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手术补硒(癌手术乳腺补硒吃什么好)
摘要:
第一部分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经过保乳治疗的总体疗效,分析影响局部区域复发(Locoregional recurrence,LRR)、远处转移(distant metastasis,DM)和生存的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91例病理分期为pT1~2N0~3,无锁骨上、内乳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经保乳治疗而未行新辅助治疗的乳腺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分析的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的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
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4.2年,5年LRR、DM、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3.6%、4.6%、93.0%和97.4%。术后病理N0患者中,689例行腋窝清扫术,652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5年LRR分别为3.3%和3.2%(P=0.859),5年OS分别为98.2%和98.3%(P=0.3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76例患者行术后放疗,其5年LRR较单纯手术患者显著降低(2.5%和12.9%,P<0.001)。采用常规分割放疗和大分割放疗患者的5年LRR分别为3.1%和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脉管瘤栓、病理T分期、术后放疗、ER/PR状态与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患者LRR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组织病理学分级、病理N分期是乳腺癌患者DM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年龄、脉管瘤栓情况、病理T分期和N分期、术后放疗、ER/PR状态与内分泌治疗情况是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组织病理学分级、病理N分期、ER/PR状态与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后复发率低。乳腺癌保乳治疗后LRR和DM具有不同的高危因素。
第二部分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开始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与化疗最佳时序和开始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3年本中心收治的90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保乳手术及术后放化疗,而未行新辅助治疗。其中488例患者采用化疗序贯放疗(先化疗组),412例采用放疗序贯化疗(先放疗组)。研究观察终点为乳腺癌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局部区域复发率(Locoregional recurrence,LRR)和远处转移率(distant metastasis,DM)。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的组间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倾向配比评分(propensity score match,PSM)平衡先化疗组与先放疗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差异,采用Maxstat方法确定影响预后的治疗开始时间的最佳临界值,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
结果:全组中位随访7.1年,8年DFS、OS、LRR和DM率分别为92.1%、86.5%、5.2%和11.0%。全组患者倾向配比前,先化疗组比先放疗组有更高的DFS(8年:90.4%和83.1%,P=0.005),而两组OS、LRR和DM无显著差异(P均>0.05)。倾向配比后,528例患者纳入分析,先化疗组与先放疗组相比,具有较高的DFS(8年:91.0%和83.3%,P=0.005),和较低的DM(8年:8.6%和14.6%,P=0.017),而两组OS和LRR无显著差异(P=0.096和P=0.434)。以DFS为观察终点,计算出手术化疗间隔时间的最佳界值为12周。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化疗间隔时间超过12周是影响DFS、OS、LRR和DM的不良因素(LRR:HR2.08,95%CI1.11-3.91,P=0.023;DM:HR1.89,95%CI1.23-2.87,P=0.003;DFS:HR2.36,95%CI1.57-3.55;P<0.001;OS:HR1.88,95%CI1.13-3.11;P=0.015)。
结论:对于乳腺癌保乳术后需行放疗和化疗的患者,化疗应在术后12周内开始。因长疗程化疗而适当延迟放疗开始时间是相对安全的。
第三部分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亚临床心脏损伤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观察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的早期心脏损伤的发生情况,探讨大分割放疗与心脏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
材料与方法:前瞻性人组103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全乳±淋巴引流区放疗患者,根据患者呼吸控制能力,选择采用深吸气屏气(DIBH)或自由呼吸(FB)下放疗。分别在放疗前后定期进行心脏随访和相应心脏检查(B型脑钠肽前体、心电图、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观察患者临床与亚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心脏剂量参数、心血管相关肿瘤药物治疗因素和个体因素(Framingham评分)对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全组中位年龄48岁,心脏平均剂量(Dmean)、冠脉左前降支(LAD)Dmean、左心室Dmean和右心室Dmean分别为402.7cGy、1684.9cGy、627.2cGy和443.5cGy。中位随访13.4个月,全组患者未出现有临床症状的临床心脏事件。放疗后1月、6月和12月的亚临床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3.5%、31.6%和41.3%。单因素分析显示心脏Dmean>4Gy、LADV40>20%、左心室Dmean>6Gy、右心室Dmean>7Gy和蒽环或紫杉类药物累积剂量>300mg/m2的亚临床心脏事件发生率升高(P均<0.05),而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以及Framingham评分对亚临床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左心室Dmean和右心室Dmean是亚临床心脏事件发生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接受大分割放疗的患者可早期检测到亚临床心脏损伤,亚临床心脏事件发生率与心脏剂量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