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产品的优劣(富硒产品品牌)
农村经济学现代农业科技2015天然富硒食品是从富硒产区中自然生长出来的食品。由于受到产地的严格限制,天然富硒食品是比较稀缺的中高端资源。我国已发现具有开发价值的富硒地区主要有湖北恩施、陕西安康、江西丰城、青海平安、贵州开阳等地(表陕西省安康市从2008年开始将富硒食品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进行培育。时至今日,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战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拟运用SWOT分析法,简要分析安康市发展富硒食品产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探索安康市天然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各富硒地区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现状1.1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政府于2009年成立了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建立了陕西省富硒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陕西省富硒食品工程实验室等研究机构。2012年安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科院签署农业科技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中国农科院蒋和平专家组编制了《安康市国家级特色(富硒)高效农业院地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提出了富硒畜产、富硒茶饮、富硒魔芋等九大重点产业。2014年安康市正式设立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全市现有富硒产品加工企业130余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6开发有富硒茶、富硒矿泉水、富硒大米、富硒魔芋等富硒食品;拥有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个全国驰名商标,有省名牌产品11个,其中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现有富硒产品省级地方标准38项;建立了“中国硒谷”网站,中国硒谷、紫阳富硒茶、镇坪腊肉等区域品牌和产品品牌已享有一定声誉。
1.2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州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和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两大世界级资源,2011年被授予“世界硒都”称号。恩施州自1989年开始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生物硒资源的开发利用,组建了恩施州硒应用技术和产品开发研究院。正在建设的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我国首个国家级硒检测中心。中国地质大学为恩施州编制了《硒资源开发规划书》。目前,恩施州已形成富硒有机绿茶、富硒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硒矿粉和硒多元矿物肥料、富硒中草药及中间体提取物等十大富硒绿色产业,全市有从事富硒产品生产的企业400余家,其中有规模以上富硒食品工业企业30余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建立了“中国硒都网”和“中国天然硒资源网”2个网站,召开了“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等一系列大型学术会议,中国硒都、恩施玉露、大山鼎等区域品牌和产品品牌正在逐步形成。1.3江西省丰城市丰城市于2006年发现富硒土壤,随后成立了富硒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组建了中国生态硒谷现代农业管理委员会,每年财政预算内安排专项事业经费50万元和专项建设经500万元。聘请中国农业大学编制了《丰城市富硒产业发展整体规划》,设立有中国生态硒谷国家大学科技创业中心、食品科学与技术博士后工作站、环境科学工程博士后工作站。
丰城市富硒产业示范园是农业部认定的第批国家农业示范基地,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全国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大力招商选资,示范园引进了河南华英禽业、四川铁骑力士集团和珠海农丰等龙头企业14家,总投资达135亿元。其中,上市公司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青海省平安县平安县有“高原硒都”的美誉。2011年成立了平安县高原富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办公室,全县有地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余家,开发了红提葡萄、黑蒜、香辣蒜酱、牛羊肉、鸡蛋等富硒主导产品。1.5其他地区贵州省开阳县于2004年被命名为“中国富硒产品之乡”,已形成以富硒大米、菜籽油、富硒猪、富硒绿茶为主的富硒产业,其中有贵州省名牌农产品10余个。湖南省新田县聘请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新田县富硒产业发展(2013—2020年)》,开发有富硒大豆、富硒大米、富硒云耳、富硒鹅熟食等产品。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2.1优势分析(S)2.1.1硒资源优势。富硒产业特别是天然富硒食品产业是资源型产业,富硒地区具有自然垄断优势,可形成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安康市富硒土壤面积仅次于恩施州,且硒浓度适中、宜开发利用,为安康市发展天然富硒食品奠定了基础安康市天然富硒食品产业发展SWOT分析(陕西省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陕西安康725000)摘要运用SWOT方法,简要分析了当前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安康市天然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天然富硒食品;产业发展;SWOT分析;对策;陕西安康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7-5739(2015)01-0334-02地区富硒土壤面积km土壤硒均值mg/kg硒检出范围mg/kg湖北省恩施州450.03.759026.00.567青海省平安县600.00.440江西省丰城市524.70.538贵州省开阳县483.60.580我国富硒地区土壤情况收稿日期2014-11-19334条件。2.1.2生态环境优势。安康市有各类植物000余种、动物790种,素有生物基因库的美誉,这不仅给安康市天然富硒食品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使安康市在高富硒植物筛选种植、富硒饲料饲草生产、有机硒和硒蛋白提取、硒添加剂开发等方面具备了较好的优势。国家和地方政策优势。安康市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中央、省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安康市富硒产业开发,可据此获得项目和政策支持。知名度不高。与走在前列的地市相比,安康市缺少大规模有影响力的宣传推广活动,区域品牌和产品品牌认知度和辨识度不高。产业处于初创阶段。安康市富硒食品在生产技术上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多,行业整体利润较低,企业主要致力于开辟市场,对行业特点、竞争状况、消费趋向等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够。
缺少大企业带动。安康市现有企业规模小、产品少、档次低,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弱,能够支撑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不多,产业缺乏活力。高市场增长率的机会。随着人们对硒认识的提高,富硒食品需求将持续增长,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市场开发前景越来越广阔,这给所有从事富硒产业的地区和企业提供了机会。新兴产业的机会。国内富硒食品产业尚不成熟,生产技术还不稳定,公众认知度有待提高,市场细分尚未完成,产品、技术、渠道、市场、服务等各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如果安康市能够在富硒产业起步期准确定位,抢先占领天然富硒食品市场,树立天然富硒品牌,定能在产业成长期获得较好的市场份额和应有的竞争地位。挑战分析(T)2.4.产品同构化的挑战。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面临同业竞争者、替代产品和新进入者等诸多同构产品的挑战。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即使安康市以“天然富硒”将境内富硒食品与非富硒区域生产的富硒食品区隔开来,几乎所有天然富硒食品都还面临着其他几个富硒地区的竞争,特别是走在天然富硒食品开发前列的几个地市,其大型企业已经拥有的竞争优势更是不可小觑。2.4.2 标准化的挑战。目前,市场上天然富硒食品和加工 富硒食品并存,富硒食品规范化、标准化的需求越来越高, 国家和行业标准体系正逐步建立。
由于天然富硒食品产自大 自然的富硒土壤之中,土壤中硒含量的分布不均衡必然导 致食品中硒含量的不稳定和不可控。非富硒地区通过外源 硒生产富硒食品,反而更容易实现标准化。因此,天然富硒 食品不得不在标准化和纯天然中寻求出路。 2.5 SWOT 分析 SWOT 矩阵设计出了四大类基本经营战略,即 SO 增长 型战略,WO 扭转型战略,ST 多种经营战略和 WT 防御型战 。由于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和竞争中并未取得明显的优势,而其他同样拥有富硒资源地区的现 实存在和食品生产的同构化,使得安康市亦不能完全回避 外部威胁。因而安康市选择的核心战略方案应为 WO 扭转 型战略。 关注产业环境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不断 变化的环境给产业带来巨大风险的同时,又为产业发展提 供了诸多机会。安康市天然富硒产业外部环境研究应重点 关注服务对象、竞争者、技术环境 服务对象。服务对象是产业和产品存在的理由。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首先回答“谁”“买什么”和“为什么买”的问 题,这就要求产业发展必须从客户的角度进行产业和产品 定位。安康市的富硒食品能否在价格、可获得性、性能、易用 性、质量保证等方面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将直接决定富 硒产品的市场地位和富硒产业的健康发展。
竞争者。产业在发展过程如果不了解竞争者是谁,其优势和弱点有哪些,就不可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竞争战略 和战术,产业就会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走向消亡。安康市天 然富硒食品产业应重点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行为,本地区 与竞争对手主要经济指标的消长情况 技术环境。比较而言,安康市在富硒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富硒食品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境内 很多食品生产企业由于缺乏稳定的生产技术而放弃了对富 硒食品的生产。政府应组织有实力的科研机构,着眼于终端 产品开发,加大对硒的土壤赋存、动植物转化、有机硒提取 等方面的研究,同时组织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天然富硒食品 生产技术研究,开发适应竞争环境的富硒产品。政府基于产 品和效益对产品研发者给予奖补,以提振企业生产富硒食 品的信心 3.2紧扣“天然富硒”主题 资料显示,截至 2013 年,全国已拥有富硒大米品牌 25 个,富硒茶品牌 19 个,富硒蔬菜、富硒果品、富硒药品及保 健品品牌达 300 余个,已有硒产品开发专利 300 余项,其中 15项专利获得国际授权。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如果不能 走“天然富硒”之路,就会被淹没在全国富硒食品的汪洋之 中。安康市可注册“中国天然富硒食品网”,联合其他富硒地 区,共同构建国家级天然富硒食品营销推广平台,共同开发 国内天然富硒食品市场,并制定符合境内天然富硒食品生 产实际情况的地方标准,按不同区域内作物在自然状态下 的含硒量范围,将天然富硒食品分成若干等级进行定价和 销售。
3.3 寻求规模较大企业开展合作 大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其资金、技术实力雄 厚,可持续发展能力、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强,同时也是 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大企业的技术 进步、经营战略、管理创新和市场吸引力能够对整个产业产 生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恩施州和丰城市的经验表明,富 军:安康市天然富硒食品产业发展SWOT 分析 335 农村经济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硒食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企业的带动。但由于各地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市场竞争地位较高的大企业越来越成为 稀缺资源。安康市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三顾茅庐”的精 神,主动在全国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抓紧引入大企业谋篇 布局,抢占全国天然富硒食品产业的制高点 3.4 打造区域品牌 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发展、崛起和壮大,不仅可以降 低区域内企业的运营成本,催生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形 成,更重要的是,区域品牌可以大大提高区域辨识度和影响 力,展示区域特征和投资潜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聚集效 应。天然富硒是安康市富硒食品鲜明的特征,由于品牌效应 未能得到发挥,安康市的天然富硒资源无论是对境外的消 费者和投资者,还是对境内的农户和生产企业,都缺乏足够 的吸引力。区域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地方政府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