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农产品取名(取名农富硒产品好不好)

硒宝 12-19 18:05 204次浏览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产业兴则乡村兴。

作为农村产业体系中承前启后、联结工农的农产品加工业,具有鲜明的“农头工尾、粮头食尾”跨界属性,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中之重。

“十三五”期间,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年均增速为6.1%。日前发布的《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这一增速要超过10%,到2025年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

农产品加工业如何实现“加速跑”?

农业产值连续6年居全市第一的农业大区江津作出了有效探索:通过抓实供应链、做强产业链、优化利益链,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升级版”,夯实乡村振兴“基本盘”。

抓实供应链

供应系统的稳定、优质、高效,是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的首要前提。

江津历来是重庆粮食大区、农产品主产地之一,有“中国花椒之乡”“中国柑橘之乡”之称,曾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称号。

富硒农产品取名(取名农富硒产品好不好)-硒宝网

2021年,江津完成粮食产量64.1万吨、蔬菜产量106.5万吨、肉类产量8.4万吨、禽蛋产量2.45万吨,既是重庆第二大商品蔬菜基地,也是重庆第二大粮食生产区。建有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商品、农副产品分拨中心,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双福国际农贸城,是西南地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应地。

这就是江津把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的底气。该区农业农村委主任、乡村振兴局局长杨栋群说,为全方位做实供应链,江津一直坚持“内外兼修”,确保农产品原料既“供得上”又“供得好”。

——对内,江津充分利用“区内90%以上土壤富含微量元素硒”这一特色资源优势,突出发展富硒特色农业。

为此,江津成立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重庆办公室和富硒产业质量服务工作站,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制定团体标准1项,推广应用富硒标准化生产技术2万亩,研发出富硒新产品20个,去年富硒产业产值达116亿元。

有了禀赋优势和科技创新“加持”,江津的花椒、柑橘、茶叶、中药材等原字号产品实现品质与品牌齐升。

以花椒为例。去年江津花椒种植面积达53万亩,产量30万吨,成为“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品牌价值达62.69亿元,是重庆唯一、全国“唯二”进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长期展示的农产品。

重庆骄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聂果介绍,公司目前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青花椒企业,其主打产品“保鲜花椒”已为国内外多家知名食品企业供货。

富硒农产品取名(取名农富硒产品好不好)-硒宝网

同时,“江津茶叶”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四面绿针”获评“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江津枳壳”获得地理标志商标和道地药材认证;江津产塔罗科血橙获得2021年重庆市优质晚熟柑橘血橙类金奖……

——对外,江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水公铁”多式联运,拓展供应渠道、强化供应保障,让供应链韧性更强、效率更高。

江津目前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聚集地,益海嘉里、中粮、鲁花等粮油巨头纷纷落户。

它们之所以选择江津,就是看中了该区承东启西、接南转北、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江津拥有兰家沱、珞璜等5个国家级深水良港,成渝铁路、渝昆高铁、绕城高速、江泸北线高速等大通道交汇于此,还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物流节点,“大进大出”能力强劲。

益海嘉里(重庆)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程凤明举了个例子——德感工业园的兰家沱港常年可通行3000吨至5000吨货轮,而且建有油罐船专用码头和管道,“原料到货后,甚至不用码头转运装载,可以直接通过专用管道输送到企业存储车间,大大提升了物流便捷度,降低了运输成本。”

做强产业链

客观地看,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还存在不足,包括布局散、链条短、加工产值比低、产品品质有待提升等。

富硒农产品取名(取名农富硒产品好不好)-硒宝网

针对这些短板,江津通过加快创新驱动、平台搭建、企业联动等举措,做强生产、加工、流通等增值增效全产业链条,高质量打造粮油、花椒、酒水、造纸等百亿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该区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称,企业是创新驱动的主体,江津众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大数据智能化的应用上走在前列,取得了显著成效。

益海嘉里重庆公司的二期工程前年竣工,依托智能化改造,其数字化生产车间实现从入库到出库的全线智能化管控,9层车间仅需6人便可操作全线流程,采用以太网信息技术和控制系统,实现全线自动化监测。据统计,企业运营成本因此降低18%,生产效率提升12%,能源利用率提高9%。

作为本地食品龙头企业的重庆江记酒庄有限公司,则选择了企研合作创新。公司与四川农科院相关院所联合进行高粱良种选育,在江津种植1万亩优质高粱,还承接了一批现代农业科研攻关项目,在重庆率先实现高粱全程机械化耕收,创下重庆高粱亩产新纪录。

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创新升级,政府层面更是主动谋划。比如,为推动“拳头产品”青花椒提升“含金量”,江津成立了中国(重庆)花椒研发中心、建成了花椒大数据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花椒全程机械化采收、带枝烘烤和全产业链科技中试,通过技改升级提高加工能力。目前已实现年产2万吨以上优质保鲜花椒、3000吨以上优质干制花椒和6000吨以上花椒油的加工能力,辐射带动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等省市的数十个区县、数百个乡镇花椒产业发展。

加快平台搭建、构建园区集群化发展产业体系,是江津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的又一亮点。

依托德感工业园、白沙工业园、先锋食品特色产业园、江津综合保税区等重量级园区,江津着力建设中国(重庆)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差异化布局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细分领域的方向各有侧重:德感主打粮油食品加工,白沙主攻酒类产业,先锋聚焦调味品制造、综保区则着力保税加工物流及贸易服务……

富硒农产品取名(取名农富硒产品好不好)-硒宝网

如此精准的产业布局,有利于完善上下游企业配套、构建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更好凸显产业集聚和示范带动效应,从而产生了更好的成效。

以德感工业园为例,从2011年中粮粮油、益海嘉里重庆工厂投产,到广州双桥、沈阳桃李面包、江西正邦、河南黄国粮业等知名企业落户,如今,园区集聚多家“中国品牌500强”和“中国驰名商标”,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食品(粮油加工)产业示范基地。

优化利益链

农产品加工业联通城乡、亦工亦农,历来被视作“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民生产业。

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却出现了“产业规模越大、用工越少”现象,导致“农业高质高效”和“农民富裕富足”两个目标割裂。产业发展了,却并没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此,江津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围绕优化利益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江津使出“三招”——

一是聚焦新消费,提升农产品增值空间。在城区周边布局中央厨房、主食加工、方便食品、净菜加工等新项目,发展“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物流终端”“健康数据+营养配餐+私人订制”等新型加工业态,满足新兴消费的多样化、便捷化需求,也带来更多就业岗位和增值收益。

富硒农产品取名(取名农富硒产品好不好)-硒宝网

比如益海嘉里投资的中央厨房项目,今年有望正式投用。程凤明说,中央厨房作为一种特色生产供应模式,涉及基地、食材、加工、供应链等多个产业环节,能够助推农产品加工业精深化发展和群众持续增收致富,项目投产后,预计可直接带动近千人就业。

二是拓展参与度,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政府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重心下沉,向产业优势镇村聚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产地预冷、高效烘干、低温贮藏一体化装备和农产品清洗、分级、干燥、包装、储藏等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大量吸纳用工、解决就业。

比如在李市镇、慈云镇、华龙镇等花椒主产区,布局花椒集中烘烤点;在广兴镇、夏坝镇布局中药材饮片加工厂;在李市镇、蔡家镇、朱杨镇等优质粮油主产区布局粮油集中烘干、食用初加工生产……

三是融通农文旅,构建“农业+文创+旅游”发展模式。将农产品加工与农村田园风光、自然景观等资源有机结合,推动企业和农户形成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

江小白在这方面堪称示范。在企业的万亩高粱种植基地,江小白建起农庄,轮种了多彩油菜花,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办起了文化旅游节,积极拓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态,既吸纳了大批当地村民就业,也吸引了每年10多万人次的游客。

村民王真华从中尝到甜头,他将土地流转给江小白,还在农庄务工,每年租金加劳务收入4万多元。在农庄一带,像王真华这样的村民有1000多户,有人还办起了民宿,年收入翻了两番。

按照《江津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制定的目标,到2025年,江津将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打造“全国知名富硒产业发展高地”“全国花椒产业集聚地”“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地”,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5︰1,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前列。

目前,江津正走在狠抓农产品加工业“三条链”的路上。未来,“三条链”还将继续延展、升级。可以预见,随着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做大做强,一幅更美的乡村振兴图景,将在这里铺陈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