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伦教授补硒(王治伦讲硒)
1.瑞典化学家Berzelius(贝采利乌斯)于1817年从硫酸厂的红色废泥中发现了微量元素——硒,以希腊月亮女神赛琳娜( Selene)的名字命名为“硒”。fuxikepu
2.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Clayton和 Baumann于1949年首次报告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硒能防止二甲基氨基苯对大鼠的致结肠癌作用,为硒与癌症的关系提供了依据。fuxikepu
3.美国营养学家Schwarz于1953年发现Factor-3”,能预防大鼠营养性肝坏死,并鉴定出Factor3”含硒,是活性最好的硒形式之一。
4.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部Mills和 Randall于1957年首次发现哺乳动物体内第一个被公认的含硒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
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Schwarz和 Foltz于1957年研究发现硒对肝脏有很强的保护作用,首次发表了硒具有动物营养作用的报告,成为近代生物微量元素研究的重大突破性成果。
6.20世纪80年代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杨光圻研究员揭示了1961-1964年湖北省恩施爆发的原因不明的脱发掉甲病是由于石煤含硒量高所致的硒中毒,还指出缺硒是克山病的生物地球化学因素,但克山病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营养缺乏病,这一发现受到国际关注。他用自创的方法测定人体膳食硒的最低需要量、适宜需要量和最大安全摄入量,为地方病的预防及膳食推荐量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7.美国洛斯维·帕克纪念研究所 Shamberger于1969-1971年研究指出低硒地区及血硒低的人群中癌证发病率高,消化道癌及乳腺癌尤为显著,是最早的有关硒与癌症关系的研究。
8.1972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Rotruck博士等人提出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酶与免疫、衰老、抗氧化、抗癌密切相关,从而在分子机制上确立了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9. 德国 Forsfrom和 Tappel于1973年证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中心是硒代半胱氨酸(Secys )。
10.美国亚利桑纳大学癌症中心Clark教授在1983-1991年的研究中,发现每日补硒200微克可使癌症死亡率降低一半,总癌发病率下降37%,其中肺癌下降46%,前列腺癌下降63%,结直肠癌下降58%。fuxikepu
11.两西安交通大学莫东旭、徐光禄、王治伦三位教授致力于大骨节病、克山病及地方病防治研究60年,在硒与地方病的关系及预防与治疗地方病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相关研究于1996年荣获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协会授予的“施瓦茨奖”。fuxikepu
12.中国医学专家于树玉于1986-1994年发现补硒可使肝癌发生率下降35%,使有肝癌家庭史者发病率下降50%,关于硒预防肝癌的突破性科研成果,于1996年荣获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协会授予的“施瓦茨奖”。fuxikepu
13.1992年营养学家于若木在科技日报撰文,发出“要像抓补碘一样抓补硒!”的呼吁,得到广泛认同。fuxikepu
14. 中国微量元素研究会会长陆肇海研究表明,硒对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心梗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疗效稳定。fuxikepu
15.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于2005年1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全国补硒工作会上指出,人体内含硒量的多少,跟细胞的恶变、甲状腺功能降低、高血压、哮喘等多种疾病有相当的关系;人体40多种疾病的根本原因是缺硒。fuxikepu
16.2016年,“功能农业”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在其著作《功能农业》提出“农业产品要走向营养化和功能化”的论断。其以“隐性饥饿”形象地比喻人们对重要微量元素的缺乏。硒产业是功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抓手。fuxikepu
17.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嘉缵课题组长期硏究硒蛋白的提取、分离、克隆、表达、结构与功能以及用生物信息学对不同物种中硒蛋白进行预测等。fuxikepu
18.20世纪80年代华中科技大学徐辉碧教授的团队阐明了硒的抗癌作用与提高免疫功能和清除自由基三者的联系,在中国首次成功研制硒眼药和硒酵母,被誉为中国硒研究发起人之一。fuxikepu
19.2011年,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雷新根发表了硒与硒蛋白抗氧化功能和诱导自由基的双重性,以及诱发糖尿病的风险及机制。fuxikepu
20.武汉轻工大学教授程水源构建“硒十X”产业发展新模式,提出硒产业4.0时代新概念,创建国家第一个交叉学科硒科学与工程( Selenium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一个国家硒产业科研平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组建全国首家涉硒院士专家工作站—恩施德源健康产业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fuxikepu
补硒贵在坚持
您是否正确补硒定量补硒?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加关注、转发朋友圈,
别的朋友们一定会非常感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