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硒营养品品牌(补硒产品哪个品牌好)

硒宝 12-13 18:06 223次浏览

网友A:我姥姥天天在家听那些健康讲座的广播,还经常去听保健品公司的健康讲座,然后就拼命的买那些天价产品。从我上大学开始就这样,一直到现在,我毕业都六年了。家里的保健品一大堆,都是吃的,她根本就吃不了,就是死命买,因为那些骗子每次都有各种各样的办法骗你掏钱,虽然我们觉得方法拙略,可是老年人一点分辨能力都没有。

网友B:我一直以为老人被高价保健品推销的事会一直与我无关,但父亲去年也是被保健品传销人员盯上后,恶梦就开始了,全家都不得安宁了。去年七月份偷偷花了一万多元买了二十盒什么无糖补硒口服液,当时就和他说了这东西是专门骗老人的,报纸和新闻都打印出来给他看,但他好像被迷住了一样,和全家人都大吵,说钱是他的,他爱怎么花就怎么花,还说我们阻止他买是不孝。

网友C:我外婆无论是吃的用的,只要有人上门来推销她都买。多少年了,我们苦口婆心的告诉她那些是骗子啊,她就是不相信,还跟我们生气,让我们不要管他了。她把自己的钱都花完了,竟然瞒着我们,到关系好的邻居那里借了一万元再去买那些所谓的保健品。邻居后来告诉我们说外婆被洗脑了,都借了他们一万元去买产品了,我们头都大了。我看了那些东西,包装简陋,连最基本的保质期都没有啊。但是一说这些东西不好她就生气。

补硒营养品品牌(补硒产品哪个品牌好)-硒宝网

近年来,一些保健品打着“包治百病”的名义,吸引老年人花大价钱购买,很多老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引发子女的担忧。为此,国家食药监总局专门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消费提示,保健食品是食品的特殊种类,不能代替药品。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切勿听信将保健食品比成灵丹妙药的虚假夸大宣传。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造就了老人们愿意身陷保健品误区,记者为此专门作了调查采访。

一、商家到底做了什么?愿意让老人掏出积蓄?

1、打温情牌:推销员比我们更懂老人

老人退休在家,没有了工作,没有了同事,没有了集体,社会功能逐渐丧失。加之儿女们工作忙碌,没时间天天探望和陪伴他们,所以内心寂寞孤独,感觉自己没用,对自己非常不满。这时候,有个推销员,姿态又低,又亲切,三天两头打电话,登门拜访,唠家常、送礼物。“爷爷”、“奶奶”的喊不停,老人自然就对他们有好感。

2、打名医牌:“专家”一看就说有癌

在保健品销售商的“诚邀”下,老年人迈进一个个星级酒店、农家乐,仔细聆听来自“政府领导”、“名医教授”的“爱心养生讲座”。所有的受访者都称,老人曾参加讲座,领悟“健康理念”,几次之后开始购买保健品。比如在会场上,何太婆曾遇上“细胞学专家”,对方称看看手纹便可知道她有什么病。“你体内有癌细胞。”她一惊,身上确实有个包,正在观察是否为良性。信任感油然而生,她花1万余元买回一堆药,几天后才发现,药品原来只是增强记忆力的,与癌细胞无关。事后,她想起去会场之前,曾给前来接她的小谭说过自己身上有包。

3、打奖品牌:用小恩小惠吸引参与

近年来的“养生”讲座显得越发的“成熟和高效”。为鼓励老年人,卖方制作出勤卡,满勤的可奖励小礼品。在购买保健品之前,还会营造出货少人多的气氛,往往还要去另一个地点购买产品,“只有38个名额,要跑着去买!”不少老年人都怕错过了好机会,一时冲动就花钱了。一些保健品公司还做起了衍生产品,一位周大爷花了5万元购买基金,对方称“保证盈利”。

4、打攀比牌:谁带的钱多谁就有贵重礼品

不少老人会连续参加三四场讲座。有些工作人员会在第一场结束后,拿出一份价值不菲的产品分成几份,说金额前几名的老人有机会获得。规则是老人先交几千元,第二场会议结束后,再将这几千元退还。于是不少老人就一个个上台,把现金拿出来给小年轻数。通过比比谁带的现金多,保健品公司就可以确定谁是重点客户了,之后就对这些重点客户“关爱有加”,港澳游、上台领奖、拍照留念,让老人们觉得买得多很自豪。

5、打实验牌:濒死金鱼吃了保健品活了

讲座显得老套,聚餐、游玩等新的促销手段便出来了。泡着温泉,品着美食,感性的一天后,“老年人更容易被劝说”。飞往外地,卖方不安排游玩景点,拉着老年人四处购物。“还会做实验”,一位方先生称,一工作人员拿出一只金鱼,称先喂鱼吃了敌敌畏,眼见鱼死掉,然后放入保健品,金鱼又活了过来。他怀疑,之前给金鱼吃的并不是敌敌畏。

6、打订制牌:流露出兴趣就被宣传轰炸

有4名受访者来自同一设计院家属区,小区里的老年人早年工作体面,退休后也有些积蓄,这是保健品公司“最爱的目标人群”。段女士的公公因为对保健品流露出了兴趣,接着就不断收到外地邮寄来的产品介绍,她请朋友前去邮寄地址查看时,却发现地址是假的。蒋大爷在敬老院时遇到一名老人,给他看了一种调查表,深信不疑的他买下对方推荐的保健品,后来人却不见了。

三、那么,让老年人如此热衷的保健品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有业内人士指出,保健品九成是靠虚假宣传。“保健品价格虚高的问题一直很突出,我们卖的保健品价格一般是在几百块,成本仅售价的10%左右,也就是几十块钱。一些假冒保健品的成本甚至不到售价的5%。”一位从事多年保健品销售工作的人士这样说。而一位打算离开保健品行业的张扬则直言,很多保健品销售奉行的是“材料不能吃死人,推销手法要发疯”的营销理念。他介绍,现在市面上的保健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二为中草药,如虫草、灵芝;三就是所谓的现代生物高科技,如肽、核酸。这三类产品的营销“深度”按顺序递增,其中第三类现代生物保健品更是业内公认的营销“尤物”,因为概念最抽象。

随后,张扬向报记者讲述了一些业内“潜规则”:

首先是原料。保健品入料大原则就是“吃不死人即可”。大品牌会稍微注意一些,但无论如何,产品成本包括原料、包装加起来不会超过最终售价的20%,远远低于产品后期的广告以及推广投入;其次是功效。这是保健品的核心竞争力,厂家会根据各种病征的病人多少而定。“反正是加强免疫力,说什么功效都可以”。

最重要的还是推销。培训时推销人员一般都会被告知,要“关心”老年人,要处处为他们“着想”;接着就是“吹蒙”,针对不同老人的情况,吹嘘自己的产品功效,直到老年人花钱买产品为止。

补硒营养品品牌(补硒产品哪个品牌好)-硒宝网

四、案例:说好的强身健体,结果却吃出了病

1、花十万元买保健品,气管炎拖成肺气肿

某年冬天,刘姨出现咳嗽、咳痰,并伴有轻度喘息等症状,女儿随后带她到珠江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医生为老人开了一些对症消炎药物,建议她定期按时服用。刚开始,老人能按照医嘱定时服药,但一次保健食品的推荐活动,彻底改变了刘姨的看法。

那天,在一个大型的保健品推广活动上,一位穿白大褂的推销员在得知刘姨有支气管炎后,神情凝重地告诉她,老年人患病最好少吃药,原因是药物的副作用太大,对人体的伤害大,而最好的办法是吃保健品,以提高人的自我免疫力。“自我免疫力提高了,不仅气管炎会自然消失,以后也不会再生病”。

那位推销员随即向刘姨推荐他们的蛋白质粉,具有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病的功效。他说,这种病的病程长,反复发作,蛋白质消耗增多。该蛋白质有助于受损黏膜修复,增强呼吸功能,促进体内抗体和免疫细胞的形成及机体的新陈代谢……当天,刘姨花了1600多元,买回一大包回家服用。

从此以后,刘姨开始拒绝吃药,而是四处打听各种保健品。身体稍有不适,就以保健品来“治病”。刘姨的儿子说,母亲购买保健品好像都上瘾了,“她自己手头有点退休费,这几年在买保健品上,她至少花了有10万元”。

然而,各种各样的“灵丹妙药”,不仅没能医好老人的支气管炎,反而病情更严重,老人时不时感觉呼吸困难。入院检查发现,已发展恶化为严重的肺气肿,需要住院治疗。医生直言,老人如果当初按医嘱吃药,病情可能会得到缓解甚至是治愈。

2、吃免费保健品,老人血糖暴跌

70多岁的李奶奶饱受糖尿病的折磨,听邻居推荐,有种保健品降糖效果很好,吃了它不用打胰岛素也不用吃药,血糖就可以降下来,而且还是免费的,李奶奶就去领了几盒。没想到,效果还挺“好”,吃了一两次血糖就降下来了,原本每天要打20个单位的胰岛素也停了。然而,效果真的这么好吗?就在服用了一周后,李奶奶竟然变得迷迷糊糊,甚至有些时候还胡言乱语,这引起了家人的注意,把李奶奶送到了医院。检查后发现,李奶奶的血糖竟然暴跌。

该医院内分泌科刘莉莉主治医师跟患者家属仔细沟通,以及根据患者症状,断定“罪魁祸首”就是那“神奇”的保健品。刘莉莉介绍,患者吃保健品血糖确实降下来了,但是突然下降,甚至发生了低血糖。如果发现不及时的话,长期低血糖状态可能会引发脑梗、心梗等情况。

刘莉莉介绍,经常会遇到糖尿病患者因为吃保健品等原因,引发血糖的快速下降。很多所谓的保健品中添加了几种已经被淘汰掉的降糖药,这些降糖药一般降糖速度快,药性太猛烈,如果长期服用会严重破坏患者的胰岛功能,甚至引起胰岛功能衰竭,还会引起低血糖,这对老年人是很危险的。

3、“高级保健品”让老人吃出糖尿病

75岁的王大爷,被所谓的“健康讲座”人员忽悠,吃了3个月的“高级保健品”,结果吃出了糖尿病。3个多月前,王大爷在早晨散步时,遇到几个穿白大褂的年轻人免费给他量血压。量完血压后,年轻人告诉他,自己是某医院的老年人保健医生,并邀请其参加他们医院专门为老年人举办的“健康讲座”,同时还赠送鸡蛋等礼品。随后,王大爷欣然参加了“健康讲座”,听完讲座后还获得了4个免费赠送的鸡蛋。接下来,他便成了讲座的常客。在“健康讲座”中,“保健医生”经常向王大爷等老年人推销所谓能降血糖、血脂和提高免疫力、有强身健体特殊功效的高级保健品。为此,王大爷先后购买了2万多元的高级保健品,每天坚持服用4瓶。3个月后,他出现视力模糊、头昏、乏力等症状,到医院检查是糖尿病,而其坚持服用的高级保健品经过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检测,是一种普通含糖的饮料。

4、花20万买保健品老人吃出肠穿孔

一位老人花费了20万元购买保健品,然而这些保健品并没有换来老人的健康。由于老人过度迷恋保健品,平时不怎么吃饭,结果日前到医院一检查,被诊断出患有肠穿孔,这让一家人忧心忡忡。

老人的儿子林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父亲已经67岁,独自在这里生活。父母离异后,老人就非常迷信保健品,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购买保健品中去,有时还要借钱购买。

林老先生的老伴侯女士说:“保健品公司一打电话他就去了,然后就开会洗脑,比如这个多少钱、那个多少钱,你买这个我就把那个折多少钱送给你。他吃保健品后饭都不吃了,就说吃这个我就能活着。”

侯女士介绍,这些保健品都是从卧室客厅的柜子里、箱子里和床底下搬出来的,其中一部分已经因为过期被扔掉。据她推测,老人在保健品上的花费已经有20万元,然而这些保健品并没有保住老人的健康,因为老人长期不正常服药吃饭,已经被检查出肠穿孔。

五、关于保健品,权威声音这样说

1、国家食药监总局:老年人选择保健品要谨慎

任何保健食品都有一定的适宜人群,有的还标注不适宜人群,消费者在选择时必须加以注意,仔细阅读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消费者应根据产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结合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保健食品,尤其是老年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儿童及青少年、孕妇等特定人群,在选择保健食品时要谨慎。

2、江苏省健康产业协会会长林剑:

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当药品来治疗疾病。

江苏省健康产业协会会长林剑提醒大家:“平时我们在正常的饮食中就足以吸收到应有的营养,所以一般人不需要再购买保健品来补,如果胡乱补充保健品,反而会导致身体免疫系统的紊乱,可能对健康不利。”林剑说,保健品虽然帮助了一些特定的人群,但是也害了很多人。所以,林剑建议老年人不要听信推销厂商的宣传,从而陷入保健品的“迷局”。

3、南方医科大学营养学专家宋卫生:

六成保健品对人体有害

“保健食品不同于药品。很多产品宣传能治愈疾病,纯属是忽悠老年人。”南方医科大学营养学专家宋卫生坦言,从理论上讲,保健品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补充人们从食物中难以获得的或获得的量不足,同时又是人体健康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如一些微量元素等),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能治疗疾病。

但是现在许多商家夸大保健品的作用,号称吃保健品会立即提高老人免疫力,这也根本不可能。“可能会适得其反。老人本身新陈代谢功能较差,过多的东西进入人体内反而造成老人的身体代谢负担加重。”此外,“如果过量服用保健品可能会打乱人体正常的内分泌,破坏人体饮食平衡,反而容易造成一些疾病”。

宋卫生介绍,很多老年人以为保健品能保平安,殊不知乱服保健品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大约六成以上营养品对人体健康有害:号称全天然的营养品中不少都掺有化学成分,而且一些营养品或食品补充物没有经过任何有效检验,许多成分会导致人们体内成分失衡乃至得重病。像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为增加效果,一些会添加如地西泮等,它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可令人强制性昏睡。但该药物一般用于抗焦虑、镇静,只能作为处方药使用。”

4、中国消协:不要轻信包治百病的保健品

消协提醒老年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应注意:一是从正规的渠道购买。保健产品可以在药店、专卖店、大型商场或超市选购,没有固定营业场所的推销可信度值得怀疑。二是仔细查验要购买的保健品,尤其是金额较高的保健品。不管是保健食品还是保健仪器都应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号,并应在包装上做明晰标识,可以向本地的相关行政部门电话咨询查证。三是购买时要理性。不要相信推销人员的包治百病的夸大宣传,越是包治百病的东西可信度越低,从没听说过的产品不要轻易接受。四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被免费赠品和夸大宣传所诱惑,如果事后发现问题要及时投诉,避免推销者人去楼空无从查找。

六、为人子女者,面对老年人热衷保健品怎么办?

1、不要老是批评

很多子女对于老人偷偷买保健品的行为很恼火,但如果深究一下原因,也许能体会到老年人的苦衷。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就怕生病给子女添麻烦,于是会尽自己的能力保证自己的健康,害怕一生病就要花大钱。而且不可忽视的是,到了他们这个年纪真的各种病都出来了,但他们固执的不去医院,害怕到了医院就是无底洞,所以寄希望于保健品,其实只是找个心理安慰而已。所以,面对老人的购买保健品行为,要多交流,而不要总是用教育的口吻说!

2、定期带老人体检

人年纪一大,尤其当自己身边的邻居、朋友一个个生病时,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更会各种担心。各种推销保健品的人,一开始多是打着给老人免费体检的幌子。因此,为人子女者,如果想让老人不理会虚假宣传,就要做到,比骗子们更关心老人的健康问题:

定期带他们去正规的机构体检,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人,叮嘱他们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耐心地跟他们解释药物的作用还有副作用,不要总担心“是药三分毒”;

平时多跟他们交流,让他们信任你,有任何健康问题都先问你,而不是问推销员。这样,就算他们被保健品厂商盯上,也能及时发现,防止他们越陷越深。

3、多陪伴老人。

老人们买保健品的一大原因是孤独。“孤独像一把刀,每天都在一刀一刀割我。”一位老人曾经如此诉苦。而在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中,表明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近10%。血浓于水,子女应对老人的关心多一点、陪伴多一点,不要以为多给老人买东西,就是把老人挂在心上了,要在精神上多关注,经常给父母打打电话,不要嫌父母唠叨,多陪他们聊聊天,聊一些让老人开心的话题,老人们得到了关爱,自然更相信亲人。各种忽悠人的保健品厂商也就无孔可入了,他们又怎么会上当呢?

补硒营养品品牌(补硒产品哪个品牌好)-硒宝网

1、什么是保健品?保健品具有什么功能?

男人补肾、女人补血、老人补钙、小孩补脑……中国保健食品市场庞大,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上,国产保健食品记录有15483条,进口保健食品有746条。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国家对保健食品的功能规定有27种,包括:增强免疫力功能;辅助降血脂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抗氧化功能;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缓解视疲劳功能;促进排铅功能;清咽功能;辅助降血压功能;改善睡眠功能;促进泌乳功能;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功能;增加骨密度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对化学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祛痤疮功能;去黄褐斑功能;改善皮肤水分功能;改善皮肤油份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促进消化功能;通便功能;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凡是标注功能或宣传功效超出以上范围的,均为假冒保健品。

2、如何辨别购买的保健品真伪呢?

首先是要认清保健食品标志。保健食品产品外包装上有蓝色草帽样标志,标志下方为批准文号和批准部门。目前市场上存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保健食品产品。

卫生部批准的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年代号)+顺序号”,进口保健食品为“卫进食健字+(年代号)+顺序号”或“卫食健进字+(年代号)+顺序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进口保健食品为“国食健字J+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每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只能对应一个产品,如果消费者在市场上发现一个批准文号对应多个产品的情况,务必谨慎,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查询”栏目查询产品的真实情况。

补硒营养品品牌(补硒产品哪个品牌好)-硒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