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华果园富硒鸡蛋(富硒鸡蛋批发市场)
湘华果园富硒鸡蛋(富硒鸡蛋批发市场)
专家感言:做农业科研工作,只坐在实验室里是不行的,必须把广阔的田地作为实验场;只专注于书本理论是不行的,必须用实践让科研成果挂满枝头;指手画脚、高高在上是不行的,必须与农民蹚泥过水成为兄弟。脑子里有真知识,心里有真感情,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负责任的科研工作者。
技改成就丰产园
初见王海波,是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西甸子镇北杨家村杨斌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园里。躬腰耸背拉拽着水管子在果园里钻来钻去,两条挽着的裤腿一高一低,满手满脚的泥汤点子,黑脸庞、长胡茬再加略显油腻的头发,咋看都不像个身怀“绝技”的专家。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王海波,有着“70后”的沉稳,兼具“60后”的经验和“80后”的闯劲。这也许是为何他能不到40岁就在设施果树和葡萄栽培等领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的秘诀。
2006年,王海波自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便进入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工作,任果树应用技术研究中心葡萄课题组组长。主持葡萄、苹果等果树硒元素吸收运转特性研究和氨基酸硒叶面肥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没有他,我这果园就是一个废园。”杨斌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杨树斌说。2008年,杨树斌参加了王海波主讲的果业富硒生产培训,一下子看到了走出困境的希望。当时,杨树斌手里有一个已经没有生产价值的15亩老残苹果园,品种以王林和富士为主,每亩年生产能力不足千斤。王海波帮助他对果园进行技术改造,三年时间,老树回春,亩产增至5000斤,老残园一下子变成了年年丰收的丰产园。
有了王海波的科技垫场,杨树斌一鼓作气发展壮大合作社,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民发展2万多亩果树,生产的富硒苹果市场价格每公斤13元,卖到了北京、深圳、沈阳、武汉等大型商超专柜。合作社也成为辽宁省颇具影响力的果业生产基地。
技术全面又接地气
库尔勒香梨,是新疆的特色果品,全疆种植面积100多万亩。然而,由于土地、技术等诸多原因,近几年部分产地的果品质量下降,经济效益下滑。
去年,王海波三赴新疆巴州地区,帮助沙依东园艺场利用富硒技术对果园进行试验式升级改造,效果相当明显:石细胞减少一半,果核明显减小,品质大幅提升。
园艺场果农杨明位家有80亩香梨,去年王海波为其改造了40亩,免费提供肥料,上门做技术指导,手把手传授技能。秋季采摘时,改造后的香梨批发价格达到每公斤6.1元,而同园没改造的普通香梨,每公斤价格只有3.5元,技术改造让杨明位体会到增收的甜头。今年,他家里的80亩香梨全部用上了富硒技术。
“技术全面,应用灵活,经验丰富,能解决实际问题又接地气,我们果农都喜欢他,是我们农民的好兄弟!”这是沙依东园艺场技术服务部主任秦伟明对王海波由衷的评价。
“如果没有王哥的帮助和支持,恐怕当初我这200亩葡萄园就得全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会容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丁会荣如今身家过千万,对王海波的帮助铭记在心。
2011年,丁会荣“砸锅卖铁”自筹资金200多万元,发展了200亩葡萄。本想大展一番拳脚,可建园伊始葡萄在品种和品质上就都出了问题,面临着刨树的境地。2012年,王海波运用富硒果品生产技术为丁会荣的葡萄园“刮骨疗伤”,果树生长、品质改善非常明显,当年收回成本。有了王海波的技术扶持,丁会荣逐年扩大规模,葡萄发展到1023亩,还带动当地数百农户发展葡萄种植1万多亩。
一年365天,王海波大部分时间都在全国各地跑,钻山沟、扎果园、住大炕,与农民做兄弟,运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帮助各地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