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产品的痛点(富硒是什么药)

硒宝 12-18 10:06 185次浏览

·36·工 作 研 究 2020年第36期 新农民我国富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陈波 1 ,唐德剑 2(1.陕西省安康市农业科技信息宣传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 2.农业农村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陕西 安康 725000)摘要:富硒产业由于顺应营养健康需求近年来发展迅猛,开发硒资源、发展硒产业的热潮正在国内兴起。全国20多个省(市、区)发现天然富硒土壤,陕西、湖北、广西和江西等地已将开发富硒农产品作为实施农业强省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青海平安、重庆江津、宁夏吴忠等地也在大做富硒文章,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此展开论述,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借鉴。关键词:富硒产业;存在问题;解决策略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硒蛋白K、硒蛋白W等多达25种硒蛋白的重要组分和活性中心,与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抗氧化、激素调节、矿质元素代谢等功能密切相关。在学术界,硒有“生命的火种”“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诸多美誉。富硒产业由于顺应营养健康需求近年来发展迅猛,开发硒资源、发展硒产业的热潮正在国内兴起。

富硒产品的痛点(富硒是什么药)-硒宝网

陕西安康、湖北恩施作为业界公认的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天然富硒区,硒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规模最为典型。1 我国富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1 政策引导不足推动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政府重视、政策引导作用举足轻重。目前国内富硒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富硒地区地方政府进行政策推动,许多省市是靠企业在推动。目前国家层面仅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强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研究,挖掘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2019年“功能农业”写入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但缺乏相关配套方案和支持政策。1.2 基础研究薄弱硒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地质、化学、农业、食品、医学等多学科多领域共同协作。目前国家层面仅农业部2013年启动了《优质高效富硒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有关富硒产品硒含量稳控技术、外源硒生物强化安全性评价、富硒产品精深加工及营养功能评价、硒形态检测分析、硒与人体健康等关键技术和基础研究仍然存在瓶颈短板,制约富硒产业发展。1.3 标准体系不健全我国富硒产业现有标准体系很不健全,仅有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T22499-2008《富硒稻谷》等国标以及农业行业、供销行业富硒产品相关标准,存在国家和行业标准少、地方标准不统一、标准只注重硒含量忽略其他质量安全因素等问题,未建立形成富硒产品规范化生产、质量管理和认证体系,成为富硒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功能化发展以及富硒品牌建设的严峻挑战。

1.4 科技人才缺乏富硒产业涉及领域多、范围广,硒资源利用以及富硒产品开发对科技人才要求高。我国富硒产业现有人才资源严重不足,且科技人才多集中在地质、医学以及农学相关的第一产业,从事富硒产品精深加工、功能评价、富硒品牌、硒旅、硒康养老、富硒文化等研究的专业人才甚少,难以满足富硒产业外延与内涵的扩展。2 我国富硒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2.1 加大富硒产业发展行政推动和政策扶持富硒食品是功能食品,富硒产业是健康产业,符合国家产业导向,顺应民众营养健康需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建议将富硒产业列入国家农业、食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工程,将绿色富硒农产品列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从园区基地、产品布局、流通体系到配套的产业扶持政策等方面系统规划、加大支持,以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推动富硒产业健康发展。2.2 加强富硒产业基础研究和科技支撑围绕富硒产业重大科技研发需求,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尽快布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持续支持,加大科技投入,汇集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以及相关高校等国家优势科研力量,开展富硒产品、富硒产业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协同攻关,破解技术难题和制约瓶颈,强化富硒产业科技支撑。

要加大对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省农业厅、安康市人民政府共建)、农业农村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富硒产业已有富硒创新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强化富硒产业科研创新能力。2.3 加快富硒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建议农业农村部牵头,会同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以国家和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为主的富硒食品、富硒产品标准体系,包括富硒术语标准、富硒产品检测分析标准、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以及富硒强化剂质量安全和可追溯体系等,逐步建立国家富硒产品认证体系,从源头上保证产品安全、规范市场行为,引领富硒产业健康持续发展。2.4 加强富硒产业专业人才培养要加强硒科普队伍建设。硒的抗癌防癌作用已被写入初三《化学》教科书,建议各级农业农村、教育、科技等部门,要结合已有硒科研成果,加强硒知识普及,引导大众正确认识硒,科学宣传其产品功能性,科学补硒,推进富硒产品市场拓展和价值提升。要加大富硒产品质量检测人员队伍建设。支持富硒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园区、重点镇村建立硒产品检测室,培养质检人员,把好富硒产品质量第一道关。要加快富硒产业科研推广队伍建设。建议通过技术培训、实施富硒科技专项等,构建“政、产、学、研、用”密切结合的富硒产业科技推广队伍。参考文献[1] 王立平,刘永贤,李秀杰,等.我国富硒农产品标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7,5(361):26-29.。 。. .。 。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