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补硒会更好(补硒会不会过量)

硒宝 12-11 18:09 173次浏览

硒对已知的部分疾病确实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我国的科学家在西藏大骨节病、黑龙江克山病以及江苏肝病的补硒防治实践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补硒能够有效减轻病人放疗和化疗的毒性反应。硒的这些神奇功效让部分朋友将它当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平时想不到补它,只有头疼脑热、疾病来袭时才想起来补一补。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补硒方式,也许能加快疾病康复的进程,但却失去了补硒最大的意义——未病先防。

硒不但能够预防肿瘤、肝病等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维护心、肝、肺、胃等重要器官正常功能,预防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硒对人体健康的最大意义就在于预防,在未病时筑起免疫力的防火墙,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所以千万不能把硒当成药,有病才补,没病就忘,这是对硒的价值的巨大浪费。‍

为了起到对疾病的预防作用,补硒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应该有多长呢?有些朋友在坚持补硒一定时间之后,觉得自己的身体状态良好,再加上传统补硒产品的种种使用不便——需要定时定量、贮藏不便、价格高昂等等,就逐渐不再坚持每天补硒,断断续续甚至完全停止,直到感觉健康状态不佳时才又想起补硒。

然而,硒是人体不能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入的微量元素,一旦停止补充,就会从体内慢慢流失。在微量元素的研究中,以机体排出所吸收的元素的一半量所需要的时间定义为 “生物半减期”来表示元素在体内生物运转的速率。有些元素的生物半减期很长,如钚约200年,镉为20年以上,经吸收后是很难排出的。而肌肉中硒的生物半减期为100天,肝脏50天,肾脏32天,血清为28天,说明硒的代谢是比较快的。人体需要不断地补充硒元素,才能维持体内处于较高的硒水平,让健康得到充分的保障。所以,对于居住在贫硒地区的人们来说,补硒就一定要终生坚持,千万不能断断续续,硒水平下降,免疫力也随之下降,疾病就可能趁虚而入。‍

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主席,著名的施劳斯( Schtau zer)教授做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验:他使一组小鼠饮水中的硒浓度达到1微克/克,这时,小鼠的肿瘤发病率为10% ,过了13.8个月后,饮水中的硒浓度逐渐降到0.15微克/克,这时肿瘤的发病率便渐渐上升了,最后竟达到69%;用另组小鼠,进行了相反的试验,开始时饮水中的硒浓度仅为0.15微克/克,这时肿瘤发病率为69%,也是经过13.8个月后,硒浓度逐渐增加到1微克/克,这时肿瘤的发病率便下降了,最后降到46%。这个试验说明,必须终生从饮食中得到足够的硒,才能有较高的防癌抗病能力。

Schrauzer(1980)让9名健康人每人每天摄入硒150微克硒,服用5周。在开始服硒后的第1、3、5 周周末,以及第9、11周(补充硒结束后的第4周及第6周) 周末采取血样,测全血的血硒含量。测完结果显示:补充硒后,血液中硒浓度逐渐升高,停止补硒后,血硒含量缓慢下降。

青海省贵德县医院段文瑛院长的临床观察,也发现了病情的反复与血硒变化息息相关。如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经补硒后、心律达正常水平。中断服硒,病情出现反复,再次补硒后,病情改善。说明经常地合理补硒,对人体健康素质的提高是很重要的。

从动物试验、人体试验及临床观察都可以看到人应该不断从饮食中得到足够量的硒,不能及时补充,就会降低祛病能力。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硒的研究都颇有建树的徐辉碧教授,在综述了硒的抑癌效果后,写道:如果人们能在整个一生从饮食中不断得到足量的硒,就能持续有效地预防某些癌,如果一旦停止硒的补充,就会降低防癌能力。对一个健康人来说,即使在年龄较大的时候补充硒,仍然是有效的。‍

重要提示:人应该像每天摄取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一样,必须摄入足够量的硒,才能持续发挥硒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哪些人群需要补硒

只要你不是长期生活在富硒地区,尤其以下人群,更应科学补硒:心血管病人;肿瘤患者;糖尿病患者;慢性肝病患者;胃肠道疾病患者;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患者;视力减退、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患者;生殖系统疾病患者及不孕不育者;从事有毒有害工作者;亚健康人群;渴望长寿的中老年人等。

国营养学会推荐正常成年人每天的硒摄入量,长期低于50微克容易患克山病等地方病,以及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人们可以从日常的食物中获取硒,但不能达到中国营养学会规定的日常最低需求量50微克,所以需额外补充硒制剂。

———————————