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农产品政策(国家富硒农产品)

硒宝 12-19 18:04 137次浏览

市农工党贵港市委会:

农工党贵港市委会提出的“关于解决我市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问题的建议”的提案,交由我单位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2年,我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全区耕地保护暨总田长工作会议要求,统筹治理好撂荒耕地,严格耕地用途管制,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取得一定的成效:2022年初市农业农村局排查出实际耕地撂荒面积5.0856万亩,截止2022年12月底完成治理3.6031万亩,占全市耕地撂荒面积70.84%;全市“非粮化”(除撂荒地外)治理面积1.43万亩;市自然资源局土地综合整治完成入库指标4.61万亩(耕地数量0.56万亩、水田规模4.05万亩)、粮食产能1634万公斤。

一、关于改良耕地,提高耕作能力,从优化耕地质量上解决问题

(一)改善土壤有机结构,调节土壤理化性状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化肥减量增效、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工作,通过大力推广实施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和种植绿肥等农技农艺措施,推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升耕地地力。据农业农村部门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市统筹整合“稻稻肥”、化肥减量增效和耕地治理等项目资金共3296万元,种植冬种绿肥面积21.3万亩。推广秸秆还田技术面积224.94万亩,增施有机肥面积33.5万亩。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冷链设施短板

据统计,十二五以来,全市已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90.2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391.5万亩的48.58%,其中2022年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17.5万亩,已完工。下达资金26250万元,提交财政部门17481.24万元,已支付12697.49万元,支付率48.37%。围绕优质稻、龙眼、大青枣、沃柑、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指导各县(市、区)做好2022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实现我市鲜活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仓储,降低鲜活农产品产后损失率,提升鲜活农产品商品化、品牌化、效益化,大幅提升仓储保鲜冷链信息化水平,服务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2022年新增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64个,全市累计建设148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

(三)推广立体高效生态模式,推行粮食新“三熟”制度

我市积极引导稻虾企业优先利用撂荒地、低洼地、低产地、旱改水等地方开展稻虾养殖,探索推广五种稻虾产业发展新模式:一是“稻田平养”模式。利用双季稻高产田,对田埂进行加高改造,根据龙虾苗种供应情况和水稻生长期开展小龙虾养殖,建成稳产高效、生态循环、标准规范的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该模式稻虾综合种养效益达1万元/亩,利润可达5000元/亩。二是“冬闲冬养”模式。在水稻收割后到次年整田之前的时间利用稻田开展蓄水冬养,不占用农户正常耕作时间,以提高稻田总体利用率。目前桂平市在13个乡镇推广冬养模式,通过将冬闲田返租给企业、致富带头人和种养殖大户进行水稻种植,已有4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种养大户流转土地3000多亩发展生产,将带动1200户以上农户增收;平南县积极探索“村委+企业+种植大户”的发展模式,思界乡建成了连片1000亩冬闲田小龙虾基地,并于9月份投放种虾,预计鲜虾产量达30万斤,产值约达1500万元。三是“旱改水养”模式。利用适宜的旱改水地块养殖小龙虾,提高稻虾综合种养效益。例如平南农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旱改水地块养殖小龙虾,落实管护期只种植1季水生作物的要求,按照绿色生态种养要求发展生产,不使用化肥农药,在保持粮食稳产基础上,额外增加了小龙虾收入;港南区结合实际,挖掘现有资源优势,在新塘镇已将5300多亩的“旱改水”改出了良田好光景,该基地今年上市商品虾15万斤,产值可达1100万元以上。四是“光伏+虾”模式。充分利用光伏设施底下闲置土地养殖小龙虾。例如广西桂平新恒港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光伏新能源企业签订租赁合同,400亩生产基地利用光伏设施底下闲置土地养殖澳洲淡水小龙虾,覃塘区石卡镇晶科光伏基地2850亩生产基地利用光伏设施底下闲置土地养殖小龙虾,实现了现代渔业的发展有机衔接和增收持续稳定。五是“藕田+虾”模式。充分挖掘藕田空间特性,利用莲藕生长所产生的微生物作为养殖小龙虾的饵料来源,进行小龙虾养殖。覃塘区荷美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藕虾基地综合种养面积4000亩,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进行经营管理,引进6家稻虾企业联农带农1.1万户,农户户均年增收12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0万元。

我市发展稻虾产业新模式得到农业农村部赞扬肯定。《桂平市稻虾共生振兴乡村“一田双收”绿色富民》典型案例被编入2022年度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案例汇编41篇之一,“中国富硒小龙虾之乡”品牌初步打响。

二、关于内涵发展,创新生产方式,从提升经营水平上解决问题

富硒农产品政策(国家富硒农产品)-硒宝网

(一)扩大粮食生产规模,延伸粮食生产产业链条

一是规范土地流转,逐步建立健全规范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根据《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贵港市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方案的通知》(贵政办通〔2021〕43号)精神,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截至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83.2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370.9万亩的22.4%。全市5个县(市、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均已挂牌、运行,市级依托自治区级平台建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累计挂牌417宗,涉及的金额共6.85亿元,涉及土地面积8.68万亩,累计成交268宗,成交金额3.59亿元,涉及土地面积5.46万亩。

二是积极探索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目前,我市共有“订单式作业服务模式”“自我服务+社会化服务模式”和“全托管服务模式”3种社会化农机服务模式。“订单式”是指农户将耕地、耙地、种植、施肥、灌溉、植保、收获等环节中一个或者多个环节的作业委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使用相应的农业机械来完成这些作业,并支付一定费用。自我服务+社会化服务模式是指除了自我服务,也为其他农户进行作业服务。全托管服务模式是指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农户自愿将土地委托给农机合作社等服务主体经营管理,服务主体为其提供从耕种管收等全过程“保姆式”服务,但是该服务模式坚持不下,全程管护费需要700-800元/亩,农户支出大于收益,且一定遇到灾害,比较难界定责任。

三是成立食品加工产业专班,促进产业升级。我市成立了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专班,印发《2022年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专班工作方案》,明确专班成员单位年度任务目标,根据目标倒排工作,及时有效推进各项工作。截至目前,推动各县(市、区)建设食品加工产业园5个;推进食品加工重点项目10个,完成率100%,征集储备项目10个,完成率100%;认定各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食品加工类)16家,完成率160%;创建农业品牌9个,完成率150%;新签约农产品加工类项目13个,投资总额28.05亿元,超额完成;组织企业参加交易会、举办各类供销大集活动17场次,完成率170%;组织各企事业单位申报科技项目、科技创新平台目标,完成率100%。

(二)打造标准化的品牌农业,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富硒农产品政策(国家富硒农产品)-硒宝网

一是抓好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夯实品牌打造基础。大力推进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着力抓好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截止至目前,建成国家级特色农品优势区1个,自治区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个、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29个。100亩以上规模果园125个,500亩以上的规模果园10个,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2个;畜禽规模养殖场1308家,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18家,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8个;设施渔业养殖场115家,养殖总面积4300亩,获得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认定1个,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2个;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170个,总面积12.93万亩;100亩以上茶叶种植基地55个,500亩以上规模茶叶种植基地25个,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2个;中药材产业基地68个,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2个。

二是推动特色农产品认证,提升品牌市场价值。全市累计通过绿色食品53个、有机食品认证3个;地理标志产品12个,授权用标企业68家。“三品一标”产品产地认证面积达80.35万亩,认证年产量59.56万吨,涵盖贵港富硒米、桂平西山茶、平南石硖龙眼、金田淮山、东津细米、麻垌荔枝、覃塘毛尖、桂平黄沙鳖等。累计通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定5个,包括金田淮山、麻垌荔枝、木格白玉蔗、桂平西山茶、覃塘毛尖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消费指南1个(金田淮山)。累计有29家企业通过国家富硒产品认定。累计91家企业113个产品通过自治区富硒农产品认定,排名全区首位。累计4个农产品通过香港正印农产品认证。包括桂平市西山茶文化有限公司西山云镜红茶、广西红心食品有限公司石硖龙眼、广西大福穗有限公司富硒米、广西贵港巨子种养有限公司富硒鸡蛋。

三是注重农业品牌打造,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依托丰富农业资源,深挖当地农业品牌文化内涵,讲好农业品牌故事,成功打造了一批农业品牌,并入库广西农业品牌目录。截止至目前我市累计培育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广西农业品牌19个,排名全区第11,;其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个,排名全区第4;农业企业品牌6个,排名全区第9;农产品品牌6个,排名全区第11。总产值121.60亿元,品牌总价值超334.40亿元,品牌溢价超212.80亿元。2023年,我市组织了16家品牌主体申报了2023年广西农业品牌认证,其中企业品牌10个,产品品牌6个。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巩固品牌培育需求。近年来,我市结合本地实际,陆续出台了《贵港市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贵港市本级乡村振兴农业发展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加强全市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方案》、《贵港市农产品销售体系建设方案》、《贵港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央视宣传工作方案》等相关扶持农业品牌培育政策方案。积极申报相关扶持项目。我市将培育农业品牌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申报包括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广西农产品地理标志工程、国家产业强镇示范项目等上级项目,逐步提升我市农业品牌市场竞争力。项目资金倾斜品牌培育。在符合资金使用办法前提下,按照因地制宜、创新思维、统筹兼顾原则,已申报通过建设项目中适当倾斜资金用于品牌培育与建设,如2022年港南区使用全国农民合作社整县提升项目70多万元,用于开展“木格白玉蔗”、“东津细米”高清广告宣传片及进行现场推荐会;桂平市茶叶全产业链项目4个1100万元;金田淮山特优区项目1个600万元;淮山强镇项目1个300万元等等。

三、关于挖掘潜力,节约集约用地,从科学利用土地上解决问题

富硒农产品政策(国家富硒农产品)-硒宝网

(一)推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提升耕地整体质量

推进我市2020-2022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根据《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贵港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贵政办通〔2020〕40号)精神,我市实施了2020-2022土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截止2022年年末,共实现立项426个项目,立项面积49.28万亩,其中:垦造耕地23.25万亩、旱改水26.03万亩,直接成果为完成入库指标4.61万亩(耕地数量0.56万亩、水田规模4.05万亩)、粮食产能1634万公斤。

(二)强化耕地用途管制,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一是印发《贵港市自然资源局贵港市农业农村局贵港市林业局关于实行耕地年度进出平衡的通知》(贵自然资发〔2022〕50号)。重点提出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管理,严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严格落实辖区耕地年度“进出平衡”,组织各县(市、区)编制辖区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方案;二是严把用地审批关,对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落实“以补定占、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要求。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拓宽补充耕地途径,提升我市“占补平衡”能力,缓解保障经济发展所需用地压力。三是结合遥感监测和国土变更调查,在全面掌握本区域内永久基本农田利用状况的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图斑,市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市农业农村部门及相关单位进行及时整改恢复。

四、关于科学管治,规范土地使用,从精准有效管理上解决问题

富硒农产品政策(国家富硒农产品)-硒宝网

(一)实行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积极探索耕地保护新模式。细化设置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探索建立了“田长+网格长+网格员”网格化监管体系,在明确各级田长的基础上,在各村设立乡网格长、乡网格员、村网格员和网格监督员,明确监管职责,将耕地保护任务落实到每个责任人和每个地块。全市共设立田长2687名、网格员7620名。各县(市、区)自行加压督促基层田长每周至少巡查1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二)及时提供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未耕种耕地图斑数据。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2022年耕地撂荒治理工作的函》的要求,2022年3月份,市农业农村局根据市自然资源局提供给本辖区最新的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结果中未耕种的耕地数据排查出实际耕地撂荒面积5.0856万亩,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掌握本地耕地撂荒情况,并把耕地撂荒治理落实到具体地块,明确具体责任人,做到有的放矢。截止2022年12月底完成治理3.6031万亩,占全市耕地撂荒面积70.84%;全市“非粮化”(除撂荒地外)治理面积1.43万亩。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局将继续加大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改善基础设施,夯实农业生产条件;规范土地流转,促进撂荒地规模经营;实行分类治理,确保耕地撂荒治理取得实效。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贵港市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关心支持。

贵港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