10.2万亩、1.2万吨、100亿元,带动20.1万农户实现因茶增收、因茶兴业。茶山,既是青山,也能成为金山,既是自然财富,又能转化为经济财富。安康生态富民茶产业绿色发展之路是对“两山论”的生动践行和有力诠释。

2.已连续三年举办“国际茶日”陕西主会场和国家分会场活动,办会经验丰富

我市以“国际茶日”为契机,着力搭建“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融合平台,促进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以来,我市已连续三年举办“国际茶日”陕西主会场和国家分会场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办会经验,也以此为平台提升了“安康富硒茶”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2020年5月20日,首个国际茶日陕西主场活动在安康平利举办,本次活动以“寻根世界最早的茶、品鉴世界首个富硒茶”为主题,时任陕西省政府副省长魏增军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

2021年“国际茶日”国家分会场主题活动围绕“讲好茶故事、做好茶品牌、做活茶市场”三项内容展示安康“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成效,时任省长赵一德与主会场视频连线并致辞,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谢建民出席活动。

2022年“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广东潮州和陕西安康同时举办,现场举行了“安康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仪式,时任陕西省政府副省长蒿慧杰出席并与主会场视频连线致辞。

今年是第4个“国际茶日”,经我市和省农业农村厅申请,2月23日,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吕向东带领相关专家来安康考察调研,对安康茶产业发展给予高度肯定。4月18日,省农业农村厅会同安康市政府联合向农业农村部专题汇报,农业农村部明确将2023年“国际茶日”中国主场设在我市平利县,并就“国际茶日”主场活动方案提出指导意见。4月27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国际茶日”有关工作的通知》,正式确定2023年“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安康市举办。

3.安康富硒茶业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陕西茶树最佳生长区和茶叶主产区的安康,种茶历史可追溯到夏商时代的巴人民族,是中国最早栽培茶树、最早生产贡茶的地方。从夏商时代到唐宋再到明清,安康茶曾是不同朝代的贡茶。清代,“陕南唯紫阳茶有名”,紫阳毛尖成为誉满神州的名茶之一。2000多年前,安康茶香就弥漫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流传到世界各地,因此“丝绸之路”也有“丝绸之路”一说。沿袭历史的眷顾,现如今的安康是同纬度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域:环境优良,降水充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昼夜温差较大,虫害少;同时,安康地处中国富硒带,所产茶叶天然具备“富硒”优势。作为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硒在人体健康中发挥着“清除自由基”“抑制癌细胞能量代谢”等作用。与我国72%的低硒地带相比,安康恰恰处在难得的富硒区域,富硒地层厚达50米,主要农作物95%以上富硒。

20世纪90年代,时任中国营养学会会长的于若木在考察了紫阳县茶产业之后,欣然题词“紫阳茶富硒、抗癌、色香味俱佳,系茶中珍品”。此后的时光中,于若木又为安康茶再度题词两次,这为安康富硒茶走向全国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98年,考古专家在汉长安城北郊汉景帝阳陵外藏坑随葬品中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茶叶。安康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意识到,汉阳陵茶叶极有可能与陕南富硒茶相关,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国内顶级专家团队根据西汉时期运输条件和茶叶的工艺、形制判断,汉阳陵茶叶应来自秦岭、巴山地区,与陕南茶非常接近。经过历史学家、文物专家以及茶叶专家的反复论证,最终推断,平利是秦汉古茶的核心产区。时隔20多年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在听取了安康秦汉古茶恢复创新产品科研成果汇报后,亦欣然题词“丝路瑰宝、秦汉古茶”。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来到安康,深入了解生产过程后,高度赞扬安康秦汉古茶的独特品质。陈宗懋和刘仲华作为我国仅有的两位茶院士,他们对安康富硒茶高度评价的背后,是安康茶所具有的优良品质,让“安康硒茶”,天下可品。

4.安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全力构建起完备的茶产业组织保障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持续做深茶科技,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坚定不移打造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构建完备支撑体系。安康市委、市政府围绕“政府引导、园区承载、部门帮扶、齐抓共管”的发展主导,构建起完备的茶产业组织保障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安康茶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措施,成立了全省唯一一个地市级茶叶局。全市茶叶主产区以经营主体“十百千万”培育和产业扶贫“千村千园”建设为抓手,强化专业村镇建设,不断加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培育力度,建立了茶企与强村大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进茶产业联合体建设,由点及面带动茶产业提质增效。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安康富硒茶”品牌创建,统筹整合各类资金支持茶产业发展,搭建“惠农富硒贷”等融资服务平台,并积极争取中省各类项目支持,仅2022年,全市茶产业链年度累计投资达9.03亿元。

持续做深茶科技。始终把科技赋能作为支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着力构建“院地合作攻关、市县协同推广、企业成果转化”的茶产业全产业链科研创新体系和茶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农村部门通过持续深化与中国农科院茶研所、云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所高校合作,借智借力提升安康茶产业科技水平。同时,还成立了市茶研所、茶叶站和县级技术推广机构,聘请全国知名茶研专家担任茶产业技术体系科研导师,全力以赴研发推广先进技术。茶叶科研和农技推广两支队伍的建设,有效保证了先进技术经验传导的连续性,增强了全市茶产业科技支撑和技术推广落地能力。

加快融合发展。因时而立因势而为,全力推动农旅、茶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引导市场主体深入挖掘茶道、茶艺、茶诗、茶歌、茶事、茶俗等传统茶文化和本地特色文化,赋予茶产业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围绕看茶树、摘茶叶、游茶园、入茶山、制茶叶、品赏茶、吃茶餐、住茶宿,打造多条精品茶旅线路,一大批集观光、研学、体验、休闲、度假、康养等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陆续建成。通过将茶产品开发成旅游产品、茶文化打造成旅游品牌,全面提升旅游要素品质,拓展茶旅融合新业态,形成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促进的融合发展态势。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全市茶产业已经从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蜕变成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之业、强市之业。

5.以“硒”为媒,狠抓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安康富硒茶”品牌价值和知名度持续跃升

以“硒”为媒,安康高度重视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坚持把“安康富硒茶”品牌整合创建作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制定《“安康富硒茶”品牌整合方案》,委托专业机构策划发布《“安康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按照“安康富硒茶公用品牌+企业名牌”商标模式进行品牌整合。对产茶重点县紫阳、平利实行“双牌”运行,形成了“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严格遵循“企业申请、审核授权、批次检测、按标使用、行业自律、严格监管”的要求,大力推进“安康富硒茶”公用品牌授权使用力度。

全市目前共有179家企业授权使用“安康富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安康富硒茶”成为全省唯一入选《中国农产品品牌目录》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连续三年稳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20强,并入选《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目录》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9.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