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硒不能与同食(硒能补吗)
硒是一种热不稳定元素。多方面研究显示,许多硒制剂在加工、服用和储存过程中会出现硒的流失。特别是一些含硒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硒流失得更多一些。
比如,向天然牛奶中添加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后,在研究巴氐消毒和喷雾干燥法时发现,硒含量损失在15.6%~49.2%;在加工绿色富硒蔬菜汁时,漂烫过程会造成硒的大量流失;毛豆在脱水工艺中喷雾干燥会使硒蛋氨酸损失率达到30%-40%,加工食品无论是油炸、烧烤、蒸煮,或罐头食品加工,也都会造成各种食品中硒含量的损失。
硒元素和其他矿物质一样,主要集中于谷物、水果和蔬菜的外层。在加工过程中,把外层皮壳和叶片去掉,就会导致硒元素和其他矿物质的丢失。比如,民间有用石磨碾磨谷物的习惯,谷物碾磨得越精细,硒和维生素等营养素的丢失就越多。
又比如,富硒大米的米糠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果壳,里面含有比较丰富的硒元素。实验证明,富硒米在蒸煮前洗淘的次数越多,硒的流失也就越多。
流行病学干预研究证实,低硒地区居民长期食用加亚硒酸钠的硒盐,对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对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等肿瘤都有防治或预防作用,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也有预防效果。但是,这种盐在烹饪和存放中有很大一部分硒元素会丢失。
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专门对硒盐在烹调和存放过程中
的硒损失做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禾存补硒胶囊研究):硒盐在加热煮沸5分钟时,硒的损失将近1/4(21.29%);用硒盐炒菜时,硒的损失将近1/3(29.19%〜30.71%)。这两个实验都证明硒在加热过程中容易发生丢火,估计是受烹调高温以及烹调用具吸附等因素影响造成的。
研究人员还发现,亚硒酸钠易溶于水,硒盐存放在麻袋和水泥池里,山上受潮湿空气影响,部分亚硒酸钠会溶解到潮湿的麻袋和水泥池壁上,造成硒的损失。
禾存组织专家就不同烹调方法以及冷藏对含硒食物中硒含量的影响开展专门研究。结果表明,用热烫、炖蓆等不同方式烹调,都能引起蔬菜、菌类、藻类和肉类样品中硒含量的损失,平均损失率为9.87%-28.58%。其中蔬菜类的卷心菜、洋葱等损火敁为明显,所有菌类、藻类食品不管用什么烹调方式烹调,损失都比较大,对肉类的影响相对小一点。
研究人员再把蔬菜、菌类、藻类和肉类在-25尤冷藏一个月以后,对冷藏样品进行硒含量测定,结果是:冷藏对食物中硒含量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硒损失率依次为:蔬菜12.24%,菌类、藻类5.33%,肉类4.34%。
烹调和冷藏造成硒的损失依次为:
炖煮>热烫>冷藏,蔬菜>菌、藻>肉类。
为什么会出现硒的损失?这可能与硒的挥发性以及硒在食物中的不同存在形式有关。动植物组织中大部分硒与蛋白质结合,是以硒蛋白、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胱氨酸以及其他硒-氨基酸衍生物的形式存在的。动物性
肉类中硒与蛋白质结合得比较牢固,在加工过程中不容易发生丢失。蔬菜类硒化物稳定性可能相对较差,一些硒化物还有一定的挥发性,所以,在加工和冷藏过程中硒比较容易丢失。
国外有学者根据生长于含硒土壤的硒积聚植物紫云英所释放出的类似大蒜气味,认为这些植物释放出了某种形式的挥发性硒化合物。德国禾存硒维康富硒麦芽粉研究认为,无论是硒积聚植物(或硒非积聚植物如紫苜蓿、向日葵、菠菜、卷心菜等),在含硒介质中生长时都可以产生挥发性硒化合物。不仅如此,干燥储存的硒积聚和硒非积聚植物中的硒也可以出现挥发形式损失。
硒的流失或者挥发性损失,令食用者补硒大打折扣,以致在食用时不能像已知剂量的硒制剂那样好把握摄入量,有时会造成食用的盲目性。
因此,禾存认为,由于食物中硒的含量变化很大,所以摄入保护剂量的硒的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服用已知剂量的补硒剂,在临床研究中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禾存补硒是您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