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富硒农产品(高山富硒茶属于什么茶)
资料图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文艳红 何虹江)近日,在屏山县龙溪乡幸福村二组,朱国尧夫妻俩正在给秧苗除草、施肥、看虫害……忙得不亦乐乎,他心里乐滋滋的,“今年的脱贫致富有了新的希望”。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长势十分喜人。这里种植的不是普通水稻,而是富硒稻。
利用富硒资源,发展富硒产业,实现脱贫奔康,这是近年宜宾屏山县在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中的一大举措。
向240平方公里土地要效益
初到龙溪,如同走进了一个天然氧吧园,上山上下到处是林竹、茶园,溪水潺潺,新居点缀其间,仿佛又是一个世外桃源。“去年我们已经成功试种富硒稻米300多亩,今年集中连片扩大到了近500亩。全乡有富硒茶园面积1.02万亩,富硒和足硒土壤上的林竹面积有4.1万亩。”龙溪乡党委书记肖古斌对“家底”如数家珍。
“下一步我们的重点就是大力发展富硒水稻,引进有实力的公司开发富硒茶、富硒竹笋和林下养殖等,实现全乡脱贫奔康。”肖古斌娓娓道来,尽管他才到乡上任职半年,但对地方的脱贫发展胸有成竹,信心满满。
2014年,调查发现在屏山县老君山周围的龙溪、太平、夏溪、等7个乡镇分布有24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该县果断提出“绿色屏山、产业屏山”目标,通过发展富硒绿色产业,利用富硒面积大、地层厚,富硒区海拔高、温差大、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良好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富硒特色农业,实现全县的脱贫奔小康。
“在这些地方种植的茶叶、白魔芋、水稻等产品富硒比例较高,具有开发天然富硒农产品的独特优势和良好前景。”屏山县农林局负责告诉我们,作为人体必需且稀缺的微量元素和营养元素,富硒农产品经济价值通常是同等普通农产品的2-10倍。
多业发展 共享“硒”望
在屏山县的中都河河谷,成片的玉米林葱茏茂盛,村民们正在给玉米除草,小心翼翼地护着林下间种的一种绿色植物,这就是他们的致富元宝——富硒白魔芋。
作为白魔芋新种发现命名的原产地,屏山县的白魔芋精粉已经获得FMC国际质量认证,产品畅销台湾、日本等国内外市场。
“在富硒农产品中,茶叶、白魔芋硒元素含量较高,属于天然富硒农产品,同时,县域内土壤质地较好,工业开发少,环境污染小,这为发展‘生态、绿色、富硒’农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农林局负责人介绍,该县按照“一心一带两片区”的发展布局,以企业为基地,以标准化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建设川南富硒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基地),以点带面、以线促片、点面结合,将屏山发展成为集生产、加工、展示、交易、旅游、培训以及检测于一体的富硒产业集中发展区。
目前,屏山县有茶园面积18.87万亩,其中富硒茶园达7万亩,足硒土壤上的茶园11万亩;富硒白魔芋面积达4.6万亩,年产富硒鲜芋1.3万吨;高山无公害富硒蔬菜基地0.5万亩,年产富硒蔬菜1.5万吨左右。屏山已形成了屏山炒青茶、 兴龙魔芋等一批富硒农产品品牌。
到2020年让3万人脱贫奔康
在幸福村水稻基地里干活的朱国尧告诉记者:“这是天津一个公司在我们这里流转的300亩田,现在全部种植富硒稻。”村民以600元/亩流转给公司,公司以2倍的流转费给他们,然后再请村民帮助公司种植、管理,每天工资110元-200元。自己平时忙完自家的地后,就到公司的基地来干活,一年下来有10000余元的收入。
屏山县按照“政府指导,市场引导,科技支撑,农旅结合,产业发展”的思路,通过招商引资促进富硒产业发展。2015年,引进天津一家公司,在龙溪乡和锦屏镇流转土地800余亩,与300多家农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当年试种富硒稻245亩,产富硒大米9.8万公斤。今年种植面积又进一步扩大,现在该县产的富硒大米售价60元/斤,农户每亩增收1296元。
今年,又引进了米奇集团,总投资3亿元的特色农产品(食品)精深加工项目正在抓紧进行。此外,屏山县正在开发富硒金江“不知火”、佛缘富硒大米、富硒高山生态蔬菜项目等。同时,采取 “互联网+农村”的模式,把富硒农产品企业、专合社、农户、电商企业、个体微商、物流企业等进行整合,让富硒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到2020年,屏山县将建成富硒茶叶基地18万亩,产量1.35万吨,产值40亿元;富硒白魔芋10万亩,产量4万吨,产值5亿元;休闲观光旅游产业产值2亿元;打造为宜宾茶园休闲观光旅游示范县和西部生态富硒茶产业化发展示范县,让3万余人实现脱贫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