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富硒农产品(广西富硒农产品)
乡村振兴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农业产业链不断完善,品牌意识成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提到:评判品牌的成功与否,首先,要看品牌的建设是否具有核心价值,能衡量品牌价值的标准除了绿色生态和品质美味之外,就是农业背后的历史人文世界。可以说对历史文化的挖掘,是农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步骤。
既要做农业,又要重文化,农业和文化资源融合发展,是深入挖掘、传承、发扬优秀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也是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业品牌建设注入强大动力的有效途径。
一 “农业+非遗”的魅力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指出:品牌的底层逻辑是科技和文化,而文化的顶级是非遗。“文化+农业”的品牌发展模式,关键要把握一大领域: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既是稀缺的文化资源,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彰显非遗价值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对打造农业品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作为文化遗产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非遗文化众多,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散落在城市乡村,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我们生活中,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并不鲜见。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复合系统,生物、技术、文化、景观均是遗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包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像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中的“侗族大歌”就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中的“鱼灯舞”、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中的“栽秧山歌”“乐作舞”、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中的“稻作习俗”等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庆元香菇传统栽培系统中的“香菇功夫”等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人们熟知的其他遗产相比,农业文化遗产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是“活着的”。即,它虽然诞生在过去,但至今仍在使用,并且仍是当地居民的生产方式和主要经济来源。
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将非遗文化与农业品牌建设有机融合,势在必行。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深入挖掘传承、创新利用当地农业非遗资源,积极推动非遗融入农业品牌建设过程,充分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全面推动文化、农业、品牌共同发展,让非遗在品牌农业中大放异彩。
在农业品牌建设过程中,最常用的非遗形式有两种:
1.农事节庆
《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认为,要善于巧借农事节庆,来打造农业品牌形象与提升品牌影响力。农事节庆活动以乡村文化为背景,具有浓厚乡土文化特色,其中,以二十四节气为根据的农事节庆活动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化风貌,是彰显乡村独特魅力、打造独一无二的农业品牌的重要法宝,如壮族的霜降节。
壮族霜降节是壮族典型的民俗活动,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地区的天等、大新、德保、靖西等地,尤其以天等县的节庆活动最为典型,其节日影响范围远及云南和越南。壮族的霜降节在每年农历霜降后9天内举行,每年参加人数有数万人之多。
壮族霜降节依托于壮族稻作文化,最初是壮族民众酬谢自然、庆祝丰收的一种形式,表达祈盼五谷丰登的良好祝愿,后发展成为祭祀民族英雄、进行商贸活动、举行民俗文化表演的综合性民俗活动。在天等县,借助霜降节,天等指天椒、七彩山鸡、富硒米、八角、喽狗、油果、福赖腊肉、糍粑等特色农产品得以展示,通过直播带货走出大山,走进大众视野。其中天等指天椒 辣味十足,醇香浓郁,品质上乘,为天等所特有,被誉为“天下第一辣”。2003年10月,天等县被中国品牌宣传保护委员会授予 “中国指天椒之乡” 。2007年6月,天等指天椒通过了原国家质监总局评审,获得了“天等指天椒”地理标志产品的注册保护。
壮族霜降节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扩展项目之一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已经成为壮族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参与,助推特色农产品知名度的提升。
2.饮食习俗
新会陈皮、化橘红、双皮奶、广式马蹄糕、盆菜、乳猪……它们既是让无数饕客大呼“真香”的广东美食,也是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广式马蹄糕为例,广东盛产马蹄,马蹄是粤菜的点睛食材,因其清甜爽脆的口感,常被人们用作配料。广东省乐昌市素有“马蹄之乡”的美称,2009年6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北乡马蹄”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近年来,乐昌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工作部署,结合其独有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通过优化“一村一品”布局、建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措施,全力推动马蹄产业发展。
广式马蹄糕的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大众的瞩目,广东当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推广马蹄糕的制作技术,并投入资金升级现有的马蹄文化展览馆、马蹄种植体验区、马蹄糕教学培训室等,让非遗带动马蹄产业的发展,让非遗赋能北乡马蹄的品牌建设。
二 非遗“活起来”,品牌树起来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指出,全面挖掘、保护、传承非遗,梳理其中蕴含的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将本土文化与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走好特色化、差异化乡村文化发展之路,是推动农业品牌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应努力讲好非遗发展故事,为打造特色文化、助力品牌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超越时间的重要价值和强大生命力,是祖先给我们的珍贵馈赠,是培育特色品牌农业的重要依托和先天优势,又是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极具魅力的看点。
目前仍然存在对非遗的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因此需要增强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比如,重建区域文化认同,加强政府主导扶持,摸清乡村非遗资源底数、建立乡村非遗项目名录等等,不断提高非遗保护意识、能力和水平。
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需要充分发挥其在农产品供给、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多种功能,提升其多元价值。
一是要做强产业链。积极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特色资源开发,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推动标准化生产,发展精深加工,通过这些现代化手段,推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二是打好融合牌。农业文化遗产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要突出农味、文化味,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游客体验,带动食行宿游购娱等各环节增值。同时,在促进合理利用方面,深入挖掘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等业态,设计和推出具有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文创产品,丰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形式。
中国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的国家,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出一条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道路。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塘中养鱼、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的江南水乡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随着桑蚕产业基地转移,当地深入挖掘桑基鱼塘生态与文化价值,推出研学游课程,成为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科普教育基地、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
总的来说,盘活文化资源、激活非遗文化,用更多的非遗文化来服务农业品牌建设、为乡村振兴助力,能够使其永葆生机并散发时代魅力。目前,各地仍需加大农业非遗发掘力度、加大农业非遗科普宣传力度和保护力度,并通过创新发展,让非遗“活起来”,让“农业+非遗”的模式发挥最大的价值,为乡村振兴发展增添“非遗”新活力、为农业品牌打造提供新的动能。
三 结语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绝大部分优秀传统文化都在农村流传、传承。如今,农业要发展,乡村要振兴,应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文化优势,深入挖掘农业非遗资源,并加以创新性转化和利用,让文化遗产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之源,用文化赋能乡村的建设发展,提升农业的附加价值,打造富民强村的农业品牌。
参考资料:
[1]中国旅游报:让非遗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2]南方都市报:当农业邂逅非遗,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3]学习时报:如何保护和发展农业文化遗产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