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产品的特点(特点富硒产品包括哪些)
(一)农产品中硒的富集特点
浙江省在富硒农产品生产、开发和利用方面起步较早。除利用天然资源(富硒土壤)生产富硒农产品外,一些县(市)如义乌、海宁等地通过利用富硒增产剂开发优质无公害富硒营养大米。本书主要讨论天然富硒农产品。
浙江省主要富硒农产品的种类有:蔬菜类、水果类、谷黍类、油料作物类等。不同种类、不同品种、不同收获期、不同地域环境都影响农产品的富硒能力。本次调查通过对近千件各种农产品的分析发现,全省不同农产品对土壤中硒的富集能力有较大的差异(表8-14、表8-15),具有以下特点:
表8-14 浙江省不同农产品硒含量平均值和富集系数(R值)统计
注:R值=农产品中硒含量∕土壤中硒含量。
表8-15 浙江不同地区农产品硒的富集系数(R值)统计
续表
注:R值=农产品中硒含量∕土壤中硒含量。
1)总的看,粮油类和茶叶类农产品中的硒含量明显高于蔬菜类和水果类农产品。
2)在粮油类中的硒含量,早稻>晚稻;在茶叶类中,春茶>夏秋茶;在蔬菜类中,包心菜、西兰花>茭白、萝卜>四季豆、鲜食大豆>番茄>青菜及蒲瓜;在水果中,葡萄明显高于柑橘、胡柚、梨、文旦、杨梅。
3)产于不同地域的各类农产品,其含硒量所表现出的特点是,早稻变化不大,但产于诸暨的晚稻含量(0.095mg/kg)则显著高于平湖的晚稻含量(0.027mg/kg);安吉、兰溪、东阳产的夏秋茶含硒量要高于泰顺、建德、武义、浦江等地的茶叶;硒在各地柑橘中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各地梨中的硒含量也稳定在0.003mg/kg水平上。
(二)富硒农产品及其分布
基于本次调查的范围及程度,参照有关富硒食品标准,编制了富硒农产品分布图(图版Ⅷ-2)。大致反映了浙北平原区、浙中丘陵盆地区和浙东沿海丘陵平原区富硒农产品的分布情况。
1.富硒稻米
调查发现,产于武义、兰溪、东阳、永康等地的早稻米中的硒含量均达不到富硒稻米的标准(0.07~0.1mg/kg),而诸暨一带及金华婺城、浦江及龙游等地的晚稻米大部分都达到了富硒稻米的要求。其中诸暨一带主要分布在诸暨北部的直埠、枫桥、阮市、五一、应店街等地,诸暨的牌头、浬浦、陵山也有富硒稻的产出。
2.富硒茶叶
富硒茶的含硒量要求在0.3~0.5mg/kg。从调查所获得的结果看,达到这一标准的有慈溪翠屏山的夏秋茶(0.314~0.468mg/kg)、衢州十里丰农场的春茶(0.30mg/kg)和开化龙顶茶(0.548mg/kg)。
3.富硒蔬菜
蔬菜类的富硒标准定为≥0.01~<0.1mg/kg(DB42/211-2002)。以此标准对照,产于慈溪和上虞的包心菜已达到这一标准,其平均含量分别为0.016和0.025mg/kg;产于临安、嘉善的番茄和产于绍兴越城区、诸暨、嵊州等地的蒲瓜及产于临安的四季豆,均未达到富硒蔬菜标准;产于上虞和慈溪的西兰花硒含量平均在0.014 8和0.028 2mg/kg,属于富硒产品。另外,产于新昌的花生、茄子和产于上虞的芹菜、辣椒,其硒含量均在0.01mg/kg之上,其中新昌花生为0.017 7mg/kg、上虞芹菜为0.028 3mg/kg。
4.富硒果品
在DB42/211-2002标准中,水果并入果蔬类,若以≥0.1~<0.05的限制尺度评价,产于浦江、兰溪、柯城区、衢江区、开化、江山、三门、温岭、临海等地的柑橘均大大低于富硒标准,除此之外,产于慈溪、秀州区、新昌、诸暨、上虞、嵊州等地的梨的含硒量,更低于上述标准。而金华市金东区的葡萄硒含量在0.013 5mg/kg,已满足富硒果品的要求,萧山进化的大青梅硒含量在0.01~0.017mg/kg,也达到了富硒标准,龙游志棠的莲子,如按干果类标准(0.1~0.5mg/kg),已可列入富硒产品,其含量为0.274mg/kg。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知,对产于平原区的大宗农产品,如稻米、油菜等,要提高产品的硒含量,应以人工补硒为主,而产于丘陵山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如茶叶、水果则充分利用富硒土壤资源即可获得农产品品质的提升,生产天然富硒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